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位君子对另一位君子举起屠刀

2016-05-14 04:39李延军
领导文萃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士智伯赵襄子

李延军

公元前455年,在晋国爆发了一场史称“晋阳之役”的战争,赵襄子大军被以智伯为首的智、魏、韩三家联军,围困晋阳达三年之久。赵襄子最终通过其属下张盂淡用“唇亡齿寒”的道理,成功说服对方阵营中的韩康子,魏桓子倒戈加盟,结成赵、魏、韩三家新同盟,反戈一击,一举击败在晋国一权独大的智伯家族。

赢得晋阳大捷的赵襄子,灭了智氏满门,伙同韩、魏两家三分其地后,依然不解心头之恨,又把智伯的脑袋涂上名贵华丽的油漆,制成了一尊精致无比的酒壶。每天抱着智伯脑袋喝酒的襄子,这才满足了一个胜利者才有的几分惬意!

只顾惬意的襄子,无意中忽视了一个人的存在与感受,这个人叫豫让,是智伯的旧臣,当时为躲避赵氏追杀,已逃遁到山中避祸。听说赵襄子每天端着自己主公脑袋喝酒的消息后,豫让受到了极大刺激,惊呼:

“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道出了历代士人都铭刻在心的那句名言:士为知己者死!

一日,襄子内急,进了自家的厕所。只见一刑人模样的奴隶正在打扫厕所,他立即命人将其擒住,乃智氏亡臣豫让。

豫让是在听说“酒壶事件”噩耗后,迫不及待地出山。他不惜改名换姓,假扮成一名受过刑的奴隶,混进襄子府中,谋了份打扫厕所的差事,并身藏一把匕首,准备在襄子如厕时伺机杀了他,为智伯报仇。如今,机会终于来了,却功败垂成,他正准备引颈就戮之际,忽听襄子对其左右下了这样一道命令:

“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

襄子非但不杀豫让,且非常欣赏盛赞其义气,是天下之大贤人,竟然大度地理解并原谅了豫让刺杀自己的行为。又告诫自己以后小心躲着他就是了。居然让手下把豫让毫发未损地放走了!

豫让也毫不客气,看不出丝毫的愧疚与恐惧,居然昂首扬长而去,却并未就此罢手。他为再次接近赵襄子,汲取这次失手教训,不惜对自己的身体进行了一次残酷地摧残伪装,他先把自己的一副如剑双眉和缕缕美髯悉数刮尽,又在身上遍涂黑漆,不久便生出一身惨不忍睹的癞疮。自我摧残得面目全非、体无完肤的豫让,从此流浪街头,以乞讨为生,掩人耳目,时刻准备着伺机再对襄子下手。

又一次机会终于来了。豫让打探到襄子要到刚刚竣工的赤桥去视察工作,就提前埋伏在桥下,单等襄子到来,立即行事。 令人惊讶的是,英雄相惜,天感地应。不但襄子与豫让心有灵犀,连襄子坐下的战马也通灵性。襄子刚到桥边,他的马突然前蹄仰立,长啸嘶鸣,襄子立即意识到,豫让肯定又在此恭候他了。果不其然,襄子的左右当即搜出了如今已是遍身癞疮面目全非的豫让。

豫让煞费苦心策划的刺杀再次流产。已经放了豫让一马的襄子,看到自我摧残得惨不忍睹的豫让,还如此固执,更加迷惑不解,于是问豫让: “先生不也做过范氏和中行氏的臣子吗?智伯把他们杀了,您并没有为他们报仇,去杀智伯,反而委身效忠智伯,做了他的臣子;如今智伯死了,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杀我,替他报仇,岂不自相矛盾,太过分了吧?”

成竹在胸的豫让,给襄子讲了一番他心中深藏的道德伦理: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我做范氏、中行氏的臣子时,他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我也以普通人的情分报答他们;而智伯把我当做国士,所以我要以国士的身份和行动来报答他。这在豫让看来,顺理成章得再正常不过了。一代英主赵襄子听罢不禁喟然叹息,激动得满眼热泪,但还是于心不忍地对豫让说:

“先生呀,你为智伯尽忠,已仁至义尽,名满天下,而我对您一再宽恕,也该做到头了。先生是明白人,这次我再也不敢放走您了。”

豫让自然是个明白人,当即告诉襄子:“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次您刀下留人,“天下莫不称君之贤”如今我自然知道该伏罪受诛,但我两次行事败露,心有不甘,临死之前有个请求,请君脱下身上锦袍,让我狠狠砍上几剑,就权当为智伯报仇了,以了却今生这桩最大心愿。这样我死也无憾了!

末路英雄,忠臣义士,临终提出如此请求,体内同样流淌着英雄浩然气概的襄子,岂有不应之理!

穷途末路的豫让,双眼顿时有了光芒,其掌中利刃在襄子锦袍上如电光般掠过三道,似乎留下一个硕大无比的“士”字。回头拱手对着襄子仰天长啸:

“今天我终于可以到九泉之下去见我家主公啦!”

此声如黄钟大吕,余音未落,豫让已横剑自刎,英雄之躯轰然倒下。一位满腔热血的君子走了,赤桥旁为天下留下一个忠臣义士的标本。史书记载:“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其中自然包括襄子在内。

豫让和襄子共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最辉煌的时代,崇德尚义是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精神特质。如果没有这些英雄侠士,我们的历史不知会失去多少荡气回肠的风骨与色彩!

那个时代的中国人,人格健全,肉体内充盈的是光芒夺日的道德情操,而不是蝇营狗苟的欲望与莫名其妙的恐惧。那个时候人们的生存状态自在而鲜活,不自由,毋宁死。虽然死亡时刻在窥视着他们,但他们并不把死亡太当回事儿。他们珍视生命到了无视生命的境界——那是一种可以抛掷生命的生命意识。他们更看重的是生命的亮度、响声和色彩,而不是生命的长久。

那是一个重义轻利、道德旗帜高扬的时代,一个讲究诚、勇、信的时代。那个时代的人害怕无德与耻辱,就像现在人害怕贫穷和肮脏一样,他们对精神的追求与向往,远远超过对物质的欲望。那时候的人相当单纯而透明,或许现在人看来,他们呆头呆脑,固执迂腐,但他们身心健康,很少有莫名其妙的各种心理疾病缠身。他们在肉体负痛流血之时,心灵却像晴时一样爽朗,万里无云,血液中流淌的尽是昂扬的道德风骨。这类人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士。

(摘自《国学》)

猜你喜欢
国士智伯赵襄子
豫让的不为
士为知己者死
赵襄子学驾车
微表情里的大玄机
微表情里的大玄机
山东滨州市试题
词赞逆行者·采桑子
——国士
浣溪沙·赞逆行者
“假话国”
刺客豫让:士为知己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