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权
【关键词】 数学;学困生;观念;兴趣;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7—0038—01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促成发展的多样性,但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诸多因素造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重重障碍,面对学困生,教师应该如何分析原因,拿出有针对性的策略,实现学困生转化是一个严峻的课题。
一、学困生成因分析
1. 家庭因素。在广大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一般都不高,不能对子女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辅导。另外,农村学校学生家长常年忙于农事,不能主动与学校教师沟通学生在校学习情况,造成了家庭教育的严重不足。
2. 学校因素。当今社会,存在许多不正之风,也影响着培养人的教育行业。
3. 自身因素。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一些学生没有打好基础,随着知识难度的增加,对学习数学更有一种恐惧感,最终自暴自弃,放弃学习。
二、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很多教师一谈到学困生,总是习惯于从学生身上找原因,而忽视了教师自身的问题。事实上,教师要想转化学困生,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一名数学教师来讲,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分层次教学,心系学困生,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处境,关注学困生。
同时,教师要有公平的师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个体,无论在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习成绩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师不能因为这些差异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对于学困生,教师首先应该主动亲近他们,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尤其是留守儿童,要让他们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可以号召班级的同学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班集体的关爱与温暖,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在他们身上往往根深蒂固。对他们的转化不要寄希望于一时,要做好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要拿出足够的耐心应对学困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勇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各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还要善于因材施教,实施差异教学和差异评价,充分照顾“弱势群体”。
2.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话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如果学困生对哪个教师有好感,就会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肯下大力气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就会提高。在课堂上,教师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丝赞赏的微笑,都会使学困生产生愉悦亲和的感觉,使每一个学困生的心境都处于最佳状态。
课堂形式要做到多样化。学生出于天性往往不是贪玩就是好动,再加上有些数学知识是枯燥乏味的,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更何况是上课听不懂的学困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改变传统课堂中单调呆板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要转化数学学困生,还必须从培养学困生的学习习惯抓起。要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课前预习,对预习中不明白的知识做好标记,找出不明白的原因。要培养认真听课的习惯。对于大多数学困生来说,上课的通病就是不能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要给学困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要培养及时复习的习惯。学困生对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如果不及时进行复习,很容易造成知识的遗忘。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困生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回顾概念。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教师可以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既符合学困生的状况又满足了其他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组成帮扶小组,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和学困生一起做作业,在督促的同时又能帮助学困生解决作业中遇到的困难。
4.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长在学困生的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开家长会或者进行家访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使家长明确自己的责任,注意教育的方式。尽量对孩子做到理解、宽容,严而得当,严而有理,多与孩子谈心,消除孩子对家长的隔膜,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教育教学中,学困生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是长期的也是艰巨的,只有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把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做细致,做深入,用新举措新方法教育学困生,就能使他们喜欢数学,学懂数学,真正达到数学教育的目标。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