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红梅
【摘要】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185例,选择同期内病毒性肝炎患者170例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ANA(抗核抗体)、AMA(抗线粒体抗体)、SMA(抗平滑肌抗体)、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和抗MPO(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统计并比较三组检测结果差异。结果:在自身抗体检出率上,AILD组为97.3%(180/185),病毒性肝炎组为40.6%(69/170),对照组为7.5%(6/80),AILD组远远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NA、AMA、SMA、ANCA和抗MPO抗体检测阳性率上,AILD组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可有效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准确率,对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
中图分类号 R5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7-0054-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7.029
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三种[1],其发病原因是患者肝脏被自身免疫系统攻击后发生炎症、肝细胞或胆管坏死引起的,在组织学变化和临床表现上有相互交叉、各不相同的特点,增加了诊断难度[2-3]。近年来,自身抗体检测成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笔者选取同期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17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0月-2014年9月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185例,选择同期内病毒性肝炎患者170和健康体检者8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75例,男29例,女46例,年龄19~63岁,平均(45.3±2.4)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53例,
男22例,女31例,年龄27~61岁,平均(47.5±3.2)岁;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57例,男23例,女34例,年龄16~65岁,
平均(43.6±4.4)岁,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检查均无病毒感染指标,肝功能出现异常。病毒性肝炎患者中,HAV(甲型肝炎)
44例,男19例,女25例,年龄18~62岁,平均(44.1±3.4)岁;
HBV(乙型肝炎)62例,男28例,女34例,年龄20~66岁,平均(46.3±4.5)岁;HCV(丙型肝炎)36例,男15例,女
21例,年龄19~64岁,平均(43.5±2.9)岁;HEV(戊型肝炎)
28例,男11例,女17例,年龄22~61岁,平均(43.9±5.1)岁。健康体检者确诊无任何肝病,男38例,女42例,年龄21~64岁,
平均(44.3±3.5)岁。所有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检查均无病毒感染指标,肝功能出现异常。不同组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由专业护士人员对试验者进行静脉采血,患者保持空腹,采血量为5 ml,静置1 h后用离心机以3000 r/min转速离心5 min,留取血清,在-20 ℃下保存,得到检验标本。(2)在自身抗体检测中,ANA、AMA、SMA和ANCA采取的是间接免疫荧光法,试剂盒来自德国欧蒙医学诊断有限公司,采用的抗原依次为Hep-2细胞和猴肝、大鼠的冰冻肾组织切片、大鼠的胃冰冻组织切片、覆有中性粒细胞生物薄片复合片。在具体检测过程中,要先将生物载片恢复室温,将检测样本进行1∶100倍稀释,在检测加样板上设置阴、阳性对照,加样板每一反应区加入
25 μl稀释后的血清,然后覆盖生物薄片,在室温下放置30 min,用PBS缓冲液冲洗后加入25 μl荧光素标记二抗,再在室温下放置30 min后再次用PBS缓冲液冲洗,最后封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参考值选取间接免疫荧光试剂诊断标准,ANA、AMA、SMA和ANCA的阳性标准为>1∶100。(3)抗MPO抗体检测采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法,其试剂盒也是德国欧蒙医学诊断有限公司生产,在检测操作中,需要先将样本进行1∶100倍稀释,然后将100 μl的稀释血清、阴性、阳性对照加入相应微孔中,在室温条件下孵育30 min后进行3次洗板;加入100 μl酶标抗体后,再在室温条件下孵育30 min并洗板3次,然后加入100 μl底物显色,最后加入终止液终止反应,以450 nm波长进行比色,得到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自身抗体检出率及检测阳性率比较
在自身抗体检出率上,AILD组为97.3%(180/185),病毒性肝炎组为40.6%(69/170),对照组为7.5%(6/80),AILD组远远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P<0.05)。在AILD组中,ANA、AMA、SMA、ANCA和抗MPO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4%、46.5%、29.7%、49.7%、35.7%,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而PSC的SMA检测阳性率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对照组差别均不显著,无法作为PSC检测标准,不同类型肝病自身抗体检测阳性率见表2。
3 讨论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肝脏疾病,其病因、组织学变化等存在相互交叉的特点,在临床上经常发生误诊,如果采取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方法进行治疗,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威胁。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认识逐步加深,自身抗体检测成为自身免疫性肝病临床诊断的重要措施[4-6]。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由于肝脏受机体免疫系统攻击引起的,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与病毒性肝炎在临床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部分自身抗体在病毒性肝炎血清中也存在,仅通过常规的检查容易被误诊为普通肝炎或肝硬化[7]。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AIH、PBC和PSC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自身抗体的种类、含量也会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改变,根据这一特点,通过自身抗体检测的方式,能够准确区分自身性免疫肝病和病毒性肝炎,并确诊患者自身性免疫肝病的具体类型[8]。
在本组研究中,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ANA、AMA、SMA、ANCA和抗MPO抗体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和对照组,而PSC的SMA检测阳性率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对照组差别均不显著,无法作为PSC检测标准。
综上所述,利用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准确率,对于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牟君成,赵昕,王文昕,等.肝抗原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4):451-452,454.
[2]高会霞,刘玉珍.肝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河北医药,2012,34(1):21-23.
[3]翁厚光,曹维克,张迎梅,等.肝功能异常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对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1885-1887.
[4]王玉梅,王敏,宋丽媛,等.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0,23(5):590-592.
[5]刘金涛.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评估[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2):3840-3842.
[6]加米拉·热扎克,李魏,张朝霞,等.自身抗体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意义[J].新疆医学,2011,41(6):1-4.
[7]王宵伟.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丙型肝炎遗传背景及免疫发病机制的差异[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11,64(23):343-347.
[8]贾继东.自身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26(4):120.
(收稿日期: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