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花归去马蹄香

2016-05-14 17:35陆振宇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立意构图素描

陆振宇

摘 要:“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故事启示我们:在素描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发挥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在构图立意上要有创意、有创新,努力实践“整散结合,画面构图有主次;虚实相生,三维作画有张力;繁简有度,层次结构有风格;有无圆融,构图立意有意境”,引导学生掌握构图的原则,立意的方法,展示画面的意蕴和美感,从而在艺术世界里,享受“踏花归去马蹄香”的意境。

关键词:素描;构图;立意

北宋开国后,设立翰林图画院,并用考画来取仕。考题多摘古人诗句为题,让考生根据诗句的内容作画,看谁的构思巧妙,出奇制胜,更有创造性。据说,有一年的考题是“踏花归来马蹄香”。这里“花”“归来”“马蹄”都好表现,唯有无形的“香”,很难用画表现出来。在众多的应考的画卷中,有一画脱颖而出,只见夕阳西下,一翩翩少年骑马而归。马儿奔腾,马蹄高扬。而马蹄周围,蝴蝶飞舞追逐。人们惊叹此画面构图奇特,立意深长,香气浓郁,把它圈点为最佳画作。这正如徐悲鸿先生所说,绘画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格高明而道中庸”。这启示我们:画的构图要取材广泛,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画的立意要阐述道理通俗易懂且有正能量。

可见,构图立意是一幅优秀作品的关键和灵魂,最能体现绘画艺术魅力所在,所以,学习素描时,必须要多思考、多学习,掌握构图的原则、立意的方法,展示画面的意蕴和美感。

一、整散结合,画面构图有主次

整,就是每一幅画、每一个物都可看作是一个整体;散,就是每幅画都由若干个不可分割的元素构成,单个的元素是构建整体的基础。绘画时,不仅要善于化整为散,还要善于聚散为整,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画面层次要主次分明,突显细节,使复杂、繁锁的问题简单化,强化整体画面的效果。如果只依葫芦画瓢,不会对画面或单体解构,就无法表现出画面的整体效果。正如物理中将物体分解为分子,素描构建的基础是线条。每根线条的轻重、粗细、均匀,都是长期训练的结果。再由线条的重叠,区分出黑白灰,组合成立体物象,接着根据透视,分出前后空间,再解决明暗、调子,等等,总之,点成线,线成面,面成体,体成物,物成画,这是程序上的整散结合。

在内容上也存在整散结合。“现代绘画之父”塞尚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几何体构成,如,课上画一个陶罐,从上到下,可分解为一个有厚度的同心圆环加上一个圆柱体加上两个上下大小相互倒置的圆台共四个部件组成,只要同学弄懂每个几何体在特定光影下的明暗变化,就肯定能拼出这个陶罐。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不出,原因是他没明白,眼睛只看见大脑所选择的东西。

内容和程序上的整散结合(技术)相对简单,但构图上的整散(理念)就要体现画者的修养了。一个物象不是在任何时间、角度下都是美的,但如果画入我们的画中必须是美的。如果你发现不了对象的美,那也同美术的初衷相违背,画面的视觉中心,是画眼必须精彩。通过大小、角度、遮挡、光影等手段,再巧妙地运用对称、平衡、黄金比等构图原理等这些“散”的元素,组合出视觉中心这个“整”的目的。整散的结合始终贯穿于作画的全过程中。围绕视觉中心,突出构图时想要表达的主要物体。

二、虚实相生,三维作画有张力

素描绘画中,物象的立体意识,是画面成败的另一关键。立体就是三维。在课堂上,同学的轮廓上太上心,我反而要教育其,因为他的思维是平面的,被动画和简笔画左右的太多。反复解释轮廓线是不存在的,只是立体物象上面的分界,如同国境线,只在地图上出现,而现实的地点上是没有那根线的,课上这种维度意识不断灌输,作画过程不断指正,表现效果不断感悟。立体意识就是学画的分水岭,有了,画面就有张力。

我们的世界定义为四维,三维空间是静止的世界,第四维是单向流逝的时间,素描画面常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上,是一个静止的现实生活瞬间,这一点是我们共同的认识,所以画是三维的,或者画的是三维立体的实实在在的物象,即为“实”。而仍有一个问题,纸张是二维空间,在画纸上的素描形象,是我们对三维世界认识的印象,是个虚拟的假象。这是我所说的“虚”。所以,常对学生灌输的思想就是:素描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在二维的平面上创造三维的假象,它就是一种魔术,看见的像感觉是真实的,但又确实是一个模拟的虚像。难的就是这“化虚为实”,让自己和观者都认为它真实存在。

虚实对比看,实比较容易,人眼看见的本来就是实实在在的东西,而虚相对难,明明所见是清楚的,却要画的模糊。好比相机的全自动模式和纯手动模式,就知道为什么同学拍的叫照片,摄影师拍的叫作品,画面中一定要有虚有实,相互衬托,才是完美的,如果面面俱到,就不清楚你想表现画面的哪部分。“虚”是为了你要强化的“实”。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训练一小时作业,不让其深入刻画,就是为了“化虚为实”分清主次。这种能力如果缺乏,画面只会是二维平面。

素描要增加画面三维立体感,视觉中心一定要体现,课堂中,反复训练同学快速地找到上下、左右的四个黄金点位,四点连线之外为“虚”的区域,之内为要画“实”的区域。实处用夸张的黑白加强对比,吸引眼球,虚处又要有意减弱黑白,用对比微妙的灰系列来营造。但难点是往往实处有虚,而虚处必然也会有实,正如小说精彩处是矛盾激化时,优秀的画面,视觉中心必然是虚实变化最频繁的地方。一个物象上的虚实同物象之间的虚实,对它们的度的把握,恰当则能突出画面的立意,混乱则使观者不知所云。

三、繁简有度,层次结构有风格

“化繁为简”,即越是复杂的事情越是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去化解,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素描绘画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简单的物体和方法,因为素描不能机械地描绘、感悟、比较、推敲,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布纹。画面中大小、前后、松紧、深浅、虚实、强弱等关系,都必须画者自己把控,所以,每幅画都是一个系统的大工程,谓之“繁”。

学生的素描作业中常常出现繁简处理不当的现象,如学生画背景时每条布纹都一丝不苟(简处又画繁了),而前方物体在平台上的投影用了一个椭圆表示(繁处又简了)。再如画的梨,常会把表皮上的点点也画出来(应该简的地方画繁了),而明暗交界线又常用一个弧形来表示(应该繁的地方画简单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结构不清和虚实处理不当造成的。为纠正这些错误,教学中,尝试“化繁为简”,在作画方法及物象的结构上做文章。其一,严格按照素描作画步骤画,实践证明局部画法会使你觉得画面很繁,画面中一个物体画得已很深入,且花费了你一定的时间,而画面的其他空间还没开始动笔,心理上容易繁躁,常把其他地方画得简单,我把这种画法称之为“复印机式”画法。看上去画完了,其实很多关系都没有,就是方法上“繁”了,但画面是“简”。如同,家里装修,先弄完厨房(什么都弄好),再弄卫生间,再弄房间、客厅。如果这样装潢,你家的人工费用、进度、效果会好吗?所以,第一的“简”是程序上的“简”,统筹安排,不管细节,抓紧时间弄出一个摘掉眼镜后看见的物象(三维空间感),然后再画前面实的物体和细节。分两步走,立马简单多了。其二,大局观让缤纷的万物公式化,李世石败给机器人阿尔法,主要就是败在大局意识不如人工智能。在你的画面中谁是男一号,谁是配角,谁是路人甲,是作者你定的,你是导演,大部分笔墨是给主角的,分清了主次画起来也就“简”了。第三,人在看物象时常常只看见表象,本质是物体的几何化,越几何越简单。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所以,课堂上告诉同学,绘画步骤化、明暗概括化、物像几何化、表现主次化。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把产品分解为简单的工序,重复每一步及熟悉每一步上下的两道工序,就学会了“化繁为简”。

同时化繁为简还包括画面中常说的归类黑白灰关系,把所有的内容都归纳到黑白灰三个区域中,然后只在各自本区域中对比。这也是绘画不错的方式,在课堂中一直要求同学这么做,效果不错。

四、有无圆融 ,构图立意有意境

素描画面中的“无”是利用画面的空白和亮色块,“有”是画面有内容与思想。通俗的讲,你的画面有的空间什么都没画或寥寥数笔,但能让观者感觉有东西有内容,你的素描画才有内涵和深度,才经得起推敲。所以,课堂中探究“有无圆融”,引导学生努力经营每个细节,深入思考每点布局,最终提升画面的意境。

素描绘画中强调大的色阶的对比,最亮的物体旁边出现的往往是最暗的物体,你的画面是有故事的,而故事又是理想化的,是对现实场景的提炼和升华,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二维平面中追求虚化的理想生活的完美。在风景写生中,把杂乱的物质世界引入到我们的画面中,发现有序的规律,体现出画面的思想,从而达到 “水本无色,其色最优,白非彩色,其色最佳”的境界。

老师教学生,只要花精力和时间,技法总能学会,但思想要靠自己平时思索、探究、积累。可以说,素描的训练,是培养“家”,而不是集训“匠”。

学生学画时问最多的一句话是:“老师,这个该怎么画?”说明这个学生,画的时候脑中无对象的意识,无分析的习惯,每次学习新内容,老师都会示范两三遍,详细解说物体的结构,绘画的步骤,画的过程的思考。思想永远在手之前,即画面上还“无”时,脑子里已“有”了,画的过程,就是由脑到眼到手到笔的搬运过程,学生学就是学这个过程,老师教亦是教该过程,是渔也是悟。在画同类物象时,如素描瓜果时,苹果、梨、桔、桃、番茄等,都是球体基础的变形,“有”了一种物象的体验,没画过的(无)就要通过“有”来生成,这个同数学的例题一模一样,所以“有”和“无”的“圆融”需要在教和学上加上时间的磨炼才会形成。

素描学习之路很长,且画且思,且思且画,力求整散结合,虚实相生,繁简有度,有无转换,提升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绘画没有捷径,要勤学苦练,熟能生巧。学习过程痛并快乐着。当有了正确的观察和绘画方式,有了构图立意的修养时,我们或许就能闻到踏花归去马蹄“香”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立意构图素描
武汉素描
素描
跟踪导练(一)4
说“立意”
凡·高的早期素描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把握题意 求深求新
论新材料作文讲评课的三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