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姗
如何让教育回归生命,让课程成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课程?五一小学的经验是:把课程分为道德与修养、语言与人文、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基础和拓展两类课程,并自主开发五大类融合性课程,整体构建“幸福素养”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国家课程)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拓展课程重视课程的二度开发与设计,增强学校课程结构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融合课程力求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实现学科课程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同时,课程体系内包含丰富的选修课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关注“人”的发展,并把这作为课程建设的原点。学生的特性决定着我们课程的特性: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独特个性、不断发展的完整的人。因此,课程就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个性成长、多元发展的完整课程。一句话,课程是“人”的课程,是活生生的课程。课程只有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只有以“育全人”为目标,才能使教育真的回归生命,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基于这一认识,2011年我们紧紧围绕“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一办学理念,以“培养幸福的学习者”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以培养“独立行走的学习者、个性发展的学习者、知行合一的学习者”为目标,构建五一小学“幸福素养课程”体系,把课程分为道德与修养、语言与人文、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五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基础和拓展两类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还打破学科与学科之间、课内与课外之间、校内与校外之间的壁垒,自主开发了各类融合性课程。至此,学校形成了基础、拓展和融合三类课程,并让三类课程都进课表,分类推进,共同指向培养“幸福的学习者”这一课程目标。
三类课程的开发为学校课程建设找到了新的生长点:一个能拓宽学生视野与思维的突破点、一个能使不同学科有机整合的切入点。在实施中,我们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逐渐形成“分类推进 学科融通”的格局。
做“实”基础课程——培养独立行走的学习者
基础课程虽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但还应和学校的育人目标紧密结合。五一小学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特点,开展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制定培养目标;纵横打通教材、学科知识点,重新整体布局教材;结合学科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新课型等。
基础课程是由国家统一开发和管理的课程,它体现国家的意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负责“教”就行了,还要思考如何将国家课程的实施与我们的育人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我们不断追问自己,什么是对学生一生最有价值的?什么是学生们离开学校时能够带得走的东西?走出学校,学生们能否自如应对开放、多元、信息化、终身学习的社会大环境?基于这样的思考,在基础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强化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能够独立行走的学习者。
我们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特点,大胆开展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制订《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从倾听表达、质疑解惑、合作探究等方面明确标准,引领各学科站在全局的角度统观教材,梳理教材的结构脉络,明确各年级、各知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教材、学科知识点纵横打通,形成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保障。在培养目标的引领下,各学科尝试打破一成不变的教学顺序,转而对整体教材进行重新布局、调整。
语文学科尝试探索单元教学模式,推出“预读”“导读”“自读”新课型,让学生得思于预读、得法于导读、得益于自读,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学习、实践的过程。数学学科对一至六年级全套教材内容进行整体把握与深入分析,推出“核心导学”“自学互学”“主题研学”三学课型,聚焦对“学”的关注,让学生在探究中提升、在分享中深化、在活动中发展,引导学生在丰富、深入的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深化认知,不断提升数学素养及综合素养。英语学科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强调学以致用。科学学科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为手段。品生(社)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体育学科重视课堂练习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参与训练中提高身体素质。
无论是语文学科的“读”、数学学科的“学”、英语学科的“用”、科学学科的“思”、品生(社)学科的“做”,还是体育学科的“练”,都指向“学习方式的变革”,共同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自主学习的转化。
做“精”拓展课程——培养个性发展的学习者
五一小学为增强学校课程结构对学生发展特长的适应性,对课程进行二度开发与设计。拓展课程着重加强课内外的整合、融通,内容包括:1.必修课程,有传统文化和实践创新两大类;2.选修课程,有道德、健康、人文、科学、艺术五大类。选修与必修相结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具体的、特殊的,因此,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始终引导教师探寻学科规律,重视课程的二度开发与设计,加强课内外的整合、融通,以增强学校课程结构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让课程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1.拓展性必修课程
在必修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西方文化日益渗入的今天,传承民族文化精髓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承担的责任,民族文化才是我们发展的“根本”。与此同时,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引起了我们的思索。正是从这一思考出发,我们开发了传统文化和实践创新两类拓展性必修课程。传统文化类主要包括国学养正、翰墨飘香、中华武术、畅游水墨,实践创新类主要包括灵动数学、无线解码、创意编程、趣味建筑。两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强化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从而实现“一点两线、守正出新”的课程特色。
我们的音美整合课将著名古曲欣赏《渔舟唱晚》与拓展课程《畅游水墨》相结合,不仅体现了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突出了我们对艺术教育的理解与实践探索。数学空间的《汉诺塔》属于“灵动数学”课程,这一课程致力于激发学习兴趣、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培养乐于合作、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五一学子。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板块:灵动思维、灵动游戏、灵动阅读、灵动探究,覆盖一至六年级。现在这套校本教材已经正式出版发行。
2.拓展性选修课程
在校本选修课程方面,学校围绕“五种幸福素养”的培养目标,开发了道德、健康、人文、科学、艺术五大类拓展性选修课程。人文类课程围绕多元文化理解开展,课程的实施寓教于乐、寓情于理,中华文化与中华精神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扬,多元理解在这里形成;科学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尊重规律、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为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艺术类课程通过呈现多元、综合、富有美感的民族艺术盛宴,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美的追求……每逢上选修课的时候,校园就成为了“课程自选市场”,4000多名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参加。多彩的选修课程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做“活”融合课程——培养知行合一的学习者
为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让学生学会把在学科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实现学科课程达不到的效果,五一小学构建了以“学科实践”为中心的融合性课程,具体包括“学科整合”“主题研究”“戏剧表演”“活动策划”“创意实践”五大类课程。
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说,读了很多诗篇,如果把政务交给他,而他不能通达,派他到国外办事,又不能专对,倘若这样,读诗再多,又有何用?显然,孔子强调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性。可以说,这正是我们建立融合性课程的初衷。
不同类型课程对于学生发展具有不同的价值。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传递和发展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融合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从学校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来看,保持学科课程优势的同时,通过融合课程来实现学科课程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这既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难点。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以“学科实践”为中心,自主开发了“学科整合”“主题研究”“戏剧表演”“活动策划”“创意实践”五大融合课程,以体验带动感知,以行动促进思考,让学生行中求知,知行合一。
学科整合课程。即“幸福起航”课程。该课程在低年级开设,以杜威“活动课程理论”为指导,借鉴PYP等国际课程模式,包含了兴趣、习惯、能力三大发展要素,涉及语、数、科、音、体、美六大学科内容,开展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三大跨学科主题活动。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开设学科课程,下午开设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每月一个大主题,围绕主题设计社交、艺术、科技、阅读四类学习活动。主题来自于学科,活动侧重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力图让学生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对同一主题或内容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主题研究课程。学生围绕同一主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条件自主选取不同的研究课题,在开放的情境中,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综合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自主地开展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每个小组每学期完成人文类和科技类两项主题的研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研究计划,搜集、整理、分析信息,逐步汇总完善小组研究报告。我们还借鉴美国STEM教育理念及相关教材的设计形式,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进行整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开设STEM课程,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规律,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高能力。学生们的研究看起来虽显稚嫩,但是我们坚信,探索是对真理的追求,价值就存在于追求的过程之中!
戏剧表演课程。该课程为学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天地,师生共同阅读书目、创编剧本、制作道具、排演剧目。“书雅社”“启梦社”“小雨滴社”等戏剧社团为有特长的学生们搭建了更大的展示舞台。几年来,学生们先后编排了大型话剧、课本剧、雕塑剧、儿童剧等各类剧目。在了解戏剧知识、感受戏剧魅力的同时,学生们的表达欲望被激活,合作能力在增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让儿童参加戏剧表演,不是要培养文艺爱好者,而是要赋予孩子们一种社会技能。”
活动策划课程。以培养策划能力为重点,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班级活动的策划与实施,提高学生统筹能力及领导力。《过新年》《情满中秋》《学校的生日》等一份份策划书,彰显的不只是学生们的智慧,更融入了他们对学校浓浓的爱。
创意实践课程。以创意设计、创意制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学生们制作吉祥物、设计篮球嘉年华海报、创编班歌、创作巨幅剪纸名章等一个个新奇的小创意,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此外,我们还在六年级开设“幸福明天”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它包含中小衔接课程、游历课程、典礼仪式课程三大板块。毕业课程让学生们经历了一段不一样的学习旅程,不仅让他们顺利度过了小升初的浮躁期,更学会了感恩与担当。我们希望,我们的教育像那涓涓流水,无论学生离开母校多久,走了多远,都会在学生心头流淌,滋养他们。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今天,我们已然选择了给孩子一种幸福的教育,幸福已在这里起航。明天,这里必将是春花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