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理念先进、专业素养突出、勇于创新的基础教育领军人才队伍,是适应和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之举。近年来,广东省教育厅通过整体规划,战略布局,推进实施了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等重大举措,着力打造、升级“强师工程”,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基础教育高端人才的“孵化基地”
6月15日上午,省教育厅召开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首批名教师、名校长培养项目总结会。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出席会议,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三家培养机构汇报了培养情况,各项目培养对象代表分享心得、体会和收获。会上还向首批名教师、名校长培养对象颁发结业证书,向优秀培养对象颁发了优秀学员证书。
自2012年10月启动以来,“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坚持系统设计、高端培养、创新模式、整体推进,先后遴选了两批共506名培养对象进行培养。其中,第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培养项目已结束,共有249名培养对象顺利结业。首批“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教育理念先进,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极为突出的名教师、名校长。总结会上公布的一个个数据,充分体现了“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卓越的高端人才“孵化”效能。
丰硕的教研成果。在培养期间,培养对象共获国家教学成果奖20项;主持市级以上课题582项;公开发表论文1191篇(核心期刊204篇),正式出版专著158部。
广泛的社会声誉。在培养期间,培养对象共获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荣誉称号1207项,所在学校(单位)获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管理部门授予的先进单位称号共525项。
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培养期间,培养对象共开展公开课、示范课、同课异构958次,县级以上学术报告、专题讲座2240场,培养指导青年教师5870名,200多名培养对象成为县级以上校长、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有力地促进了各地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卓著的社会影响。培养对象在培养期间共发表博文1.7万篇,总点击率超过百万次。各级各类媒体对培养对象累计宣传报道1994次。一大批培养对象被评为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与此同时,各市县教育部门积极开展本地区的名教师、名校长等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项目,通过省、市、县各级共同努力,全省基础教育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形成,规模明显壮大,结构不断优化。
在总结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充分肯定了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项目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名教师、名校长和教育家培养体系,健全分级培养体系、逐级遴选机制,形成省、市、县三级培养梯队,并通过领军人才的示范引领,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各培养机构要继续跟踪指导培养对象,继续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资源支持和平台支持,各级教育部门要继续为培养对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工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并给予平台、条件、经费支持;培养对象要以结业为新的起点,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跟踪探索国际国内教育发展前沿,努力提升自身专业能力。
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筹划
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建设是为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战略布局。“发展中心”以师范院校(包括以师范教育为主的院校)为依托,以中小学教师、校长(园长)专业标准为主要依据,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整合高等学校、地方政府、地方中小学校在内的教师教育资源,形成了师范院校与各地有效联动、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有机衔接的教师发展新体系,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6月15日至17日,为全面了解、推进“发展中心”的建设,省教育厅在肇庆学院召开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全省各“发展中心”所在院校相关负责人以及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教育局负责人参加会议。此次调研推进会行程满满,王斌伟一行考察了肇庆学院“发展中心”的建设情况,前往肇庆市怀集、封开县观摩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召开了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座谈会、总结会。
肇庆学院“发展中心”作为一个集中小学教师培训、师范生训练、高校教师发展、教学理论研究、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教师发展综合平台,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专用培训楼,分设有师德与传统文化实训室、远程教学交互中心、信息能力提升实训室、人文讲坛、个体心理辅导室、团体心理辅导室、名师工作室等32个功能室及板书长廊,分别代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技能、教学能力、教育能力、教研能力与创新发展能力五个平台。中心装备有远程学习平台和远程培训管理平台,保证广大中小学教师线上、线下学习的灵活转换与选择。
依托“发展中心”的辐射功能,肇庆学院建立起了三方联动协同机制,即以肇庆学院主导,以地方政府为组织保障,以乡镇中小学为基地和支点,强化资源整合,先后与怀集、封开、广宁三个县人民政府,以及县辖的乡镇中小学之间,围绕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教育研究等方面的共同目标达成合作机制,建起三个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肇庆学院构建三方联动协同机制,致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培养乡村卓越教师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与会代表们的高度肯定。
在6月17日上午的交流会上,各“发展中心”建设单位和教育局代表就“高校如何主动适应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这一问题展开交流。与会代表热情参与,各抒己见,分享经验,全方位、多视角对“发展中心”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不足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会的教育局代表都对“发展中心”的建设翘首以待,其中,中山市教育局代表左海燕在会场就向肇庆学院校长和飞表达了深入合作的意向。
在总结推进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斌伟充分肯定肇庆学院在培养乡村卓越教师、服务山区基础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肇庆学院“发展中心”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标志着该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更上一个台阶,具有示范性作用。王斌伟强调,“十三五”时期,广东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教育现代化,但当前教师队伍的状况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发展中心”建设作为“强师工程”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各“发展中心”建设项目负责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推进“发展中心”建设,进一步明确“发展中心”的职能与定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资源整合和资源体系建设,同时要加强合作,建立健全“校地联动”“校校合作”等工作机制。
(本文部分图片由肇庆学院提供)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