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体低位横切口在前置胎盘术中的临床应用

2016-05-14 18:08黄云钦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前置胎盘剖宫产术

黄云钦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用于前置胎盘术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0例前置胎盘患者,均行剖宫产术,术中按选择切口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例),试验组采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对照组采用经典子宫下段横切口。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剖宫产术; 前置胎盘; 子宫体低位横切口

中图分类号 R7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15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83

前置胎盘为临床产科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较高,若出现孕晚期大出血可导致孕妇、胎儿死亡,危险性较高。根据相关报道表明,前置胎盘国内发生率约1.6%,国外发生率约0.9%[1]。目前,剖宫产术是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和处理前置胎盘的急救措施,如何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减少术中出血量成为临床试验面临的首要任务,术中选择的子宫切口方式对手术结局影响较大,但尚存在争议[2]。笔者选取4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术中分别采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和经典子宫下段横切口,旨在改善母婴结局,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40例行剖宫产术的前置胎盘患者,术中按选择切口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年龄21~38岁,平均(17.4±3.6)岁,孕次1~3次,平均(1.8±0.2)次,部分性前置胎盘5例,完全性前置胎盘15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18.3±4.1)岁,孕次2~4次,平均(2.2±0.3)次,部分性前置胎盘6例,完全性前置胎盘14例。全部病例孕周均>32周,且经超声诊断确诊,均为剖宫产终止妊娠。两组患者年龄、孕次、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试验组 试验组在术中采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入腹后不打开膀胱,返折腹膜,于子宫体和子宫下段交界处以上2~3 cm,将子宫肌层横行切开2~3 cm,延长(钝性)至11~12 cm;娩出胎儿后,缝合子宫肌层(使用连续水平褥式)。

1.2.2 对照组 对照组在术中采用经典子宫下段横切口:入腹后将膀胱横向剪开,返折腹膜2~3 cm左右,钝性撕开(向两侧圆韧带方向)至10~12 cm,下推膀胱4 cm左右,在子宫下段中央将子宫肌层横行切开2~3 cm,钝性延长至11~12 cm;娩出胎儿后,缝合子宫肌层(采用连续缝合法),褥式加固7 d,缝合返折腹膜(采用连续缝合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3]、手术时间(切皮到缝合皮肤结束)、术中出血量(采用称重法,在分娩前对产妇所用的卫生巾、敷料、消毒单进行称重,产后对已经被血浸湿的卫生巾、敷料、消毒单进行称重,再减去初称重量,按血液1.05 g比重换算为1 ml。)及并发症发生率(切口裂伤、新生儿贫血、新生儿窒息)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

试验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23,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患者将胎儿娩出,并使胎儿产伤减少;能够防止撕裂宫颈;可在直视下对胎盘进行处理,迅速止血,保证母儿安全,已成为适时分娩的重要手段和前置胎盘的急救措施[4]。临床行剖宫产术前,应制定正确、详细的手术计划,充分准备手术所需的一切物品,开放静脉通道2条以上,对贫血情况及时进行纠正。尽量选择技术娴熟且临床经验丰富的产科医师作为术者,术中应配合默契,争分夺秒,充分发挥每一个动作的用处。术前寻求儿科医师的支持,做好抢救新生儿准备工作,告知产妇及家属手术存在的风险,若难以控制出血,则可能会切除子宫,尤其是对于胎盘位于前壁且有剖宫产史的产妇。

前置胎盘的剖宫产术式较多,过去以子宫下段纵切口、子宫下段横切口的应用最多。近年来,临床主要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但易使膀胱受到损伤(当子宫下段纵切口向下裂伤时),且宫壁厚度(子宫上下段)不相同,未能使子宫在复旧过程中处于同一状态,对切口的正常愈合造成严重影响[5]。当子宫前壁有前置的胎盘附着时,作子宫下段横切口往往需穿透胎盘娩出胎儿,增加出血量,且胎头高浮,娩出难度大,若向两侧撕裂切口,可能会损伤子宫动脉。提出子宫体低位横切口,可避免肌层过厚(切口处)的出血问题,并及时对子宫下段各种出血情况进行处理。若子宫前壁有胎盘广泛附着,需将切口位置适当提高。临床选择前置胎盘剖宫术子宫切口时,应以保证母婴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减少术中损伤、出血为原则[6]。术前行胎盘定位(用B超检查),对量化测量指标进行设定,利于胎盘的准确定位,提高处理前置胎盘的可支配性和预见性。开腹后,术者应对患者子宫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同时观察血管分布情况,子宫前壁(胎盘附着侧)血管较充盈、丰富,通过触摸感觉是否存在海绵样组织于胎先露与子宫下段之间,以判断胎盘附着边界、子宫切口、位置能否完全满足剖宫产术要求[7]。若发现子宫局限性怒张血管,可第一时间考虑为植入性前置胎盘,并立即做好抢救准备。

本文结果显示,子宫体部低位横切口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可能原因为:(1)术中省去打开及缝合反折腹膜、下推膀胱过程。(2)前置胎盘患者合并后壁胎盘,绕经宫颈内口到前壁,子宫体切口位置较高,可避开前置的胎盘,从胎盘上缘将胎儿取出,避免大出血;子宫下段孕期7~10 cm,胎盘直径18~20 cm,胎盘完全或部分将宫颈内口覆盖则诊断为前置胎盘,若是前壁部分性前置胎盘,前壁出现附着面积广泛的可能性较大,胎盘有较高的上缘位置,要避开胎盘应选择更高位置切口;若是中央性前置胎盘,则宫颈内口被胎盘完全覆盖,在子宫前后壁附着其余部分,子宫前壁胎盘边缘<10 cm,要避开胎盘采用子宫下段上方切口的可能性较大。(3)子宫体低位横切口处于较高位置,使子宫动脉与切口两端的距离明显增加,手术可操作范围被拓宽,视野清晰,减少损伤子宫动脉的风险。(4)对于有剖宫史的前置胎盘患者,常合并胎盘植入或胎盘粘连,子宫体部低位横切口上下缘肌层厚度一致,子宫收缩力好,对合良好,能使开放的血窦及时关闭。试验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原因为:(1)子宫体部切口避免了胎头高浮,易于取头,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缩短娩出时间,改善新生儿预后。(2)子宫体部切口为新生儿争取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子宫体低位横切口使肠管的暴露时间减少,有助于前置胎盘患者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禁食时间短,有利于乳汁分泌和产后恢复,顺利进行母乳喂养。褥式缝合切口对合浆膜层的作用良好,缝合切口后表面光滑,使术后粘连发生率下降,且距离膀胱较远,降低膀胱粘连、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减小患者再次剖宫产难度。子宫体低位横切口用于瘢痕子宫,能够避免膀胱反折腹膜打开,减少因分离粘连造成膀胱损伤、出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应用子宫体低位横切口,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朱秋田.胎盘边缘切口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2):42-43.

[2]贺巧玲,熊伟.瘢痕子宫、边缘性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原切口不全破裂1例[J].中外医学研究,2010,8(7):55.

[3]区晓贤,林洋洋,刘雨汇,等.38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及其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4):136-137.

[4]杜新青.42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24-125.

[5]黄奎,黄婷,王洁,等.凶险型前置胎盘45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38-139.

[6]陈安珍.改进式横切口微痕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8):63-65.

[7]刘鹏.高位切口降低剖宫产术中出血病例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1):116.

(收稿日期:2015-11-10)

猜你喜欢
前置胎盘剖宫产术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凶险型前置胎盘应用放射性血管介入治疗的观察
头胎剖宫产 再孕当心“前置胎盘”
1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B—Lynch缝合及宫颈钳夹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出血的临床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
不同附着位置前置胎盘产妇临床诊疗效果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