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京裕 刘兆峰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本着“壮镇、富民”的思路,通过发展工业、扩大三产、巩固农业,引导农民就近转移劳动力,方便了群众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一、发展工业,拉动转移
一是工业招商促就业。沂水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工业园区,在园区建设和企业落地方面,沂水县通过解决一个瓶颈、打造一个特色、完善一个机制入手,园区迅速发展壮大。解决一个瓶颈,就是保障工业新增用地指标,通过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把土地复垦作为招商的重要一环,积极进行土地整理、旧村改造,新增基本农田,以此“置换”工业用地指标,新增工业用地年年在3000亩以上;打造一个特色,就是抓住化工转调的机遇,争取省批准在沂水设立化工专业园区,吸引青岛、东营、淄博等地的多家化工企业落户沂水;完善一个机制,就是完善税收分成机制,对落户开发区企业实现的税收,由招商乡镇分成70%,把原来县里一个积极性变成县和乡镇多个积极性。
二是做大企业促就业。借助全县原有的食品、矿产、机械三大特色和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支柱企业和骨干企业。目前,全县三大特色产业已发展到1010家企业,培育中国名牌7个,山东名牌42个,鲁洲集团、青援集团进入全国食品百强企业,拉动农村劳动力转移4万人。
三是小微企业促就业。激励发展个体企业、个体户,鼓励村庄利用闲置场所发展民营企业,形成“食品、制鞋、油顶”三大特色产业。目前,全县小微工业企业1108家,个体工业5773户,就地转移劳动力5万余人。
二、扩大三产,带动就业
一是抓旅游。做好国家旅游标准试点县工作(沂水是全国第2批20个试点县之一),树立“好客山东·沂水情长”品牌,依托地下溶洞、崮顶春秋古墓、沂河明珠(全省第三大水库),以沂蒙风情景区、天上王城景区为核心,建设全景沂水,发展全域旅游。目前,全县已建成开放景区28处,其中4A级6处、3A级9处,全县从事旅游餐饮服务业的农村劳动力4.6万人。
二是抓商贸流通。引导企业把物流从工业中分离出来,全县成立5家综合物流园和5家物流中心,把物流作为主导产业和提升竞争力的综合配套产业进行培植。全县从事商贸信息、交通运输、维修服务的人员5万多人,其中转移农村劳动力4.2万人。
三是抓城镇化。以乡镇驻地建设、社区建设(村庄整合)为重点,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吸纳农民就近经营和吸纳劳务。2010年以来,通过旧村改造,新建社区65个,改造农村住房2.2万户。目前,各类建筑队伍2800支,吸纳农村劳动力3.2万人。
三、巩固农业,自主创业
一是搞特色种植、养殖。通过示范,能人、村干部带动,发展一批蔬菜、瓜果、特色农产品大棚种植村(户),形成了葡萄、蓝莓、草莓、百合、大樱桃、桃、苹果、蘑菇、花卉、药材种植基地。依托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养殖、生态养殖和种植业的发展。
二是搞农业旅游。鼓励农户依靠现代农业,发展“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生态农业旅游,把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变成游客喜爱的观光旅游景区。开发千亩大樱桃观光采摘园、万亩桃花观光园、沂蒙茶叶文化园和沂蒙山酒业文化生态园等专业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发展。
三是搞合作经营。引导农民成立各种农业合作组织1130个,包括农村资金互助会、果品合作社、蔬菜合作社、茶叶合作社、生猪协会等,提高合作化水平,更好地开拓市场和组织生产,增加农民从业渠道。
(作者单位:山东省沂水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