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英语教学中的导入

2016-05-14 17:12贺慕君
教师·下 2016年7期
关键词:形容词教学效果情境

贺慕君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它不同于我们的母语。在听、说、读、写和理解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它的每一课时都要求我们教师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解决这一课的听、说、运用能力,使学生掌握这一课的词句及相应的语法。所以,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正确而又巧妙的导入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位善导的教师从导入开始,就要采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引向有意注意。如漂亮的板书,精心制作的教学卡片,丰富多彩的图片、幻灯片,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语音语调都会深深吸引学生,引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无意注意。而传统的课堂导入语言常常就是“Lets begin our class,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等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导语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也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

课堂导入的方式应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

一、复习过渡,导入新课

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的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也就是说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中发展而来的。所以“温故而知新”的过渡式导课,就成为课堂教学常用的导课方式。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My sister is more outgoing than me ”时,其重点和难点是要学生掌握并运用形容词的比较级。由于在上册中,学生已经学过对人物的外貌和性格进行描述,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形容词。所以,在新课伊始,就可以让学生相互描述一个自己熟悉的人,并把描述中所运用的形容词写在黑板上。然后再叫两个外貌、身材以及性格迥异的学生站在讲台上,其他学生讨论一下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这样以旧带新,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形容词比较级的学习当中,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熟悉、轻松的氛围。

二、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图片、教学卡片、黑板画、幻灯录影片、投影或其他教学媒体的演示,创造有意义的语言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维,进入新的学习内容,而且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

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由于他们接触的世界相对来说要比较狭隘,眼界不开阔。所以,好的情境设置反而更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这一单元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我在黑板上挂了一幅中国地图和一幅世界地图,然后又在教室四周挂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以及地方特产等图片,让学生去欣赏,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制订度假的路线及计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和动脑的积极性,他们很快便进入这一节课的学习。

三、游戏竞赛,导入新课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并对他们的比赛结果给予肯定,学生的自我表现心理和成就感都会得到满足,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在教学“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时,我准备了一些糖、牛奶、水、蔬菜、水果等,让每个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可口的水果沙拉或蔬菜沙拉,学生们非常积极,教室里简直就成了一个大厨房,最后,评出前三名并给予奖励。而后,我就询问:“How do you make it ?”这时,学习的气氛已调动起来了,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所以想表达的愿望就十分强烈。

四、设疑置悬,导入新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开始,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而好奇、好问正是孩子们的天性。带着问题去学习,就会有探索的动力、收获的喜悦。这种方式特别适合于阅读课文的教学,一开始,师生可以共同讨论与本课相关的问题,然后再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这样更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去。此外,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阅历与词汇量的丰富,我们还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启发-诱导式的导入以及课前三分钟演讲等。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新课是整体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影响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所以,经常变化的、生动活泼的导入方式能调动学生的大脑积极思维,为下一步教学的成功做铺垫。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循循善诱,唤醒学生求知欲望,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及意义,激发其内部学习动机。

最后,在设计和实施导入技能时应注意下面几点原则:

一是导入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形式切忌单一,要多样化。

二是导言要精练、简洁、生动、有趣,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

三是导入要具有关联性,承前启后。要做到以旧拓新、温故知新,通过揭示新旧知识联系的交点,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化。

四是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教学的进度和重点内容的教学,一般以不超过5分钟为宜。

(作者单位:湖南省双峰县东方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形容词教学效果情境
认识形容词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形容词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