从贵族文化走向现代通俗文化的历史演变历程

2016-05-14 16:40杨婷
人间 2016年7期
关键词:通俗化阶级知识分子

摘要:“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昔日京都人士服饰的华美有节,仪容的典雅可观。而国人经历了三千多年的发展,在繁荣的现代,服饰还可以说华美,但无论哪个方面都雍容得体,合乎礼仪的贵族式的存在却难以再见。

我国的贵族传统薄弱,但并不乏贵族精神。我们委实应当反思走向现代的途中我们遗失了什么,最初的贵族文化何以走到如今的通俗化。

关键词:贵族精神;“士”阶级;精英文化;知识分子;通俗化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2

一、中西方的贵族文化

1.西方的贵族文化。

在欧洲名著里,我们不难看到欧洲贵族的高贵品格。它作为一种道德理想,始终恪守“美德和荣誉高于一切”的原则,对西方人的民族性格有着长久的影响。西方贵族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也是功勋卓著。

例如英国贵族,他们依靠战功而获得一定的土地与财富,贵族要对其领地上的民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的行为方式与言谈举止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久而久之贵族的生活方式与行为规范最终形成一种有别于其他阶层,并为其他阶层所向往的生存方式,英国贵族文化也就逐渐形成。①之后的骑士精神实际上也是贵族精神的一部分,虽然“火药的传入虽然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但是中世纪骑士所体现的,并且被理想化的骑士精神,却在近代西方文化中得以保留”。作为封建社会中形成的重要文化形式,英国贵族文化进入现代社会依旧得到百姓的普遍认可,英国贵族制度以至延续至今。

2.我国早期的贵族文化。

西方的贵族制度类似于中国战国前的诸侯分封制,《礼记·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西方贵族精神提倡的“自由,自律,尊重,荣誉”左不过也就是孔子说的“富而仁”。中国的贵族产生比西方还早。

在先秦时期,就有过关于中国贵族的记载。譬如当时的宋襄公,认为不可以乘人之危以至于战败,结果他在中国历史上被批评为迂腐,毛泽东就说过“我们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②其实他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西周贵族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史记·循吏列传》记载: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实可说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已经发展到一种极优美、极高尚、极细腻雅致的时代③。

二、贵族阶层的消亡和“士”阶层的变迁

1.秦汉时期贵族消亡。

秦汉全面推行郡县制之后,中国的贵族基本上就消亡了。

在“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的社会变革时代,追求富国强兵成为第一要务,人的社会身份在实利的追逐中淡出,许多平民脱颖而出。

在贵族之间,堂堂正正地挑战,是一决胜负的游戏规则,在他们的动机中不会,也从来没有投机取巧的算计④。然而在这个时代,如此的高尚品德反而成为了阻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楚汉之争,项羽是贵族,刘邦是平民,刘邦战胜了项羽。在“现实功利”的价值目标下,项羽式的高贵、理想主义已经难以生存,刘邦式的无赖手段更能出人头地。

2.“士”阶层的历史变迁。

宫崎市定说,从三国到唐朝的中国社会,大体上可以称为贵族制度时代⑤。贵族的没落不代表贵族精英文化的消逝。贵族分封制式微后以士阶级为代表的平民文化开始发扬光大。中国贵族传统薄弱,士农工商,“士”文化反而后来居上成为古代精英文化的主流。士,早先是武士,后来是文士。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士”就是没有恒产而有一定理想的知识分子,依靠知识以谋生。⑥士与宗族的结合,便产生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士族”⑦,介于平民和官僚之间,对统治者的决策产生影响。体现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与参与意识。在不同时期,士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特性。

士文化当中的士,一般说来,还是要从春秋时代说起⑧,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的局面,“游士”思想主张上表现出多样化,事业观较强,看重自我人格;秦始皇扫荡了六国的贵族势力,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开始推行郡县制,取代了贵族产生所依仗的分封制。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郡县与诸侯国并行,自下而上推举察举制,士大多奔于仕途,文士占据主流,经学礼教盛行;秦汉之后,最富于“贵族”气质的社会团体是魏晋南北朝的士族⑨。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中正官几乎全被大族把持,导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⑩。六朝是一个再封建化时代,不同于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其施行王权的贵族制,○11清谈玄学成为六朝士精神的主要特征;六朝贵族最后逐一依附于趋向统一的王权,贵族制缓慢转变为中央集权制○12,士族便逐渐转变为“官僚贵族”和“教养贵族”。隋唐选举废而科举兴,自宋以后,“士”的地位和生存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士成为有确定性的阶层,随着科举制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人士加入士阶级,士阶层出现了一种平民化趋向○13。

三、知识分子的转变与精英文化的失落

1.时代变换,强烈冲击了精英阶层

随着大宋王朝被掀翻,那些有血性、有骨气、有胆量的人都大面积地被消灭。到了明代,秦朝专制制度发展至前所未有的程度,特务治国,流氓文化横行,人民只求墨守成规致以安稳度日。清朝时期,游牧民族统治中原,大兴文字狱,将汉族知识分子从文化权利中清出,知识分子再难施展文化影响力,只能考据训诂。“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人们按照自己所看到的所学到的“最佳的生存模式”来生存。晚清产生了出身于新政事业所开创的各种军事学堂和专业学校的学堂一代人,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以富强为目标,儒家义理淡出。

1905年科举制废除,如同春秋废井田,中国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革,之前始终是社会的中坚力量的士大夫精英阶级消亡,由察举制和科举制所维系的精英文化解体○14。

北洋时期,军阀割据,类似于五代十国的藩镇,不同于朝廷自上而下任命制度,军阀作为地方精英,凭借纵横捭阖的实用主义获得权力,自下而上扩宽根基,出身五花八门,具有十足的草根性。魏晋时代的世家大族在地方扎根,有文化,有号召力,又有土地和人民。但民国时期的“土豪”们却没有了魏晋豪族那样的底气○15,其背后是各种西方“主义”尚未完全取代儒家“义理”,新旧观念并存呈现出的对抗,是文化的崩裂。

2.新文化运动——大转折

新型知识分子在西式教育和启蒙心态的影响下,发动新文化运动,同封建尊孔复古思想展开斗争,打倒孔家店,主动割裂传统。

胡适从基础语言文字入手,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摧毁贵族文学的根基。提倡民主、平等、个性解放等平民价值:“积极的责任是欲把德谟克拉西充满在文学界,使文学成为社会化,扫除贵族文学的面目,放出平民文学的精神。”○16这种对贵族文学与士大夫文学的极度排斥,导致了文学的极端平民化○17。

3.斗争运动——知识分子的没落

中国人批判贵族精神,推崇英雄主义精神。进入20世纪,依靠“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建立了光辉业绩。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逐渐成为现代民族精神的主体。

1949年之后,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越发失控。在这种对英雄领袖的狂热追随下,红宝书代替一切文字书籍,以左倾思想取缔其他思想。1966年毛泽东号召发动“文革”,大量知识分子被批斗、下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旨在改造知识分子的“五七”干校。干校对知识分子实施军事化管理,在夜以继日的政治学习与批判中,大部分知识分子为求自保,选择臣服,放弃人格尊严,相互倾轧,在被批判和批判别人改造自我。对于这个群体在“文革”中表现出来的普遍的认罪服输现象与改造时的内斗现象,章诒和借鉴美国一位专门研究中国政治学者的观点,她认为恐惧造就了士可杀、亦可辱的中国知识分子品格。○18

在一系列的政治运和反右派斗争动高压下,知识分子身心受到严重创伤,再难有能力和胆识去维持认知底线,人道、信仰、真诚、正义、道德等高尚品格失落,愚忠、随大流、等待恩赐大行其道。○19

4.改革开放,通俗文化的大行其道

90年代初,邓小平重提“四个现代化”,国门大敞,积蓄多年的商品经济大潮,得到官方意识形态的认可。市场经济席卷全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现代化使人的物质生活发生了飞跃,我们文化建设、人文情怀、社会风尚却一再跌落。市场社会下,物欲主义主宰了中国人的生活。传统的价值观被抛弃或被质疑,价值标准多元化、物质化和功利化,工具理性和功利原则被过分推崇,物质上的成功成为人们优越感、满足感的来源,通俗文化泛滥。

虽然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平民文学”,但“五四”先驱者全是不折不扣的精英文化代表,他们一个重要口号是“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与传统士大夫在鄙视通俗文化的拜金色彩及娱乐取向这一点上能够达成共识。例如清末民初的上海,各种或“品花”或“嘲世”的游戏文字风行一时,追求的都是“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的娱乐效果。但当时通俗文化受到两种力量的夹击,如《游戏报》主笔李伯元,先是传统士大夫斥责其伤风败俗,指控其“文字轻佻,接近优伶”,后又有新文化人批评其拜金主义,通俗文化一直难登大雅之堂○20。

现代都市生活中,消费主义盛行,人成为欲望的奴隶,被大众文化所支配,成为消费动物○21。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传统读书看报的想象与思考退让于当下的视觉感受,能否迎合市场成了判别作品优劣的标准,文化已经从目的下降为手段,成为人获取实利的工具和途径○22,于是不可避免导致了文化目标商业化、内容肤浅化,精神庸俗化。

四、结语

熊十力认为“孔孟之道是我们现代化的动力”。中国不像西方,历来缺少那种形而上的信仰,但就优良传统而言,中国实在是它的老字号,动不动就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的现代,我们曾以一统万的文化何在?

日本曾经有过主张全盘西化的人,但一直到现在天皇还保留着。而且,日本的神道教,里面包含着很重要的中国儒学。在实行民治维新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动力是王阳明的心学。

如章太炎1906年《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之讲演》中所说:“日本今日维新,那物茂卿、太宰纯辈,还是称颂弗衰,何况我们庄周、荀卿的思想,岂可置之脑后?”

古为今用,方是明智之举。

注解:

①王晓华:《中国古代士文化与英国贵族文化比较研究》,《管子学刊》,2013年第2期

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合订本:人民出版社,1964.04.第460页

③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69-71页

④王克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项羽论》,《文史哲》,2012年第5期

⑤[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韩昇、刘建英译,中华书局,2008年,第329页。

⑥张岱年.《心灵与境界》,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55页

⑦余英时:《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载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195页

⑧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第125页

⑨王克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项羽论》,《文史哲》2012年第5期

⑩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第128页

○11许纪霖:《“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25页

○12[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第 92-104页

○13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第128页

○14参见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王栻编:《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66页

○15许纪霖:《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第35页

○16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 A] .茅盾全集:第18卷[ C]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17杨春时:《五四文学革命的反思》,《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26 卷第3 期

○18张明军,尹书博试论:《“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月第43 卷第6 期

○19陈辽:《论干校文化的二重性与干校文学的多义性》,《江汉论坛》,2009 年第10 期

○20陈平原: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40810110801_3.html

○21杨春时:《贵族精神与现代性批判》

○22夏兴有:《论人的精神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5期,第72页。

参考文献

[1] 王晓华.中国古代士文化与英国贵族文化比较研究[J].管子学刊,2013(2):110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合订本[M].人民出版社,1964(4):460

[3] 钱穆.国史大纲[M].上册,商务印书馆,1996:69-71

[4] 王克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项羽论[J].文史哲,2012(5):91

[5] 韩昇、刘建英译.[日]宫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M].中华书局,2008:329

[6] 张岱年.心灵与境界[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55

[7] 余英.东汉政权之建立与士族大姓之关系[A].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C].195

[8] 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0(1):125.

[9] 王克奇.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贵族——项羽论[J].文史哲,2012(5):94

[10] 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0(1):128

[11] 许纪霖.“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5

[12][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M]. 北京:中华书局,2002:92-104

[13] 卢子震.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士文化的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0(1):128

[14] 严复.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A].王栻.严复集[C].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166

[15] 许纪霖.“土豪”与“游士”——清末民初地方与国家之间的士大夫精英[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5

[16] 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1

[17] 杨春时.五四文学革命的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3):49

[18] 张明军,尹书博.试论“文革”爆发的思想文化基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43):6

[19] 陈辽.论干校文化的二重性与干校文学的多义性[J].江汉论坛,2009(10).

[20] 陈平原.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shsc/article_20140810110801_3.html.

[21] 杨春时.贵族精神与现代性批判[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6

[22] 夏兴有.论人的精神生活 [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5):72

作者简介:杨婷(1993.01-),女,汉,重庆,学生,研究生在读,天津理工大学法政学院,研究方向:社会发展评估与预测。

猜你喜欢
通俗化阶级知识分子
还原真实
谈谈电视新闻语言口语通俗化的风格特点
接爱与流变:《大堰河—我的保姆》
论周立波《暴风骤雨》中阶级伦理的建构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对知识分子的希望
知识分子
与艺术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