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关系探究

2016-05-14 14:00苗银家于松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相互关系企业文化

苗银家 于松

摘 要:在政府倡导创业的大洪流中如何保持企业的竞争力,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整合企业中的人力资源。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多部门谢婷合作,企业文化在其中作用更是重要。员工行为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清楚地反映着企业文化的熏陶效果。文章着重探讨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交互性影响,深入探索两者之间的关系,旨在为企业提高员工工作及积极性、规范员工行为、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借鉴。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行为;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0-0037-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企业之间的竞争以不单纯是人才、物质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从有形的物质向无形的文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注重“攻人先攻心”的企业战略,企业文化建设随之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不可缺少的关键。文化是一种软实力,这一点在企业发展中更显突出,企业文化与人才、设备等硬实力相得益彰。因此,关于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各界学者的关注。本文意在通过对企业员工行为的分类解析,梳理现代企业中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关系,希望能以研究助力企业调账企业发展战略,更新思想,切实看到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积极性的积极影响,切实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1 优秀企业文化的内涵

1.1 统一的价值导向

1.1.1 朗上口的企业口号

“Nothing is Impossible”是耐克的宣传口号,他在让人们记住了耐克这个品牌同时,也是企业员工行为的警示。他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代表着企业的文化精髓。“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企业文化激励着企业员工不段进步,创造更多、更好的价值。再比如麦当劳,“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到“常常欢笑,尝尝麦当劳”,再到如今唱满全球的“我就喜欢”,短短几年,麦当劳的广告音乐不断在人们心目中打榜流行。根据企业的文化理念,浓缩成一句有代表性的口号,让每个员工一进入企业就对企业的文化刻骨铭心,时时刻刻提醒着他们。也成为企业的广告,让人们因为一句口号而记住一个企业。

1.1.2 良好的价值观

企业口号不能代表企业文化,他只是企业文化对外宣传的一种表现形式。企业价值观才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所在。正确而积极的企业价值观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他引导企业每个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一旦确立,就形成了一套自发规范系统,这一系统以企业价值观为唯一衡量标准。

企业员工的任何有悖于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都会受到这一系统的约束和纠正,将员工行为自发的引领到同企业行为相一致的轨道上来。良好的价值观在员工间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是员工产生归属感,自觉将个人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思科副总裁林正刚先生表示,企业的价值观应得到每个员工的认同和学习,这样的价值观才是有效的价值观,才能发挥它的引导作用和凝聚作用。思科讲求“从正面看问题”,且“不断学习,自我提高”,认为挑战是机会,失败是机遇,以员工间的竞争来评价其价值。这样的价值导向给企业带来了活力。我们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借鉴那些成功企业的经验,追求卓越。

1.2 领导行为

企业领导者以建立他人对自身的追随关系在领导过程的每一不同阶段依据当时的情景做出判断而做出的具体作为被称为领导行为,是一种群体中的个人行为。领导行为并不总是有效的。他要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有效的领导行为才会导致领导这一现象的产生,这一现象即是领导行为作用于企业员工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好坏取决于领导的艺术。

领导行为根据组织和体贴分类,分为高组织高体贴、高组织低体贴、低组织高体贴、低组织低体贴四种类型。根据这四种领导行为,我们可以将领导艺术分为命令型领导、魅力型领导、授权型领导、教练型领导四种类型。不同类型的领导模式,在领导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侧重点。

命令型领导对于被领导者给予明确的指导并近距离监督,组织能力较强、但对员工的行为表现缺乏观察力,体贴度不够;教练型领导鼓励被领导者自主决策,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情,关注员工行为上的不完美,给予适当的指导却不做明确的指示;授权型领导将工作要点分配下去,由员工自主决策并执行,不主动关注员工行为动向,而是等待员工汇报工作;魅力型领导对于被领导者进行监督、指导、倾听、鼓励和允许试错,并鼓励对方参与决策。他参与组织员工行为,同时注意观察员工在执行工作中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纠正和鼓励。不同类型的领导艺术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主张。魅力型领导风格的人更容易受到员工的喜爱和尊敬,也就更利于掌控和指导员工行为。

1.3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从政治的角度来看,作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倡导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物质资源是有限的,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是无限的,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去创造无限的价值,对人才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知识已取代劳力和机械成为生产的资本,因此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以人性需求为中心,将文化管理回归到人性为主的本源,倡导尊重员工个人的尊严与自我实现的管理风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是企业文化建设得以实施和取得认同的关键。

1.4 适宜的工作氛围

工作氛围是指在企业或单位中能够被其成员感知并认同的慢慢形成的独特软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即包括办公设备、休闲场所、室内结构、室内装修、环境绿化、仪容仪表等有形的、可以用眼睛看到的东西。

俗语有云,赏心悦目的办公环境和先进的办公设备更容易使人心情愉悦;精神环境即包括员工关系、领导关系等无形的、可以被感知的东西。融洽的人际关系能够对员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能量,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相反,若企业没有融洽的企业文化呢则可能使员工丧失归属感,缺乏工作积极性。积极而又轻松的工作氛围才是我们文化建设追求的目标。

1.5 健全的员工行为规范准则

企业文化之所以能起到约束员工行为的作用,单靠软环境的支撑是不够的,健全的员工行为规范准则必不可少。就像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和道德准则的约束一样,企业内部也要有一套健全的“法律”。它是约束员工行为的标准,让员工的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员工行为规范准则一般会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语言等作为明确的规定。员工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休息中,都应按照员工行为规范准则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工作氛围,有魅力型的领导,有良好的价值导向,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要求自己遵守规章制度。

2 员工行为分类解析

2.1 工作行为

作为员工行为重点的工作行为是企业依据每一岗位的具体特点对相应岗位任职人员提出的工作要求与任职条件。更是有效测量员工与岗位职责适配度的重要依据。工作行为一般分为在岗行为与流动性为。

前者是指某一岗位员工在完成公司交与的工作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各种行为,一般囊括了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作表现、档案管理、公共财物的保管实录流程等。流动行为则一般指员工的招聘、晋升、辞退离职等动态行为。

2.2 形象行为

形象作为员工的外在表现显得尤为重要。包括员工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等在内的外在形象直接体现了企业形象。部分企业会统一着装安排员工穿着工作服以统一企业文化,这一选择通常适合律师等较为正是严肃的职业。大部分公司会放松对员工统一着装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提倡创新与包容的从事第三产业相关的公司更注重员工着装的自由与多样化。

此外,如女性妆容与男性员工的整洁度也是一项重要的形象行为,整洁的外表干净的妆容会在内心给予员工宇哥积极的暗示,得体的谈吐与举止也是对企业整体素质的反映。

2.3 语言行为

此处的语言行为主要侧重于员工在工作礼仪与商务沟通技巧。就整个国家层面而言,提倡普通话,提倡吐字清晰、语气真诚、语速适宜、语义明确等。

尤其在商务沟通中讲究说话的艺术,与人沟通时表情达意准确,不卑不亢,用词简练易懂,正确对待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以及个人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懂得在各种场合的恰当用语。正确的语言表达配合恰当的沟通技巧将会对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2.4 社交行为

社交行为一般是指企业员工在与企业之外的其他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与接洽时应当留心的行为。社交行为作为公司对外所表现出的行为通常充当着公司的门面。更是体现着企业对外的企业文化。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份子,在对外接洽时一言一行时刻代表着企业文化,因此更应注重自我言行。如接待客户及其他来访者主动热心,访问他处时提前预约,做事守时,无论何处进门先敲门。待人接物双手递交或双手递出。并且现代社会信息的重要性愈加体现,商业机密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企业员工应遵守相应的保密义务。

3 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的关系分析

3.1 适宜的企业文化有助于规范员工行为

3.1.1 规范员工行为

积极的企业文化可以良好的引导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如上所述,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会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言谈举止、社交礼仪等作出相应界定,给出适当的规范。并辅以恰当的培训,当员工一旦将这些规范内化就会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当企业已经将诸如办公设备等办公环境中的物质基础全部满足,企业工作制度完善后就应当注重企业的上层建筑——企业文化的构建。给员工以行为指引,更好地完成企业经营目标。

3.1.2 提高工作效率

适宜的企业文化将会切实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标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不仅对员工行为有规范指导作用,更明确的宣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荣辱观,使员工将个人的价值融入到企业价值之中,将企业目标作为个人目标去奋斗。工作态度、工作心情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企业文化在规范员工行为的同时,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3.2 规范的员工行为有助于宣传企业形象

企业员工的行为一方面受企业文化的熏陶影响,另一方面员工行为又会不断推进企业文化的相应改变。员工行为与企业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员工是企业的员工,依托于企业而存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五部体现着企业的精神文化与价值观。而同时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又不断规范引导员工行为,甚嚣尘上的“狼性”企业的主张就会极大影响该企业员工的精神风貌。

3.3 适宜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保留员工、降低离职率

企业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天然的具有一种凝聚力与向心力。固然一个企业的文化形成是依托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但是企业文化真正落到实地是必须要每一行为准则与要求都被员工接受,内化为其内心准则,并通过其日常工作的言行举止中体现出来。因此适宜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增加员工的归属感,让员工自觉为企业而努力,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4 结 语

总之,恰当运用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的良性互动作用将有效通过企业文化进行员工行为管理是企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也是管理层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反过来员工的行为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它是一种移动的宣传标,走到哪里就将企业的文化带到哪里。且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行为的互动在某一时间段可能是静态,在另一时间段也可能是是静态的。企业文化要求贯穿于员工行为管理之中。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可以更有效的管理人员,使员工的潜能最大化,取得在企业竞争中的人才优势。

参考文献:

[1]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

[2] 孙健敏.人力资源管理(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 李爱华.论企业文化与员工行为塑造[J].企业文化,2013,(6).

[5] 祁欢欢.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D].蚌埠:安徽财经大学,2013.

[6] 郭宽友.浅谈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J].市场研究,2008,(4).

[7] 赵萍.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领导观之我见[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1-

02-15.

[8] 连林虎.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行为规范的关系[J].品牌,2012,(6).

猜你喜欢
相互关系企业文化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传统型企业与现代型企业管理的特征比较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浅谈企业战略与企业文化的简要关系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浅谈怎样做好企业党建思想文化工作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经营管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对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的浅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