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4年160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分析

2016-05-14 17:40赵洁张敏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抗菌药物耐药性

赵洁 张敏

【摘要】 目的:探讨2008-2014年160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状况并进行耐药情况分析。方法:对2008-2014年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601株,23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从标本检出率来看,以痰为主,检出率85.4%,其次为尿液检出率4.9%和血液检出率3.8%,分泌物检出率2.9%。该菌大多分离自呼吸内科,其次为ICU。从区来看,以ICU的检出率最高,为17.7%,其次为呼吸内科和干部科,分别为13.5%和10.3%。从耐药率来看,总耐药率最高的是美满霉素,为99.2%,其次为复方新诺明98.6%。多黏菌素B耐药率最低,为6.8%,其次为黏菌素8.9%。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它的耐药及多重耐药已非常严重。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应连续监测本地区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 R5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59-03

铜绿假单胞菌可引起菌血症及呼吸道、伤口及泌尿道等多部位的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因此加强对该菌的耐药性监测,了解医院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化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该菌感染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分离的160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收集2008-2014年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1601株,并进行药敏测定。

1.2 菌株分离与鉴定

标本接种和病原菌分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鉴定采用复星公司FORTUNE.2000和珠海黑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3 药敏方法

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法(K-B法),药敏纸片为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公司出品。根据美国NCCLS标准判读结果,同时以标准菌株作质控。选用的23种抗菌药物包括阿米卡星(30 μg)、氨曲南(30 μg)、头孢他啶(30 μg)、头孢哌酮(75 μg)、氯霉素(30 μg)、环丙沙星(5 μg)、头孢哌酮/舒巴坦(30 μg)、黏菌素、头孢噻肟(30 μg)、头孢吡肟(30 μg)、庆大霉素(120 μg)、亚胺培南(10 μg)、左氧氟沙星(5 μg)、美满霉素(30 μg)、美罗培南(10 μg)、奈替米星(30 μg)、诺氟沙星(10 μg)、氧氟沙星(5 μg)、多黏菌素B(300 I)、哌拉西林(30 μ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0 μg)、复方新诺明(1.25 μg)、妥布霉素(10 μg)。

2 结果

2.1 标本分布情况比较

1601例标本来源于住院及门诊患者的各类标本,标本类型分布以痰为主,而且检出率最高,详见表1。

2.2 病区分布情况比较

从病区分布来看,脑外科的检出率最高,其次为ICU和呼吸内科,检出菌株以呼吸内科为最高,详见表2。

2.3 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

总耐药率最高的为美满霉素,其次为复方新诺明,均大于90%。耐药率大于60%的抗菌药物已达到9种,占所测抗菌药物种类的39.1%,详见表3。

3 讨论

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也易在使用抗菌药物后产生耐药性,这主要是由于它的多耐药机制所决定的,包括产生β-内酰胺酶、细菌外膜通透性降低、菌体蛋白结构改变、形成生物保护膜等[1-2]。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和组织,常见于烧伤和创伤部位、中耳、角膜、尿道、呼吸道,也可引起心内膜炎、脓胸,甚至败血症,是目前对人类造成威胁的三种细菌之一[3]。本组结果显示笔者所在医院7年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临床分布以痰液为主,与文献[4-6]报道一致,占85.4%,其次为尿液、血液和分泌物。该菌大多分离自呼吸内科,其次为ICU,多为克隆传播[7]。铜绿假单胞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已成为临床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8]。

从标本检出率来看,痰标本最高为14.0%,其次为白带和脑脊液,分别9.0%和8.3%。从病区来看,铜绿假单胞菌分布具有病区集中趋势,主要分离自神经外科,其次为ICU和呼吸内科,与文献[9]报道一致。可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患者特点多为呼吸道感染,且慢性、老年患者较多,这与患者基础体质差,住院时间长,接受侵入性操作多,长期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有关[10]。

从耐药率来看,总耐药率大于90%的有2种,分别为美满霉素和复方新诺明。氯霉素从2011年以来已几乎全部耐药(98.1%~100%)。耐药率大于60%的有头孢哌酮64.6%、头孢噻肟66.1%、庆大霉素66.8%、奈替米星63.5%、哌拉西林61.1%、妥布霉素66.0%。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中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为35.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31.1%,哌拉西林耐药率最高为61.1%。碳青酶烯类的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8.8%、美罗培南24.3%。多黏菌素B耐药率最低为6.8%,其次为黏菌素8.9%。有报道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或磷霉素与头孢哌酮/舒巴坦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具有显著增效作用[11-12],但本院未做磷霉素药敏检测,按本院药敏检测结果β-内酰胺酶抑制复合剂与喹诺酮类或氨基糖苷类联合治疗是一个较敏感的治疗方案,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延缓其耐药株快速升高的最好办法。

亚胺培南的总耐药率为28.8%,高于成都地区的15.4%,低于南京地区的39.7%[13]。本组资料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碳青酶烯类的使用还应严格控制,要根据药敏指导使用。

在1731株铜绿假单胞菌中3种以上耐药者占74.2%,提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多重耐药已非常严重。2008-2014年耐药情况来看,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头孢他啶、头孢吡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分别从2008年的21.1%、35.1%、22.8%、16.7%升高至51.6%、52.7%、47.9%、47.8%,均有显著升高。大部分抗菌药物如环丙沙星、黏菌素等2008年、2009年较高,2010年以来明显有所下降,这与医院开始注重对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关。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应连续监测本地区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参考文献

[1]曹昆剑,刘子龙.16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3):220-223.

[2]糜祖煌,秦玲,金辉.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型及菌株亲缘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21-1623.

[3]王以光,杨厚.国外耐药菌情况与战胜耐药菌的途径[J].国外医药与抗生素分册,2000,21(3):97-101.

[4]任保艳.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现状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5):153-154.

[5]胡慧玲,高海闽,陈秋虾,等.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0):69-71.

[6]胡冬梅.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5):156-157.

[7]叶晓涛,张旭.ICU与普通病房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96-2198.

[8]张敏,吴园园,成玉芬,等.2002-2011年医院感染流行趋势及病原菌的耐药性变迁[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9):3714-3717.

[9]李兰.360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1):78-79.

[10]范国萍,徐金云.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0):2194-2195.

[11]范燕,王睿,安毛毛,等.磷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药物联用对体外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形态学的影响[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5):18-20.

[12]杜正隆,庞晓军,韦华.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探究[J].中国药房,2007,18(23):1801-1802.

[13]钟兴美,代树均,李方,等.434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76-479.

(收稿日期:2015-11-14)

猜你喜欢
抗菌药物耐药性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黄连素对耐多黏菌素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逆转和mcr-1基因消减作用
关于“耐药性”,你知道多少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
某院2015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及合理用药评价
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临床分析
微量激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当抗生素的耐药性不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