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初中科幻画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和探索

2016-05-14 23:38许可
魅力中国 2016年7期
关键词:科幻海洋教学模式

许可

科幻画是培养学生科学想像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绝佳途径,科幻画教学也成为美术教师的工作重点和难点。虽然科幻画教学有着诸多方法和策略,但各有特色、各有侧重。本文以科技教育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的初中科幻画教学的视角,着重比较了以问题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与以培养创新思维为切入点的教学模式之间的差异。

在当前培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学校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创造力的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其中科幻画又是培养学生科学想像力和创新意识的绝佳途径,是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接触科学、探索科学的好方法,更是发展少年儿童创新思维能力,加强艺术情感与科学创新融汇交流的最佳方式。

科学幻想绘画,是少年儿童在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想像,应用绘画语言创造性表达出对宇宙万物未来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科学技术的遐想而产出的绘画作品。它使少年儿童在愉快的情绪和自我实现的美好体验中,得到创新思维的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审美创新能力的提升。

但在农村初中科幻画教学实践中,学生却常常害怕画科幻画,创作过程中也体验不到想像的乐趣、成功的美好。教师也同样痛苦不堪,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课堂往往成了教师一个人的表演,作业成了教师范画的复制品。科幻画课程最终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其中固然有社会、家庭、学校诸多大环境的因素,同样也有农村学生科学素养不够全面、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的影响。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怎样的教学方法才适合农村的孩子?怎样的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尝试。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人类对未来的幻想都源于对现实生活的需要。”因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以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人类需要为目的展开教学、形成创意的教学模式,是遵循科幻画的创作过程进行创意的教学模式。科幻画的创意过程通常为:发现问题——探寻问题根源——寻找解决方法——发掘主体功能——表现主体造型。这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比如创作科幻画《漂浮在海上的荷花城》就是为解决海洋居住的问题。考虑到海洋居住的优势(阳光充足、空间广阔、海洋能源丰富等)和劣势(天气时而恶劣、交通不便等),小作者想到用漂浮功能来逃避恶劣天气,用可开合的遮挡罩遮挡风雨,用中央信号塔和停机坪随时保持与外界的通讯和交通联系,并选择了海洋蕴含丰富的太阳能、海浪能等。在全面考虑这座海洋城市应该具有的功能和结构后,小作者运用了仿生学的方法,选择了富有诗意的荷花的造型来表现这些结构。

遵循这一思路,笔者围绕岭南版《美术》第16册《海洋开发》这一单元设计了《海洋梦——畅想海洋新生活》一课。通过目前环境恶化、资源短缺、人口暴增的现摆出问题,引出“开发海洋”的主题。围绕海洋生活不便的问题,学生分解主题、发散思维,从吃、住、用三个需要思考适应海洋生活的优势和困难。明确自己的创意后,学生又再次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寻找可以表现功能的仿生造型。因为题材、方法、造型范围广阔、庞杂,学生既要有丰富的科普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分析的能力。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在众多的选择中,目标明确的深入思考主体的功能和结构,生动形象的塑造主体。可以说,这是一个不断寻找的过程——找题材、找原因、找方法、找造型,这是一个相对理性的过程。 对于农村初中生来说,难度可以想见。

把问题完全教给学生解决,让学生完全自主的创意,教学是难以展开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至关重要,主题的分解、科技手段的引导、主体造型的参考都需要教师有充分地准备和合理地引导。寻找学生的兴趣点以激发创意的热情,寻找激发思维的切入口以激发固化的思维,寻找合适的科技手段以帮助实现结构和功能的难点,寻找多样的形象提供造型的选择。降低学习的难度,规范创意的思路,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天马行空、浅尝即止。

在《海洋梦》一课中,教师通过“你愿意去海洋生活吗?”“你对未来海洋生活有什么期待?”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想像;通过“ 海洋可以获得所有人类所需的食物吗?”“所有产生能量的事物都能成为能源吗?”这类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将创作的题材引向多个维度;通过学习“仿生学”原理解决了科技创新和绘画表现两方面的难题;通过提供海洋生物的图片帮助学生进行创意。该课例在两所不同地域学校的授课过程中,作业反馈的效果却有所不同。城市学生在创作中将海洋生物的造型和结构与创意题材相结合,创造了不少形象生动、功能明确的画面。乡村中学的学生虽然相对较差,但相对于不提供引导和参考时有了很大的改观。

问题为切入点的科幻画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由面到点,由大题材到小创意,呈现出一个总分层次分明、系统完整的思维过程。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步步深入,更多地运用了线性的逻辑思维,课堂的理性的思考多于感性的想像。这对于有较丰富的科普知识和抽象逻辑思维、分析归纳能力的青少年(如高中生、城市的孩子)应该更为适合。对于农村初中生,如果没有恰当的引导,能够遵循这种创作思路的农村初中生数量就将偏少,更多的学生将仅仅凭借对问题的粗浅认识及对所获资源的感性认识,就简单地模仿或为主体牵强地加上某种用途和功能。

问题模式同样适用于辅导社团活动、科幻画竞赛,这样能够有的放矢地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创作出独特的、有现实意义的作品。

二、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创新思维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逆向、发散、重组等多种创新思维方法进行创意的教学,是以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为目的的科幻画教学模式。它的教学流程为:认识创新意义——学习创新方法——自由创意——学习表现形式——设计造型。这是以方法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未来的衣服》一课中,教师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思维测试题了解自己的思维特点和水平,认识创新能力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大意义,由此产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再引导学生欣赏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如3D打印机、两用飞行摩托车)的神奇用途和功能,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思考创意是怎样产生的。鲜活的范例有效地推动了思维方法的学习。在随后的创意活动中,他们首先运用逆向思维对科技产品(如房屋、衣服、书包、桌子等)和生活方式(吃饭、睡觉、学习、出游等)产生质疑;再通过发散思维,改变质疑对象的适用对象、运用环境、材质、工作方式等,产生创意;接着通过练习、讨论、欣赏、模仿,学习如何艺术地表现创意、科学的展现创想了。课堂上,学生兴致高昂、反应强烈、答问积极、创意新颖。作业反馈出较多学生能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产生独特的创想。

可见,以创新思维为中心的科幻画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过程更重视方法是否习得,重视创意是否独特性,而淡化创意的现实意义。它更多地运用了缺乏逻辑但富于想像的发散思维和重组思维,课堂感性的想像多于理性的思考。这对于没有过多理性思维和缺乏科普知识的青少年(如初中生、农村的孩子)应该更为适合。因而,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游戏似的创意活动兴致盎然,充满了好奇和惊喜。通过脑力激荡进行自由地的发言,气氛热烈、创意不断。学生在创新思维的引领下随意地联想、自由地拼接,产生了许多看似不合逻辑却富于想像力的作品。如能够渗透营养的病号服、能自动清洁的病号服、便携的飞行服、能穿越时空的航天服等等。

创新思维模式适合农村初中的班级授课形式,也同样适用于针对高中生、城市学生的科幻画教学。它能让这些青少年、甚至思维更为理性的成年人也能摆脱固有经验的禁锢,产生独特的创意,并运用理性的思维和更丰富的科技手段能将其功能结构表现得更为完善。

更重要的是,在这里,科幻画成为一种培养创新能力的手段和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来处理问题才是教学的目的,而这正是青少年进行科幻画创作的意义。

对比两种科幻画教学模式,(如表一)虽然它们的教学目标有不同指向,教学策略上也各有侧重,但它们相互渗透,相互涵盖,并不能决然分开。问题模式的教学要运用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模式也同样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关注生活,解决现实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思维发展水平、科技素养等)和教学的需要(如班级教学或个别辅导)选择适合的模式有创造性的进行教学,不能止步于已有的经验和模式,这样才能让科幻画教学不断创新。

猜你喜欢
科幻海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Burst Your Bubble
未来科幻城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