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7-0139-02
地方高校转型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大学毕业生就业之需,目的是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师资队伍是关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认为,只有提高教师队伍质量、推进教学改革,高校才能追赶、适应、引领产业发展。这就要求高校育工作者加快内涵建设,按照学生工作人员职业能力总体要求和导向,尽快向“双师双能型”转化。
一、适应转型改革新形势,加快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发展
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储备,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础。有研究者提出,辅导员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政治工作知识、教育与心理知识、广泛的社会文化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1]要向“双师双能型”转化,首先要提升包括专业、学习、实践、适应及创新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在云技术、大数据、慕课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和新模式的冲击下,更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性,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事务型向学习型转变,有利于加强职业认同和促进职业道德、素养和能力提升,提要学习能力,增添人格魅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提升理论思维、组织管理、调查分析、协调沟通、语言表达、心理教育、职业指导能、危机处理能力和就业创业指导能力等,促进人文精神的养成;三是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为先导,通过教育科研,发现问题,提出新观点,探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提高自身素质。
二、提供资源、营造民主宽松的科研环境,强化科研基础体系建设
1.提供科研导向,通过科研出效益、提质量。确定科研工作着眼点,从专题化、精细化发展趋势入手,建立符合精致化要求的、科学合理的引领和评估体系,促进学生工作人员科研能力与素质建设跨越式发展和教育发展改革的深层次推进,以实现“科研促教、科研育才、科研名师、科研兴校”的目标。
2.创新科研管理理念,促进科研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树立人本思想的理念,以个性与发展为根本,贯穿于科研管理全过程,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提升工程,提高科研兴趣、提升学术创新素养和能力。树立科学的理论研究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在教育管理中探索新知、充实新理论,实现从“用理论”到“出理论”的转变。
3.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实现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注重“过程管理”,管理过程由静态有序、自我封闭、等级严密,转变为动态平衡、开放互动与团队合作。在管理方式和手段上,注重非权力因素的柔性管理,重管更重理、既管且理,解决“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
4.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规范学术行为。把加强学术道德建设作为提高科学研究质量的重要保证,提升学术道德水准,鼓励学术创新,大力推进学术道德建设,积极营造自由健康的学术氛围。
三、构建团队协作模式,加强科研团队方向性建设,大力构建知识创新体系
坚持“突出特色、打造团队、重点跨越、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完善管理、科研一体化机制,围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逐步建成梯队合理、特色鲜明、队伍稳定、具有竞争优势的科研团队。
根据不同研究方向建立专项科研团队,学工人员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研究兴趣加入不同的团队。如: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研究团队,每个团队又可进一步细分研究方向,如学生事务管理研究团队可细分为奖助学金管理、危机预防与管理、网络学生工作等等。每个团队学术带头人为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学术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的学工干部和资深专职学工人员。
构建综合性、多元化、复合型科研团队。学生工作研究是具有集体性和开放性特点的社会化集体协作性活动,学生工作研究团队建设需要多种类、跨学科的合作创新。学术团队建设既要鼓励个体自由探索,又要强调因势利导,既要遵循个性发展规律,又要符合资源整合管理原则,不断完善合作与共赢制度,保障团队的稳定运行,促进团队运作模式的长足发展。
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三项工程,助力职业能力提升
1.职业认同度提升工程
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一项融个体性、复合性与发展性为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基于对自身核心价值、内在本质、发展方向的认识与把握。一是设定愿景,让学工人员发展有目标、有方向,激发工作热情,树立科学的理论研究意识,提高科研兴趣、创新素养和科研能力;二是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提升计划,引导学工人员结合专业背景和个体素质,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将个人前途与学工人员队伍建设的整体目标结合起来;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新形势、探索新知识、充实学生工作创新理论;四是通过加强队伍建设、制度构建、机制建设和开展活动,增强认同感,实现学工队伍科学、长远、协调发展。
2.科研项目驱动工程
鼓励撰写学术论文。研究、整理工作实践中的各类素材,总结新问题,运用已有的知识熟练地从事专业工作,探索新规律、新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总体框架、研究目标和基本内容等核心部分进行深入研究,促使学工人员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形成人人学理论、搞研究、促发展的良好风气。
开展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创新工作案例评选活动。贴近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从研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机制等方面创新,通过精品项目、创新工作案例的研究、推广和实施,激发工作生机与活力,在三育人方面取得成效。
进行学生工作调研。设定项目,以调研报告为抓手,深度了解学生实际,加强一线学生工作研究工作,对调研成果进行分析研判,形成调研成果,促进工作、提升水平。
3.专业素质拓展工程
采取国家、省、市、校四级培训,结合观摩学习、参观交流等形式开展素质拓展工作。加强学习培训,举办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主题辅导,如举办心理健康、学生危机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等专家讲座;采用调研、走访等形式,组织学工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或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等。
五、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平台支撑战略,构建多维保障体系
构建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形成多方互动、协调有序、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打通科研制度与管理制度、培训与奖励制度间的壁垒,构建和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能力管理和提升体系。
1.搭建学习提高平台,在工作中运用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
建立成长档案,规范科研制度,完善科研工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模式。
将学工人员培养培训纳入师资队伍培训计划,坚持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校本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坚持理论培训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理论提升与工作锻炼相结合。分批选派学工人员参加国内各级各类教育管理、思想政治、等专题培训以及心理咨询师、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培训。
举办“新上岗学工人员培训”、“学工人员学期专题培训”‘“学期学生工作专题研讨会”、“学年学生工作创新研讨会”等学习活动。建立网络数据库,建立学生工作研究网站、微信平台等,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大力推进科研资源共享。
2.搭建交流与沟通平台,促进互帮互学,推广成果
搭建好两个交流沟通平台,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协作研究。一是搭建校内沟通平台,提供增强了解、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舞台,以学工人员工作艺术交流会、工作沙龙、工作论坛以及工作坊、研究室等形式,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或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和交流;二是搭建校外平台,以组建学科性研究论坛和地域性研究论坛两种形式,逐步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研发基地创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性课题研究、学术研究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对外宣传和联络,结集出版学校教科研成果。
3.搭建“激励平台”,通过理论研究推动工作上水平
坚持人本思想,以个性与发展为根本,贯穿于科研管理全过程。明确各方在科研中的责权、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归属,实现开放共享、持续发展。设立专项资金,制定奖励办法,对在论文评选、课题研究、案例评选、社会调研等项目中表现突出、成绩明显的集体和个人,对参加各级科研活动的科研团队和个人给予奖励和扶持,带动更多的学工人员参与科研,推出更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成果。
成立科研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建立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制度,注重原始创新和科研实效性,形成以“创新质量和工作实效”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对科研工作和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和表彰,评选优秀成果,发挥其价值和典范作用。将科研成果纳入工作绩效的评定指标体系。同时,将科研与职称评定、评优、晋升挂钩,充分调动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搭建“传、帮、带”工作平台,促进和谐团队建设
实施“学工人员引领计划”,进行“一对一”指导。在配备学工人员时,年龄跨度相差大的学工人员结对,资深人员与新上岗人员结对,理论研究型与工作实践型结队,促使青年教师研究工作方法,积累经验,提高研究水平、工作能力和水平,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传、帮、带”工作机制。
学生工作人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主体,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必须要更新观念、乐于学习、专心工作、潜心研究,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能力,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参考文献
[1]王燕芳:《浅谈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年第2期。
作者简介:李昌永,男,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高级政工师、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