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教学观:《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2016-05-14 13:09梁柏腾
广东教育·综合 2016年7期
关键词:云雀古桥溪流

梁柏腾

一、简介作者,读题导入

师:同学们,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当代著名作家李汉荣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一起读课题。

生(齐):山中访友(板书:山中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师:多有诗意的题目呀!下面请同学们拿起课文纸,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师:课文都读过一遍了吗?(生点头)文中有一些词语不大好读,咱们一起来读。(出示PPT)

生(齐):汩汩、吟诵、看客、瀑布、雄浑、湛蓝

三、“访”字入题,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课文《山中访友》这“访”字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生1:是拜访的意思。

师:还可以理解为——

生2:访问。

生3:来访。

生4:探访。

师:同学们词汇量真丰富。课文中,作者访问了山中哪些朋友呢?请快速浏览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

生:有古桥,树木,有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还有落花、落日、岩石、雷阵雨。

师:真厉害,一下子就找出这么多,还有补充吗?

生:还有峡谷。

四、聚焦第五段,品读独特的感受

(一)自由读

师:同学们,这山中的一切,哪一个不是我们的朋友呢?来,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和他们打打招呼吧。(生自由读)

(二)指名读

师:看同学们读得摇头晃脑的,早被这山中的朋友吸引住了。这些朋友当中,你最想和谁打招呼呢?

生1:我最想和那飞流的瀑布打招呼: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浑浊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把“浑”读成了“hùn”)

师:注意这个字的读音:雄浑(hún)。

生跟读:雄浑(hún)。

师:把词语放进句子中再读一遍。(生再读)

师:你还想跟哪位朋友打招呼呢?

生2: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师:多么有诗意的表达啊!

生3: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师:多么独特的感受呀!

生4: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学生读得太急)

师(提示):慢一点,把白云的悠然自在读出来。

生(再读):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语速稍慢)

师:慢慢地读,细细地品,就能把句子读好。

生5: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师:听你的读书,老师感受到了小云雀的欢呼雀跃。

生6: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师: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了悬崖的气势磅礴。

(三)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是有滋有味,入情入境。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好吗?(生齐:好)请看屏幕(PPT),老师读前面的句子,同学们读红色部分的句子。

师:你好,清凉的山泉,

生:(齐读)你捧出……重新梳妆吗?

师:你好,汩汩的溪流,

生:(齐读)你吟诵着……与你唱和吗?

师:你好,飞流的瀑布,

生:(齐读)你天生的金嗓子……多么有气势!

师:你好,陡峭的悬崖,

生:(齐读)深深的峡谷……刻满了智慧。

师:你好,悠悠的白云,

生:(齐读)你洁白的身影……更加湛蓝。

师: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生:(齐读)我猜你们……看到的好风景。

五、感受写法,体会诗意的表达

(一)感受写作特点

师:同学们,读着读着,你发现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吗?

生:我发现课文的句子都是一对一的问候形式。

生:我发现这个自然段有拟人的成分,还用了排比的手法。

师:都是用什么作排比呢?

生:用了“你好”,从第三句开始。(板书:你好!)

师:作者连用6个“你好”来问候山中的朋友,这样写会让我们感觉——

生:感觉更加亲切。

生:更加清新自然。

师:这段话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还写出了节奏,写出了山中的朋友各自不同的特点。

师:这些山中朋友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山泉是——(清凉的),溪流是——(汩汩的),瀑布是——(飞流的),悬崖是——(陡峭的),白云是——(悠悠的),云雀是——(淘气的)。

生:我还发现了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对山中那些朋友的热爱。

师:也就是作者写出了自己独特的——

生:喜爱之情。

师:这叫独特的感受。(板书:独特的感受)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这段文字用了很多修辞手法,所以我们感觉这些文字——

生:特别优美。

生:就像是一首小诗。

师:这就叫“诗意的表达”。(板书:诗意的表达)

师:同学们(指板书),课文就是用这样的句式,写出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所以课题就叫——

生(齐):山中访友。

师:现在我们再看课题中这个“访”字,你觉得理解为什么更准确?

生1:我觉得理解为“拜访”更好。“拜访”可以体现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感情很好。

生2:我认为用“探访”更好。因为“探”有探望的意思,看出作者和山中的朋友已经很熟悉,他们之间已经是老朋友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读出了自己对文字独特的理解,独特的感受。

(二)配乐感情朗读

师:作者就是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用诗意的表达,把这段话写得多么有情有义,有滋有味。下面,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好好地感受这段话。

(断行成诗,音乐伴奏,生齐读第5段)

(三)学法迁移

师:从大家饱含深情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你们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了。同学们,课文中除了写到这些山中的朋友,还写到了其他的朋友,第三自然段就写到了——

生(齐):桥。

师:谁来读读“桥”这段话?

生:那座古桥是……唯有你依然如旧。

师:你的朗读把自己投入进去了,能够用上面这样的句式来问候一下老桥吗?

生1: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桥,你在涧水上弓着腰,是让我从你背上踏过吗?

师:能够活用文中句子来说话,还可以怎样向老桥打招呼吗?

生2:你好,德高望重的老桥,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

师:谁能跳出课文的表达,多一点自己的创作?

生3:你好,德高望重的老桥,谢谢你让我在你的腰上俯身凝望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六、展开想象,仿写创作

师:其实,除了文中写到的这些朋友,作者在山中还拜访了很多很多朋友。(在“你好!(山中)的朋友”后板书“……”)同学们,展开你的想象,打开你的思路,想想作者还可能会拜访到哪些朋友呢?

生1:你好,活泼的小鹿,你在草地上欢快地跳来跳去,是要我和你一起玩耍吗?

师:多有意思的表达呀!我们把掌声送给她。

生2:你好,自由的小鸟,你在空中无忧无虑地飞着,是要我跟你歌一起飞翔吗?(掌声)

师:多美的画面呀!

生3: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是要我和你一起翩翩起舞吗?(掌声)

师:多美好的一种境界呀!还有吗?(全班静下来,再没人举手)

师(环视了一周,停了一下):同学们,或许当我们静下来想一想,从我们的笔端可能会流淌出更多优美的文字。下面,请同学们用我们这样的句式,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朋友,在课文的空白处写一写吧。

(生堂上写话,时间5分钟。师巡堂指导,提示学生:灵感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写几句;可以仿照课文的写法,把自己独特的感受给写进去,还可以用上一些修辞手法进行诗意的表达。)

师:好,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文字?

生1:你好,威严的老鹰,你在空中自由地飞翔,是邀我跟你一起遨游吗?

师:想象多么丰富。

生2:你好,呼来呼去的风,你激动得呼呼响,是要告诉我你多年的见闻吗?(掌声)

生3:你好,欢快的小鱼,你在溪流中嬉戏玩耍,是邀我一起在溪流中畅游吗?

生4:你好,可爱的小树,你在山间动来动去,是邀我欣赏山中的美景吗?

师:山中的一草一木在你笔下都动起来,有感情了。

生5:你好,美丽的落叶,你在风中翩翩起舞,你是想我与你一起舞蹈吗?

师:多唯美的画面呀!

生6:你好,清凉的山风,你调皮地扇过我的发梢,是要我与你一起玩耍吗?

师:“调皮”这个词用得多有意思。

生7:你好,飞奔的骏马,你是在向我发来比赛的挑战书吗?(鼓掌)

师:你把自己当成骏马的好朋友了。

生8:你好,轻盈的蒲公英,你在微风中飞翔着与我挥手,是在邀我与你一起远游吗?(鼓掌)

生9:你好,青青的小草,看你从土里探出头来,是想看看我的样子吗?

师:你的用词多生动,多有诗意呀!

生10:你好,德高望重的古桥,你为什么要弓着腰呢?是要我在桥上俯身凝望着那人影吗?

师:这次你终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了。(笑声)

生11:老师,我可以重复刚才说过的吗?

师(笑):可以,说吧!

生11:你好,可爱的鸭子,你在河里自由自在游泳,是要我跟你一起嬉戏吗?你好,顽皮的小猴,你在树上荡来荡去,是要我和你一起荡秋千吗?你好,可爱的小鸟,你无忧无虑地飞着,是要我和你一起遨翔吗?

师:看来你太谦虚了。这哪是在重复呢,分明就是再创作嘛!(掌声,下课铃声响)

师:同学们写的诗句实在太多太美了。时间关系,我们就先交流到这里。(指板书)同学们,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情有义的。当我们把自己对大自然独特的感受,用诗意的表达倾注于笔端的时候,能够写出像作者一样优美的散文来。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猜你喜欢
云雀古桥溪流
溪流
云雀叫了一整天
溪流到了大海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灵感的云雀
担当
金元明时期北京地区古桥研究概述
云雀
探访古桥
一半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