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泰国文化特点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选取标准

2016-05-14 20:07贺婷
亚太教育 2016年7期

贺婷

摘要:著名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曾说“没有语法可以说部分语言,而没有词汇不能说任何语言。”由此足以认识到词汇学习的重要性。陆俭明先生也指出:“对外汉语教材应采用使用频率高、具有普遍功能,有学习者母语特色的词语。词语的选择应始终围绕学习者的需求来进行。”[1]对词汇教学的研究有很多,而语言是现实的反映,在跨文化的非目的语环境下,选取与当地生活和文化紧密相关的词汇更利于学生识记和应用。

关键词:泰国文化;汉语词汇;选取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3-0078-01

前言 自2004年以来泰国的“汉语学习热”持续升温,但其也存在很多问题。学科定位不明确、缺乏统一教材、没有明确教学大纲、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不足、汉语水平停滞于初级阶段等。泰国学生与中国学生不同,他们思维开阔、擅于表现、喜动厌静。本文针对以上汉语教学问题和泰国学生特点,基于泰国文化特点,以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选取标准做一论述,也可称为泰国汉语老师自编教材初任汉语教育的参考。

一、泰国文化特点

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指人们从出生开始就与强大而具有凝聚力的内部集团结合在一起。这种内部集团又为这些忠诚的成员提供终生的保护。[2]虽然亚洲国家绝大部分都遵从集体主义价值观,但各个国家就集体主义的表现形式和程度而言有很大差异。泰国较中国而言,有更强的集体主义观念。从生活方面来看,泰国人很少单独行动,吃饭、旅行、工作等都以集体活动为主。在课堂上,学生喜欢集体回答问题,团队完成任务、不擅长单位发表意见等,这些都是集体主义的体现。

2、多时制时间观念。亚洲国家多是圆形时间意识,认为时间可以循环,可以重复[3]。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时间周而复始,没有尽头。圆形时间意识下的民族存在,时间观念不强,计划性差,不重视长远规划。这些特点在泰国人身上表现犹为明显。根据美国人类学家霍尔区分的时间观念,认为亚洲属于“多向计时制”,强调时间使用的灵活性和人情味。[4]即同一时间可以处理多项事务,时间是用来使用完成事情的,日程安排并不重要。此特点在泰国也尤其明显。因为处于热带的泰国一年四季外界景致和人体感受相同,外界时间参照物不明显,这导致泰国人形成时间观念差、做事散懒、没有规划等特点。

3、颜色标记性。泰国是颜色标记性极强的国家。一切事物都以颜色为标志来区分。每天对衣服颜色都有不同要求,列如不同节日要穿不同颜色来庆祝,公交颜色不同代表不同路线,医院内颜色挂号代表不同的科室等。究其原因,其一在于泰国人的集体意识。颜色一致是集体一致性的外在表现,不遵守规定的颜色暗示自身不属于与集体的一分钟,就会被孤立。其二在用明显的颜色标记不明显的时间。泰国每日每年景致相同,需要用外显的颜色来区分隐性的时间;其三在于泰国本身是个爱美的民族,五颜六色的衣服配合着泰国的美景易吸引眼球,赢得他人赞美。

二、汉语词汇教学选取标准

1、团结、分享类词语。泰国人喜欢热爱团结。围在一起分享食物、一起做饭、一起出游、等都是经常出现的场景。因此像“一起吃吧”“一起去”“一起玩”“一起来”这样的短语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率高,应该优先学习。除了相关词汇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巧妙利用学生喜欢团结合作这一特点,多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如小组对话、小组内互助学习、小组表演等。

2、与生活节奏相关类词语。泰国人总认为时间是充裕的,因此养成了不紧不慢,悠闲悠哉做事的习惯。所以像“不着急”“慢慢来”“等一等”经常挂在嘴边。正因为节奏慢,现实中也经常出现催促的话语如“快来!”“快走”“不用等了”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教学词汇优先学习。在汉语教学中,教师教学也应该符合泰国学生的学习节奏,不紧不慢,松弛有度,争取使大多数学生都能熟练掌握。

3、颜色词。在泰国,颜色词的使用频率极高,不懂得颜色的使用规则在泰国可谓是举步维艰。颜色在泰国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把颜色词的学习放在重要地位。这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机会很多,教师通过教授汉语颜色词学会泰语颜色词,也便于在泰国开展工作和生活。在教学教具的设计上,也要以色彩艳丽的教具为主,这样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

4、赞美类词语。泰国人无论男女都喜欢漂亮。出门前常化妆,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选美活动。泰国人还非常喜欢被人夸奖外表。像赞美长相和着装的“漂亮”“可爱”“非常好”,赞美食物的“好吃”还有相关提问会经常挂在嘴边。这些词的使用频率相当高。“美”在泰国人眼中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指标。所以和赞美相关的词汇应该首先学习,这样教学过程自始至终都可以用目的语夸奖和鼓励学生。同时也提醒教师在课上要多以夸奖鼓励式的语言激发学生启动内在努力机制。教师得体的着装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同样会给学生传递一个积极信号。

5、活动类词语。泰国人能歌善舞,热爱运动。下午四点之后几乎都是运动娱乐的时间。所以询问爱好和讨论爱好是泰国人经常谈论的话题。所以像“跳舞”“唱歌”“跑步”“踢足球”等词汇短语也是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适时穿插一些活动类比赛环节,让学生们动起来,能激发其积极性,使教学内容印象深刻。

因此基于泰国人集体主义、圆形时间观念和颜色标志性的文化价值取向,笔者提出以团结、分享类词语,与生活节奏相关的词,颜色词和活动体育类词为教学重点,以期为初任泰国汉语教师提供教学方向。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陆俭明.关于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研究之管见[J].语言文字应用,1999(4).

[2]G.Hofstede&G.J.Hofstede.文化与组织:心理软件的力量[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07.

[3]黎琤.从跨文化交际看中泰民族时间观念的异同[J].法制与经济:2012,(305).

[4]刘喜芳.从跨文化交际看中西方时间观差异[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