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艳丽
摘 要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电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便于实践中把握,充分发挥电化教学的作用,顺利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目标。
关键词 电化教学;初中语文;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7-0138-02
目前,大部分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知识兴趣并不高,认为学习语文是一件苦差事,甚至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语文没有必要,可见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不端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很大的影响。电化教学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教师素养,使教师贯彻“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多重感观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电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 视听结合,增强感知效果
从某种程度来讲,人类对外界信息源发出信息的接收效果取决于人脑对于信息的识别能力和信号传播的强弱。假如信号非常有意义,且较为新颖,必定能够给接受者带来较为强烈的刺激,能够加深留在接受者大脑中的印象。初中阶段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较为有限,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电化手段,将枯燥的语文符号、抽象的语文内涵用鲜明的视听手段呈现于学生面前,赋予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文本内容的印象,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感知度[1]。另外,色彩鲜明、形象逼真的画面能够拓展语文教学的信息通道,刺激学生的感官,无形中降低学生学习课文的难度,使学生较易进入课文内容之中,从而准确、快速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且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因为知识和信息是学生通过自身感知获得的。
2 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投入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本都具有代表性,且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特有的创造背景,每个文本的作者都有自己要表述的思想。因此,在日常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要孤立地讲解语文教材文本,而是要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将背景资料以及文本作者的资料展现于学生面前,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使整个课堂教学犹如一颗有干有枝有叶的大树,便于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理解本文的内涵,与文本作者的精神进行交流。将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到语文课堂上,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扩大课堂知识量,还能够完成枯燥乏味的课堂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课堂,为学生营造学习氛围,增强课堂感染力,使学生的印象和体会更加深刻。运用电化教学手段不要过分追求刺激,而是要根据课堂教学需求,引入大量真实、形象具体的资料,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引导学生知识的理解与内化。
3 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电化教学的感染力非常强,且能够将抽象、枯燥的内容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得当,有助于提高课堂45分钟宝贵时间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假如教师不结合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况,盲目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将会造成课堂氛围充满生机,而学生毫无收获或者收获甚微,甚至还有部分学生根本抓不住学习的重点,把课堂45分钟的宝贵时间白白浪费。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语文教材,深入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同时要整合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教学资料,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生动、形象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形象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带给自己的喜悦,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电化教学能够放飞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促使语文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学生完成记忆。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电化教学,能够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有助于提高语文知识的传播速度,使学生更快速地接触到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速度。另外,通过电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从某种程度来讲,效率问题就是速度问题,但是对于教学来讲,效率问题既要考虑速度,又要考虑学生的掌握情况。电化教学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主动探究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4 拓展空间,扩大教学容量
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语文课本施教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外阅读,补充学生的知识漏洞,同时还能够为课堂教学拓展空间,扩大教学的容量。现代电教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且都取得一定的成果。将电教手段应用于语文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使学生认识到课外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各式各样多媒体技术,获取学习的相关知识资料,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2]。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课堂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完善。
与理科知识相比较,语文知识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且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电教手段运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教学相关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改变了单纯文字形式呈现于学生面前的现象。通过电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更快、更准确、更大容量、更牢固地接受语文知识的信息,同时还能够加深语文知识信息留于学生大脑中的印象,使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3]。
知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要想学好语文知识,就要建立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知识体系。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知识体系,促使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得到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和健康的心理意识。电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展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是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要抓住其特点,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内心需求,精心地创设,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陈海霞,唐正美,夏德好.巧用多媒体,轻松“读”、“说”、“写”:浅析电教媒体在初中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3(23):63-65.
[2]陈荣.浅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45.
[3]王慧英.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