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中的“侗”字是个多音字,在这里可不读“tōng”,而应读“dòng”。因为侗族在古代居住在一个名为“溪洞”(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经的聚居地)的地方,直到现在,当地仍有很多地名带“洞”字。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历史悠久,侗族也不例外,假如要追溯的话,可以到秦汉时代。在我们的邻国老挝还有一只侗族的分支—康族。他们是为了躲避战乱才举家躲进老挝深山中,从此在那里繁衍生息。在不断地发展中,侗族有了3个独一无二的宝贝:鼓楼、风雨桥以及侗族大歌。
侗族在建筑方面很擅长,不仅侗寨里有结构巧妙、形式多样的木楼,而且所有建筑都不使用铁钉,纯用杉木搭建而成,可谓别具匠心,极有民族特色呢!
鼓楼 是侗寨里标志性建筑,是侗族人民集会以及击鼓传信息的场所,每家的木楼都要以鼓楼为中心。它从远观像一座宝塔,近看是多角形状的宫殿结构,楼底是方正的四方形。另外,与汉族喜欢双数不同,侗族先祖喜欢单数,认为它们才是吉利数字,所以,所有的鼓楼都是单数,如9、11、13、15、17等。这和西方也不同,在西方13可不是个吉利数字哦!
风雨桥 也是不用铁钉相接而成的木质结构,由桥、塔、亭三部分组成,既可通行,又可供人躲避风雨。这其中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相传,侗族有一对恩爱的夫妻,有一天他们出门劳作,经过一座木桥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妻子不见了。原来妻子被河湾处的螃蟹精抓走了,丈夫在桥上十分焦急。这时,电闪雷鸣,天空中出现了一只威风凛凛的花龙,猛地向河湾处冲去。等风平浪静后,河的对岸传来了妻子的呼唤声,原来是这只花龙救了她。为了纪念这条勇敢的花龙,侗族人们在桥的柱子上雕刻着各种各样的龙的图案,所以,风雨桥又叫花桥。
被誉为“民歌之乡”的侗族,有个“独门绝技”,那就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音乐——侗族大歌。它采取的是“众低独高”形式,由高音部担任领唱的角色。不过,这个高音可不是一般人都能担任的,只能是歌师或被公认为有副好歌喉、超强素养和应变能力的老歌手哦。不过,它也有童声大歌,可想而知,侗族人从小就有一副好嗓子。
侗族人民爱唱歌,在当地流传着“饭养身,歌养心”这么一句话,他们把“歌”看成与粮食同等重要的事。他们还认为歌就是知识,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最有文化。看来,在侗族生活,会唱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呢。
侗族大歌不仅在山寨间唱一唱,而且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了。早在1986的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侗族大歌一经亮相,技惊四座,得到相当高的评价;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你如果有机会去侗寨旅游,一定别忘了欣赏一次侗族大歌哦,场面是相当的震撼呢!
侗族服饰有南侗北侗之分,特别以女子服饰显著。南侗大致是指广西一代说着南方方言的侗族人。她们善刺绣,穿无领大襟衣,领口、袖口处都绣有精美的花纹,并且喜欢戴银饰,头饰有盘龙舞凤的银冠,脖子上有多层银项圈,还有银耳环、银手环、银腰环。而北侗是居住在长江一代的侗族人,她们穿大领对襟式,胸前有绣花围兜,头饰多为鲜花、木梳或者银钗,腰前会扎着一条天蓝色围兜。从衣着上,是不是很好分辨呢?但侗族男子区别不大,一般都是用青布包头,穿宽腿裤。
侗笛 侗族特色的吹口气鸣乐器。和平时我们看到的笛子不同,它不仅有单管的,还有双管的,真可谓“双管齐下”。双管侗笛是将两只声调相同的单管侗笛捆绑在一起,左边为主管,右边辅助管,扩大了笛子的音域,发出的声音更加丰富。它既可独奏,又可伴奏,是乐队不可缺少的重要乐器。
侗族人在制作侗笛时十分重视材质的选择,必须用8月砍下的黄枯竹或紫竹,所选用的竹身也得是长短粗细一致。这样的材质使得侗笛不仅有笛子的清脆,还有萧的深沉,吹奏时,仿佛人在山野间被缓缓的清风拂过,极有民间田园特色。
与其他乐器不同,演奏侗笛的时间,热爱歌唱的侗族人也会有选择,一般会在晚上。每当夜晚来临,侗笛高手们会堵住一侧鼻孔,而用另一侧鼻孔吹奏,然后嘴边轻轻哼着情歌小调。路过他们身边时,可以听到风趣别致的自吹自唱,会忍不住为他们上扬嘴角呢。
它是侗族人民最喜欢的一种拨弹乐器,基本上人人会弹,个个会唱琵琶歌。侗族琵琶在各地区的大小不一,通常可分为大、中、小3种。大琵琶称为“比巴劳”,小的被称为“比巴拉”,其实它们就是体型的大小不同,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大琵琶音色柔和、低沉,中琵琶音色明亮、甜美,小琵琶音色清脆、悦耳。侗族琵琶会用一整块木料制作而成,一般多使用一种名为“香秀雪(当地特产的硬杂木)”的木材。大琵琶大概就85厘米左右,小琵琶小很多,只有65厘米,共鸣箱都以长方形、桃形为主,且分声音圆润的三根弦和浑厚的四根弦两种,多用来伴奏。平日里,侗族老人们,忙完农事后,就会召集一家人,一起边弹边唱,热闹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