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政治的主要内涵从统治者或者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从善、压迫、剥削、服从、权力的争斗、利益的聚合等角度谈论政治。而现代政治主要是以公平正义为基石,以协商为手段,以消除社会对人的“异化”为核心,以达到人民的满意为宗旨的活动过程。
关键词:政治;公平正义;协商;异化;满意
中图分类号:D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7-0064-02
传统政治主要从“权力”“阶级斗争”和“利益”[1]的角度来探讨政治的含义,在传统政治中,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把社会中的人分成各个政治阶层来探讨社会的有序运行,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探讨了城邦政治学即从公民皆政治的角度分析最高善的行为;马基雅弗利的《君主论》从国王对臣民统治的种种艺术手段谈论政治统治的稳定性。这些都是从传统的政治角度来挖掘政治的意义。但是,传统政治中的以权力、压迫、服从、控制、对抗、冲突等为核心的政治元素逐渐淡出现代政治的内涵范畴。政治趋向的单一模式正在走向多维结构,传统的控制、服从让位于协商和服务。
现代政治主要是在满足人的权益基础上的权威性资源和价值的分配过程,以公平正义为基石,以协商、选举、规则等程序化的手段满足人的利益诉求,最终消除社会对人的“异化”和满足人民的合理合法的愿望。现代政治体的内涵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公平正义是现代政治的基石
正义一开始是作为道德判断出现的,在权利概念没有出现的社会场景中,权利往往以“应得的利益”或“正当的利益”[2]136的形式出现。但是自从以权利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制度形成后,关于国家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判断和关于个人行为的价值判断就断裂了。如何建立一个良俗的社会和正义的社会就成为了政治的重要话语和议题。正义一直是政治思想的主要概念。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起,良好的社会被称为“正义的社会”,政治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谁应该得到什么”,现代正义俨然成为评价社会是否公正的重要尺度。
正义观念存在于所有的社会观念之中,群居生活、共同体生活就有正义的观念。在古希腊的众神世界中,有一位掌管正义之神叫狄凯,狄凯的形象是手持标尺来判断和衡量事物是否合适、公平。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这样指出:“动物界盛行弱肉强食的准则,但是在人类内部却必须实行正义,因为这是宙斯送给人类最好的礼物”[3]9。宙斯即万能的世界主宰,会“轻易地使人成为强有力者,也能轻易地压抑强有力者。他能轻易地压低高傲者、抬高微贱者,也能轻易地变曲为直,打倒高傲者”[4]39——神的正义。当代学者罗尔斯认为“正义是社会的首要价值”[5]3“。“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5]5,针对社会上的价值,罗尔斯提出“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价值或所有的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5]62。
当我们说“正义观念针对国家和社会行为的基本结构以及人民的行为时,其关注的乃是决定社会善品分配的规范以及依此而发生的行为”[6]6-7。善品则主要从下面两方面的含义进行解释:“第一,权利和资籍;第二,实质的善品”[6]9。善品的分配关涉国家行为的基本结构和一些规范问题,所以它是一个政治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政治正义”思想至少包含了这样的情景:首先,尽量把社会分配的所有形式与正义的原则调协一致。这主要体现在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以及所获的报酬和他们自身的功过相匹配。其次,存在找到足以用来平衡或者掣肘社会权力的可能。当然,现代的正义信仰与社会关系是紧密相连的。一方面,通过“政治正义”的理念以正当的方式运用有关的规则正确地对待人民;另一方面,以公正的程序产生人民需要的或满意的结果。
在现代政治中,公开公平公正是法治理念的基本要求。公开要求在政治的竞技场域中、在政治制定过程中、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凡不涉及国家重大利益或者隐私的,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准确、完整地予以披露,让人们得以了解、得以认知。公平要求在政治参与过程中,参与主体必须一视同仁、地位平等,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公正要求权力机关或者委托机构对权力实施的对象及结果必须符合人们伦理和道德的基本标准。
胡锦涛同志在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讲话提出“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7]。这里胡锦涛同志谈及的平等事实上是现代正义理论的支柱,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实是现代正义理论的核心,也是人民的权利指向。在2010年两会上,温家宝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温家宝同志说了一句“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8]。2014年9月,习近平同志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9],可见,公平正义已经成为现代政治的基石。
二、协商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手段
由于自媒体社会的来临,政府与市场、公共与私人、国家与社会的划分越来越模糊,边界越来越不明显,网格与网络化治理越来越成为现代政治治理的重要表达方式,协调就成为政治治理的重要手段。政治的政治性越来越被治理的社会性所取代。政治性的个人即“城邦即个人”被追求人本真的一种状态所取代。自我与自利的领域不断冲击着公共领域,公众不断通过自媒体渠道进入公共的场域,个人的自利和自我领域不断地被输送到政治的场所,持续对政治行为主体施加压力。
汉娜·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一书中试图扭转人们对传统政治的看法,她把传统的权力、利益政治观转变为公共政治观,她认为政治是人们自由、平等等重要的交互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人们达成基本共识,通过共识的达成使政治服务于公益,只有涉足公益的政治,才能促进个人自我、道德、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公益政治主要基于整个共同体福祉和生存的重要性。汉娜·阿伦特由此重新思考了政治的含义,她把政治权力描述为“协同行为”。柯利克在其经典著作《为政治辩护》中也提到政治是调解统治单位内的关系,政治的重要权力体现在对于共同体的生存和关怀上。共识在基本原则或者根本利益基础上,而非具体的、细致的、形象的;共识对于行为主体而言是广泛的、多元的、多维的,而非狭窄的、一元的、单维的,是最广泛的基础的一致。由于利益主体的诉求不一样,所以达成共识的途径必须是协商式的、商谈式的,而非强迫、命令式的。预先的确定性显然不符合共识的要求,达成目标的预期性是符合共识政治的要求的。协商、商谈包括理性规劝、合议一致、妥协谦让等现代政治的内涵。
治理主要从协调的角度出发,它淡化了政府与市场的二分法。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政府人员也可以是非政府人员,这样一部分社会人员承担既往的政府职责,使政府的管理方式可以通过社会化的运作方式进行,减少了政府与市场的冲突,调节了政府和市民的关系,使社会管理人员和社会普通个体更加和谐。
中国的政治协商制度本质上就是以协商为核心而达成政治政策的重要手段。习近平在《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协商民主的主要作用,他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10]。社会主义国家应该特别重视协商民主,因为协商民主“有效克服党派和利益集团为自己的利益相互竞争甚至相互倾轧的弊端;可以广泛畅通各种利益要求和诉求进入决策程序的渠道,有效克服不同政治力量为了维护和争取自己的利益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有效克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广泛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有效克服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中无法表达、难以参与的弊端;可以广泛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有效克服各项政策和工作共识不高、无以落实的弊端。”[10]
传统政治是单一文化观、单一政治观,政治的单一视角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被漠视、被淘汰;而现代政治中公平公正公开观念必然被人们所熟悉、所接受,并且如春笋般地茁壮成长,协商政治也必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解决政治问题的必要途径。当然,现代政治也必须消除对人的“异化”和“奴役”,以人民满意为核心和出发点,所以政治中单一取向视角的政治内涵必须让位于多维视角的政治内涵。
参考文献:
[1]夏金华.政治内涵的重新审视(上)——传统政治的内涵[J].学理论,2014(12).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M].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莱昂·罗班.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5]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韩水法.正义的视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胡锦涛出席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致辞[EB/OL].新华网,(2010-09-16)[2016-03-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9/16/c_12575304.htm.
[8]温家宝总理与中外记者见面[EB/OL].新华网,(2010-03-
14)[2016-03-01].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3-
/14/content_13168127_8.htm.
[9]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05)[2016-03-
01].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09/05/c_12696-
0465.htm.
[1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4-09-21)[2016-03-01].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9/21/c_11125648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