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燕芳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历史命运,因而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下称《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中,把资本主义社会看做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极对立”的社会。在《宣言》中,他指出:“资产阶级时代,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并预言:“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281867年,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再次断言,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形成“两极对立”的阶级结构。然而,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马克思这一论断时,可以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出现了值得注意的一些新情况。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引发就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具体而言:产业工人数量减少,白领工人增加,有一部分白领晋升为新中间阶级,并且中间阶级这一阶层日益壮大,经理资本家产生,阶级和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增强。“正在扩大的职业是白领的、技术的、专业的和服务性的。阶级结构越来越像中间突出的钻石,而不再像金字塔状。”[2]59笔者对这个日趋复杂的阶级结构进行了梳理。
首先,变化最大的是工人阶级,产业工人(也称蓝领工人)的数量大量减少,白领工人大量增加。以美国为例,从1900年到1997年的97年间,第一、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所占比重从1900年的62%下降到1997年的31%[3]539。丹尼尔·贝尔指出,当人们沿着工业化道路前进的时候,人力日益被机器所取代,人们必然看到产业工人自身的销蚀。他预测,到20世纪末,产业工人在劳动力中的比例可能比今天的农民的比例还要小[4]162。在科技革命的影响下,随着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及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办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许多流水线作业的诞生,劳动力出现过剩,大批产业工人通过专业训练和技术培训上升为专业和技术人员,越来越多的工人以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身份同生产过程发生关系,工人已不再是生产线上的附属物,而成为监督和控制生产线的人,从而实现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化劳动方式的转变。赖特指出:“后工业社会把工人从他仅仅是机械系统上的一个齿轮的这种角色中解救出来,并为他提供了技术系统的鼓动者、创造者和主人,能使他处身于现场生产程序之外的位置。”[5]94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连同销售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政府与公司企业中的下级行政和管理人员被称为白领工人。他们除了出卖劳动力外,还有一定的知识、科学技术或管理技能的投入,因此,其收入增加的幅度较大往往可以得到出卖劳动力和知识、科技投入的双重报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西方发达国家对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二战以后,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白领工人的增长大大快于蓝领工人。美国的白领工人在1956年首次超过蓝领工人,达到50.1%,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白领工人已上升到83%,蓝领工人仅占17%[3]540。
应当特别注意:也有大量产业工人离开生产线,流向第三产业,从事服务业。加上一大批妇女参加工作,大量工人流向餐厅、旅馆、超市、医院、养老院、家庭等服务行业,成为清洁工、物业维修工、护工、保姆、杂工、餐厅男女服务员、厨师、洗碗工、切菜工等。这部分人被称为后工业社会的无产阶级。“大多数传统的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者,都不再将职员、秘书、零售业者及服务业工人(大部分为妇女)纳入‘中间阶级的行列。就其具有代表性的收入、工作条件及其在当代企业‘统治关系中的地位而言,他们更应该被视为新的后工业无产阶级的底层。”[2]215这个“底层”,值得关注和研究。
随着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股份公司的出现使生产资料所有权趋于分散,又与日常管理权相分离,同时国家也加强了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由政治国家向行政管理型国家的转变,国家的社会职能扩大了,政府机构扩大了,从而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群体,既不同于传统的资产阶级,又不同于无产阶级,这就是“令人困惑的中间阶级”。新中间阶级包括:政府部门的中级行政官员,国营和私营垄断企业中的中级管理人,公立科研机构、学校、医院、社会福利机构和文艺团体中的科研人员、教师、医生、社会福利人员、艺术家和文学家等;拥有先进设备和科学管理的小业主,企业中执行调度、组织和监督生产劳动和流通的中级管理人员等。他们不直接占有生产资料,也无法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来获取剩余价值。尽管受雇于人,但因拥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或技术专长,所以拥有一定的对生产资料的日常管理权和控制权及对劳动一定的监督权。20世纪80年代初,新中间阶级占据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的1/4到1/3;与其他阶级相比,还是不成比例继续增长[2]217。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发生在资产阶级身上。在现代资产阶级队伍里,传统家族资本家的比重在逐渐下降,作用在逐渐弱化;而经理资本家大量产生,所占比重迅速增大,作用逐渐增强。经理资本家的产生,一方面是随着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导致资本的所有权和管理权逐渐分离,公司的股权逐渐分散,自我管理企业的个人和家族资本家逐渐减少,从而导致管理他人企业的经理资本家逐渐增多。另一方面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要求企业管理者具有越来越多的专业知识和越来越强的专业管理能力,这显然是原来的资本家所不具备的,因而越来越不能胜任,于是他们不得不雇佣专业管理人员管理企业,而自己则逐渐脱离本企业的经营管理,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劵的利息收入为生。
经理资本家本属于高级管理人员,但他们在生产上控制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所管辖的公司企业中进行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在实际上发挥着“行动资本家”的作用;经理在生产组织中的战略性地位使得他们以相对高的收入大量占有一部分社会剩余,而且大部分经理资本家直接持有企业的大量股票,分享股息和红利。“那些执行投资和分配等传统企业家职能的企业经理主管们,现在大都被认为是那些行使‘真正经济所有权人士”中的一员,换言之,他们是统治阶级或资产阶级。”[2]215针对经理资本家的大量涌现,西方学者提出了“经理革命论”。经理集团成为新的精英阶级,虽然在目前他们只是资本家的代理人,但当他们感到不再需要他们的主人时,就会发生夺取权力的事情,这种由于权力转移而发生的社会革命被称为经理革命。
从以上阶级和阶层的变化可以看到,知识和技术在后工业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阶级和阶层之间流动的关键力量。
事实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要比上述剖析还要复杂地多。赖特提出了“矛盾的阶级关系定位”,比如,公司的经理有权利聘用或者解雇员工,决定是否使用某种新技术或是变革生产过程,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在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中占据资本家的位置。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一般说来,他们既不能卖掉整个工厂,又不能把工厂里的资产价值转化为个人的消费,如果工厂的所有者不高兴,他们有可能遭到解雇。这样看,他们在阶级关系中占据的是工人阶级的位置。对于某些中间阶级来说也是如此。此外,一个人可以拥有两份工作,在同一社会生产关系中,这两份工作可能拥有不同的阶级位置:一个人可以在企业中做经理或雇员,同时可以以自雇的形式从事第二职业。在一个资本主义主义企业里,一些处在工人阶级位置上的工人也可能拥有股份,或者是他们所在企业的股票,虽然股份有限,但其占据的终究是资本家的位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克思的阶级结构理论面临着新的情况。笔者认为,要辩证客观地看待马克思的阶级结构理论及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化的阶级结构,研究“阶级”形态和剩余价值的新状态。
首先,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导致阶级结构的变化,符合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按照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对生产关系的变革能够产生巨大影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人类拥有了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崭新的生产手段,大大节省了人的体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的脑力,使人们用“电脑”代替各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将这种新的技术应用到第一、第二产业必将造成、事实上也已造成两大产业就业人数的大量缩减。另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使信息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必然吸引更多的就业人群。这必然导致产业工人数量下降,白领工人增加,新中产阶级出现。
其次,虽然阶级结构并没有走向两极分化,而是趋于复杂化,但并不表明:阶级已经消亡。阶级仍然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持续特征。如果不将阶级作为客观社会关系的要素进行分析,就不可能完全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但同时,我们需要在正视阶级结构复杂化这一现实的条件下,重现调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策略,丰富、补充、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理论的发展是辩证的,可以说相反相成。只有承认马克思主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才能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形态,进一步推进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最后,新中间阶级的问题不容忽视。新中间阶级的大量出现,尽管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尽管人数减少但却没有彻底消失,依靠剥削剩余价值为生的大资本家依然存在,但“新中间阶级”的问题却不容小觑。新中间阶级主要在国家部门或公共服务部门工作,因此不像资产阶级那样具有强烈的追求利润的动机,也不像工人阶级那样需要依赖企业、公司、工厂而生存。与此同时,新中间阶级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这使他们有兴趣、有能力关心自我认同方面及一些共同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西方社会以“新中间阶级”为主体掀起了一系列诸如保护生态环境、反恐、反核、倡导女权等方面的新社会运动,哈贝马斯、奥菲、吉登斯、拉克劳和墨菲、哈特和奈格里等众多理论家对此表示了关注。这是我们值得研究的阶级动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2][英]戴维·李,布莱恩·特纳.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3]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5][美]埃里克·奥林·赖特.后工业社会中的阶级——阶级分析的比较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HB15ZX018)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