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背景下沉浸式新闻的应用

2016-05-14 09:12李晓芳
声屏世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应用

李晓芳

摘要: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和新闻业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新闻表现形式——沉浸式新闻。本文在现有案例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在应用上的创新。

关键词:虚拟现实 沉浸式新闻 应用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普及,游戏、教育、医疗、地理等领域纷纷试水该技术,新闻业也利用虚拟现实设备探索新的新闻表现方式,沉浸式新闻也应运而生了。受众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脱离现实环境,进入新闻事件的“现场”,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感受新闻,这种体验形式是传统新闻产品所不能达到的,这就是沉浸式新闻最大的特点。

沉浸式新闻的类型

笔者根据目前出现的沉浸式新闻案例,将其应用方向分为了全景新闻纪录片、全景新闻现场报道、虚拟现实场景新闻、虚拟现实新闻游戏四个类型,笔者将按照这四种类型对目前的沉浸式新闻进行梳理。

一、全景新闻纪录片成为目前沉浸式新闻的主要形式。由于新闻行业对虚拟现实技术的使用处于探索阶段,制作者对视频的拍摄、后期制作并不熟练,新闻选题因技术限制面临着较大挑战。若要将虚拟现实技术适当地与新闻报道相结合,不仅要在技术上完成一系列工作,还需对整体报道方式进行单独设计等,故此类新闻报道的制作时间相对更长,无法满足时效性强的新闻选题的操作要求。因此,在选题上许多媒体选择了时效性较弱的纪录片或者解释性报道。

《得梅因纪事报》在制作《丰收的变化》时,为了拍摄3D视频素材,一个非常小的摄制组(包括一名记者和两名实习生)跟着达曼一家连续拍摄了3个月之久。《纽约时报》目前推出的作品也都是纪录片的形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流离失所》,该片讲述了三个因战争被迫离开家园的孩子的故事。ABC目前推出的两则报道也都使用了纪录片的形式,用虚拟现实技术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叙利亚和朝鲜的情况。财新传媒制作的国内首部虚拟现实纪录片《山村里幼儿园》同样采用了纪录片的形式。财新团队认为,无论是从当前的技术环境、视听语言还有剪辑节奏来看,VR与纪录片是较好的结合,所以他们才选择从纪录片切入VR领域。这种以纪录片为主的形势主要是受技术因素和制作周期的限制,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制作成本的降低,沉浸式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将会突破新闻纪录片,时效性将增强。

二、Vice领跑全景新闻现场报道。2014年12月,人们为了抗议埃里克·加纳(Eric Garner)和迈克·布朗(Mike Brown)被警察枪杀以及两个案例中大陪审团的审判决定,在纽约进行了大规模游行。Vice News用虚拟现实技术对纽约百万人大游行进行了现场报道。在8分钟的全景视频中,观众首先看到的是白天在大街上游行的游行人群,并听到他们高呼口号;随后,场景切换到一个街头演讲的现场,几个黑人示威者首先大喊口号,随后激动地进行演讲,围观的市民纷纷拿起手机拍照;随后场景切换到晚上的示威街头,记者爱丽丝·斯派瑞(Alice Speri)边走边介绍游行情况,摄影师随记者向前走动,接着记者采访了一名女性示威者;最后报道在游行人群不断前进并呼喊口号的声音中结束。

这部作品是目前为止流传最广的全景新闻现场报道。根据笔者的观察,截至目前,其他新闻机构还未推出针对某个新闻事件的类似报道。这种报道的构思方式和传统的现场报道是相通的,但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沉浸体验。全景视频和VR头盔让观众仿佛亲临游行现场,观众切实感受到游行的气氛和周围人的表情和动作,对这个事件有更深刻的感受。笔者认为全景新闻现场报道应该成为沉浸式新闻的主要形式之一。相对于使用计算机模拟新闻现场,全景视频的技术难度和制作周期较短,虽然相较于虚拟现实场景互动性较弱,但沉浸感依然很强。和全景新闻纪录片相比,全景新闻现场报道对时效性的要求较高,在未来技术成熟后,这类报道将更普遍。

三、虚拟现实场景新闻高度还原新闻现场。根据沉浸式新闻提出者Nonny de la Pena 的定义和阐释,虚拟现实场景新闻才是真正的沉浸式新闻。利用计算机还原新闻发生时的场景,观众佩戴VR设备后在现实世界中的移动和在虚拟场景中匹配,通过在虚拟世界中移动获得更多新闻信息,实现人机的深度交互。Nonny de la Pena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了《饥饿洛杉矶》(Hunger in Los Angeles),并且参与制作了南加州大学互动媒体实验室的《叙利亚计划》(Project Syria)。另外谷歌AP基金和TFI新媒体基金制作的《使用武力》(Use of Force)和还原黑人青年马丁被杀事件《一个漆黑的夜晚》(One Dark Night)以及讲述女性被杀故事的《凯亚》(Kiya)都是虚拟现实场景新闻。

在《饥饿洛杉矶》中,参与者带上设备后,置身于8月的洛杉矶街头,一些城市贫民在炽热的阳光下等待救急食品的发放,一个中年男人突然倒地不停抽搐。通过头盔,参与者可以移动位置,近距离看到倒地的人脸上的表情,也能看到周围人的表情。这时有人趁机插队,和工作人员发生争执,参与者可以自由移动,来到工作人员身边。工作人员大喊:“人太多了!人太多了!”最后,画外音告诉参与者饥饿一直困扰着美国,尤其是孩子,美国的食物救济处永远人满为患。《叙利亚计划》以同样的方式让参与者置身叙利亚街头体验街头爆炸的场景。

四、虚拟现实新闻游戏实现深度沉浸与互动。除了新闻报道,将虚拟现实和新闻游戏相结合也是沉浸式新闻目前发展的一个创新策略。目前此类的新闻游戏影响力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就是甘内特集团下的《得梅因纪事报》推出的《丰收的变化》。

在这个报道中,编辑团队运用了丰富的形式展现整个故事。该报道融入了几乎目前网络多媒体融合报道的各种元素:文字、图片、音视频、静态数据信息图表、具有交互功能的地图图表等。所有这些呈现手段汇聚在一起,全方位还原了艾奥瓦州传统农场在历史时间和自然空间的多维度的变迁。构成该项目主体的12个报道视频是以全景视频的形式呈现的,除了故事主体,该项目还设置了体验板块,也就是虚拟现实新闻游戏。该板块设置了“通关”任务一一找到12张隐藏在农场各个角落的图片,获得可供下载的小“惊喜(bonus)”,而每张图片都会让参与者获得关于农场的信息。游戏任务的设置使得读者成为探索主体,并确保后者在“寻宝”的过程中不会漏掉重要信息。体验者使用Oculus公司的VR头盔可以获得最佳体验,同时网站也提供2D版本的体验入口,让没有设备的受众也可以完成体验。在该体验中,参与者可以远望饲养牲口的草场,从各个角度看到收割机的使用情况,穿过和视角等高的玉米田,甚至可以看到草垛旁的蝇虫和空中的飞鸟,达到了深度的沉浸。同时游戏环节的设置让参与者不止是从不同角度观察该虚拟环境,还可以通过行为和游戏本身实现深度的互动。这样的沉浸式新闻实现了深度沉浸和互动,当然是受众和新闻机构向达到的效果,但目前此类样式的沉浸式新闻制作周期长、制作成本高,不能大规模普及。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制作流程的成熟,此类新闻游戏将深受受众欢迎。

沉浸式新闻在叙事中的特点

沉浸式新闻在叙事上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样式。笔者认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在叙事上的特点有两个方面:

一、转变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使读者“身临其境”。虽然报纸或者互联网上的新闻报道通过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的描述与展示,受众也能在大脑中勾勒出事件的整体状况,但是这种勾勒多是第三人称视角的解码过程。由于新闻报道强调客观性、真实性,因此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常采用第三人称视角,以保持自己的客观性。而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式新闻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受众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体验新闻,这种沉浸感是传统新闻样式所不能达到的。

在全景视频中,不论是纪录片还是现场报道,沉浸式新闻让受众变成新闻的采集者,参与者的视角就是摄像者的视角,受众不再是根据记者的描述对新闻形成印象,而是直接根据新闻现场勾勒新闻事件的整体状况。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参与者可以变成新闻故事中的人物感受新闻事件中的人物切身的感受。

二、全景叙事挑战传统新闻叙事模式。相较于传统视频已经有一套成熟的视听语言和拍摄流程,全景视频的拍摄还没有一套系统的语言。在全景视频拍摄中,为了避免制造运动感或者出现穿帮镜头,拍摄需要一个机位一镜到底。相对于传统的摄像要求丰富的机位和不同的景别,全景视频的拍摄不能切换景别,呈现的都是全景。在全景视频中如何吸引参与者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主线故事上而不脱离故事内容,在虚拟现实场景中,参与者可以自由移动,如何设计不同场景,如何设置互动环节,不同角度的画面如何呈现,如何设置配套声音,如何在虚拟场景中增加信息量都是目前沉浸式新闻面对全新的叙事模式需要探索的。

尽管沉浸式新闻带来的是新的形式,但在内容上,当前大多数的沉浸式新闻信息含量少。随着技术的发展,沉浸式体验的新鲜度的下降,优质和丰富的内容乃是沉浸式新闻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栏目责编:吉 庆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应用
论虚拟现实艺术的“沉浸”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