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

2016-05-14 03:09曾颖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美术教育趋势措施

摘 要:经济科技的进步,使得人文方面也得到日益发展,对于美术类艺术文化的需求也不断增加。首先提出美术教育的目的,简单介绍美术教学现有的特点,分析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再以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为基础,提出改善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最后对美术教育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措施;趋势

一、美术教育的目的

(一)培养美术人才

不可否认,我们所说的美术教育有很大一部分是指专业性较强的美术专业课教学,这类美术教育面向的是一群将来会从事美术行业的学生。美术教学赋予他们的是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创作能力。专业技能指的是学生硬件上的技能,正如文化部在1995年印发了针对美术教育专业教学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宗旨在于:“培养能在美术教育部门、高中等学校、文化艺术及有关单位从事专业教学、创作、辅导等时机工作的,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美术教育中的“教育”二字也是不可忽略的。以教育为主、美术为辅的教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了达到美术艺术方面的传承,实际上对于美的观念是人类自古以来就有的,而美术的概念则是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美术教育中,教师积极的引导和正确的教学态度可以通过课堂上成功给学生灌输美术文化的知识,用艺术氛围熏陶学生;在课下,学生通过学习,拥有了自己的审美标准,掌握用视觉形象去表达自我感受,掌握更多与人交流和交换思想的技巧。

二、美术教学的特点

(一)不同的教学群体

针对不一样的学生群体,美术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按年龄层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专业性,再进一步按照美术类细分专业来进行划分。

首先按年龄层划分,对于低龄儿童,美术教育的侧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毕竟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有着更大的自主性,兴趣往往是他们最好的老师。那么对于低龄儿童的美术教学更要讲究方法,首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制造情景,通过音乐、视频图像或服饰布景,透过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进入美术作品的场景,儿童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让他们身临其境,加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按照专业性划分,针对学生是专业还是业余来进行划分,对于美术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则应该注重打下专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自助创作能力,而对于业余学生的教学则是偏向美学基础的介绍,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剖析介绍去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这就实现了普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目的。最后对于细分出的不同美术类专业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一定的改进。大体上,美术类专业可以分为三大类:纯美术类、设计类和传媒类。对于不同专业,有着自己不同的教学要求,就纯美术类专业来说,可以再进一步细分成油画、国画、壁画、插画、漆画和公共艺术等。除去比较统一规范的美术基础学习,不同的细分专业如雕塑,还要注重对应文化背景的学习,雕塑类的专业讲授古今雕塑文化的特点,注重兼顾中西方的雕塑特点,等等,在课程设置上都有一定的区别。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性

美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比较多样,分为理论上的教学和实践上的应用。理论上的教学,可以结合音频视频,通过听觉上和视觉上的刺激,一方面灌输理论知识;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观察能力,还可以组织外出活动,集体外出参观当地的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深刻直接地去感受大师级的作品,这种耳濡目染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比起枯燥的理论授课,这种更活跃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掌握更多,这种学习也是更有效率的。

以往绝对大多数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单一,倾向填鸭式的教学,教师仅仅死板地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去进行授课。因为教师需要满足评分体制,就只能赶进度而缺乏严格的教学考核制度,教师没有关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各课程在各阶段的技能。而现在,为了丰富教学模式,也为了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出现越来越多的阶段性考核,而直接实际操作是最有效的检验方式。例如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老师随机选取临摹对象,让学生即兴发挥,这就是一种可取的、有效的阶段性考核形式。另外,许多美术院校是长期与校外的艺术机构保持联系沟通的,适时更新信息来源,与时俱进。艺术多元化的渗透,不仅增加了学术交流,还对于教师及学生在美术的概念理解上都有着很大裨益。这种联系沟通使得学校更多地创办活动,也使学生有机会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参与交流活动,了解画廊的收藏和运作体系,等等。或者学生会组织活动,学生会内的卡通社书画协会可以与外校团体单位合作举办比赛,等等,这种活动也是教学模式多样性的体现。

(三)注重创新性

美术是一门创造性要求很高的学科,美术教育需要着重培养学生拥有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就要求学生能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因此美术教育也应该富有创新性,首先理解创新性的重要性。真正优秀的美术作品往往是由灵感迸发创作而来的,所以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在美术基础教学过程中,在授予一些比较基础的绘画技能课程中,也可以融合培养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例如在速写的教学过程里,速写包括在基础素描之中,速写是锻炼在素描的基础上准确进行进一步绘画,从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速写不仅要求绘画技术,还要求学生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去理解速写对象的特征和形象,并且凭着记忆加以想象创作,再将脑海里的对象呈现在画纸之上。这个练习过程其实也是与创新相结合的,“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绘画也是如此,同一个对象,经不同创作者之手就会得到风格迥异的作品。对于抽象的对象更是如此,所以这就需要绘画者的创新性,培养绘画者的创新能力就依赖于美术教育上的创新。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将学习寓于娱乐,增加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丰富性,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说明美术教育本身就比其他的学科更富有特定的创新意识。

(四)美术教育的感性之处

美术教育被列为人文学科,将美术学习当作一种文化学习,改变长期以来将美术尤其是素描学习等同于技术学习的错误观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升学压力的增加,政府机构和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文化课的教学,而对于艺术这种课程越来越倾向于删减,认为这种课程占用时间太多,影响文化课的进步,对升学率没有帮助,中学课程就因此一而再再而三地删减课程。实际上,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些技术学习,更重要地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传递美术知识,有助于塑造学生形成人文精神和一定的审美价值观。这种艺术熏陶对于塑造学生的全面素质,尤其是塑造学生完整人格和文化品质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把美术创作比喻为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那么,它就意味着发现此前不曾有过的东西。美术创作从根本上说就是一种发现,通过自己的眼睛发现世界,发现前人与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3]。因为美术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硬性美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教育二字,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对于美术艺术文化的传递,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每一幅绘画艺术品都是一帧帧历史短片,反映着在那时候的创作背景,反映着社会风貌和当时的人文特点,它带领着后人去了解更多历史课本上接触不到的另一面历史,在这同时还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艺术知识。更重要的是,每一幅作品不论其创作背景是怎样的,创作者都带着自己的情感,作品也就在传递着情感,学生也就在接受着创作者通过该作品带来的情感。美术教育无疑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美术教育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特征的一门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整个过程有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和摇摆因素,不论如何去理解感情、接受感情,学生都能够成功得到情感训练。这就是美术教育的感性之处。

三、美术教育的发展

美术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中西方两个角度去分析。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传统绘画在表现基础课上就已经不常出现,甚至在一些艺术学校或是综合大学中的艺术系都鲜少出现。并且在当时西方的艺术事业倾向于所谓的观念艺术,这在表达形式上有更大的自由性,表达媒介也更是多种多样,这使得当时美术创作更加自由,加之时代背景下的趋势,艺术创作的也得到了激化。

纵观我国的高等美术教育发展,起始于上世纪的50年代往后。因为我国经济科技上实力的发展,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从兴起至今一直呈现较为积极蓬勃的状态。但是这个蓬勃状态也随着时代的变迁,需要在不断的改革中进步,带着各自的时代特点。最根本的变革导向是美术教育的目的。高等美术教育在政策上的改革为的是达到美术教育的目的,因此,随着教育目的的改变,教学方案也随着改革。例如,在建国初期,由于政治上的相关原因,可以看出我国的美术教育有追溯着苏联的美术教育成功,例如引进了契斯恰科夫的美术类教学体制,这就使得我国美术教育模式在最初有着契斯恰科夫体制的影子;再随着时代发展,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名人艺术家也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我国传统画的教学发展也随着国力的强盛,在国际上的美术地位得以提高,越来越多院校以传统美术为核心,注重对国画、油画等传统画作的了解,并以此为学习目标,达到创作目的,这也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

面对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除了美术教育模式上的不断改革优化,人们更应该注重改善美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待美术教育的理解认识。这60多年来的发展,经济发展带动着科技的进步、音像科技的发展,使得图像制作日益精细化、高超化,这就使得美术学科的价值开始被人们低估,受到忽视。另外,数码复印等技术特效的发达使得艺术作品本来在宣传功效上占有的一席之地也失去了。相比艺术作品的创作宣传,人们采用数码技术去宣传将大大降低成本,还增强了宣传效果,因此对于艺术创作的需求量也就逐渐降低,市场对于美术人才的需求就趋于饱和了,但是这些仅仅是因为人们没有理解美术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基于美术教育的目的对于美术教育的趋势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叶婷.基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问题及措施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17).

[2]彭帅.浅谈美术教育综合目的与素描教学[J].文艺生活,2014,(01).

作者简介:

曾颖,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

猜你喜欢
美术教育趋势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趋势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初秋唇妆趋势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智慧交易系统趋势攻略之一:趋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