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娟
自主学习在百度上搜索的词条内容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订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从学习过程来看,是学习主体主导自己的学习,它是在学习目标、过程及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自主学习地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亲其师凡能信其道。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显然在新型的教育发展中已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不断的积极进取中,发挥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和谐有爱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在放松有爱积极地课堂上学习,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就现在的高中学生来讲,他们也很希望老师能把他们当作知己,看作朋友,尤其在枯燥的数学课上,他们更希望数学教师是一杯清凉解渴的白开水,以滋润他们美好的心灵。其实数学课就好比是一块情感的绿洲,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情理结合,倾注自己的情,倾注自己的爱,才能使这块绿洲中的花儿永远充满旺盛的活力。
2.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和主要依据,新课程要求我们变“教教材”为“用好教材”,变教结论为教过程。
首先,深究教材,广泛收集课程资源,创设各种情景。根据章节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时巧妙地利用学生现实生活情景,找图片、实物、动作,积极创设各种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景,布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新知识,在展示战果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如讲sin(x+y)=?时,可让学生判断sin+sin=sin是否成立,以便避免sin(x+y)=sinx+siny的错误猜想,通过这一反例,不仅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进一步唤起了他们要探索sin(x+y)究竟等于什么的求知欲。
其次,数学与实际生活各个方面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多多的将枯燥的数学知识以有形的形式展现给我们的学生,并加强在实际生活中的锻炼。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能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圆锥曲线在实际生活中就有很广泛的应用,教师讲授新课的时候不妨多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圆锥曲线有哪些?油罐车的横截面做成椭圆形既节省了罐体材料又保证了容积,火电厂及核电站的冷却塔就是双曲线的应用,美丽的赵州桥采用抛物线的结构不仅使得它用料精简,结构稳定坚固,更能防震。
二、改变教学方法,培养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1.课前预习。
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可在教师的提纲下,明确预习目的,将预习内容由粗到细的浏览,按照“读-想-说-写-做-补-练”的过程,加强自主预习课本内容,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的去听课,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听课效率。例如在讲“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节前,教师就可以先列一个预习提纲给学生,在学生的预习过程中,请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集合,并且分小组讨论,举简单的实例说明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更能提升课堂的效率。
2.及时复习。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使数学课本“厚-薄-厚”的过程。及时复习不仅能使学生对刚学过的内容加深理解,更能将学过的内容和方法加深巩固,形成能力。复习和预习一样,都可以按个人和小组实施,每天复习和一周一复习以及阶段性复习可以梳理自己的知识脉络,以期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3.注重练习。
练习几乎是数学永恒不变的主题,学生只有在做题中才能切实的将数学知识掌握。但是练习不是搞题海战术,这就需要教师在选择练习上把好关。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的形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尺度,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练习不一定是局限于形式,比如可以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性的作业,或者实践性作业,或者研究性作业。如在讲完“空间几何体”一章时,就可以给学生预留实习作业,观察你所在的教学楼和本地的一些建筑物,它们的主体结构是什么几何特征,并画出它们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实习作业的目的是体会几何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4.归纳总结。
数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严密性,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之间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所以要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方法,适时的归纳总结是必要和必须的。其实,如果学生本身尝试性的做一些归纳总结,这对学生自身就是一种进步,也就朝着培养学生能自主学习更近了一步。例如,在每节课后,学生可以将本节课的主要概念,数学方法,题型作一总结,不做无用功,避免“老师一讲就明白,再遇到还是不会做”的问题。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及时检查,查缺补漏,总结本节课“我还存在哪些问题”。不但学生自身要每节课,每个阶段做好归纳总结,教师更要随时了解学生情况,适时地做阶段性总结,概括章节体系,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走出校园之后,仍能自主地学习新鲜事物,是时代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人类探索能力的需要,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