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网络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决定通过规范的方式方法来探索网络成瘾和家庭功能之间的联系。研究对像为西安文理学院某二级学院455名学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使用SPSS17.0分析返回的有效数据的方法,得出了网络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性别、地区差异、独生子女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家庭功能中的角色、感情反应、感情介入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有明显的强相关。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成瘾;家庭功能
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危害。大学生网络成瘾综合症便是其典型的产物。现今,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身心健康的发展。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分析及其心理治疗与预防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当代大学生的家庭功能,探讨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调查选取我校某学院本科生455位,进行集体施测。调查工具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家庭功能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使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数目、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和家庭功能状况。
一、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在本次研究的455例有效样本中,男生182人比例40.0%,女生273人比例60.0%;农村313人占68.8%,城市142人占31.2%;独生子女123人占27.0%,非独生子女332人占73.0%,而其中有成瘾症状者157人占34.5%(基本情况见表1)。
二、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与家庭功能的维度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与家庭功能中的角色、情感反应及情感介入存在不同程度上的显著相关,其中强迫性上网及网络成瘾戒断反应与总的家庭功能有显著相关。而家庭功能中的问题解决、沟通、行为控制维度与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均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见表2)。这与预期并不完全相符,说明家庭的某些功能并不会直接对网络成瘾有明显的影响。但并不能说是完全没有影响。
网络成瘾各因子与家庭功能各维度之间的关系分析:
1、问题解决维度主要表现家庭系统解决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的能力。网络成瘾与这个维度并没有显著的相关。也许是家庭成员是否沉溺于网络可能与家庭问题的解决之间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由于没有区分网络成瘾组与非网络成瘾组关于这一维度的得分情况,所以只能猜测如果有成员沉溺于网络而对家庭事务的参与性降低,可能不利于解决问题功能地执行,所以网络成瘾组在这一维度的得分可能会低于非网络成瘾组。
2、沟通维度上的得分对于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也没有显著相关。这提示可能是因为沟通功能并不是形成网络成瘾的一个潜在因素,所以沟通功能的良好与否对是否网络成瘾也没有太多的影响:或者可以说是网络成瘾的个体并不会影响到家庭既有的沟通模式,而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沟通清楚与否和直接与否都与家庭中是否存在网络成瘾者关系不大;因而即使家庭中有成员沉溺于网络也不会影响沟通的方式。
3、角色功能维度指家庭是否建立了完成一系列家庭功能的行为模式,如提供生活来源,营养和支持,支持个人发展,管理家庭,提供成人性的满足等。从结果看出,网络成瘾与此维度呈现显著的相关。网络成瘾者的家庭在这一维度不良可能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家庭系统中成员的角色不明确,因而带来责任承担的不明确。也有可能是由于任务量的分配不均衡。所以在责任承担和任务分配不够明确、不够合理的家庭,其成员可能并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相应任务。这样的家庭的另一个可能的结果是某一成员去承担了了别人的角色任务,而使得相应的家庭成员没有合适的任务可承担,剥夺他承担责任和完成角色任务的能力。如果一个家庭当中孩子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太少,那么他很可能把大量时间用在在娱乐上,而为网络成瘾创造可能性。
4、情感反应维度评定家庭成员对刺激的情感反应的程度,在这个维度上与网络成瘾也有显著相关。此维度不良可能由于以下几个方面:成员对特定事件的情感反应不恰当;从不表露心中的爱意,或者用负面言辞表达正面情感。也可能是因为成员在情感反應数量上的不当;或者对于孩子一次偶然的犯错,家长的反应过度等。如果家庭系统中的情感反应这样长期不能自如且合理的表现,那么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将不会学习到怎样恰当的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网络的便利性、匿名性以及逃避现实性等特点的存在,使得网络使用会给个体带来信任感、友情与发泄等一些方面的满足。
5、家庭功能中的感情介入维度指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对他人的活动和一些事情关心和重视的程度,经过数据分析表明这一维度与网络成瘾的维度呈现高度的负相关。健康的感情介入维度是移情性的,以此为桥梁家庭成员会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接纳、关爱与支持,且不必担心个人的界限被侵犯,而成员自身的情绪情感也能够得到较好疏解;而关注过度则会导致成员之间或系统之间的界限混乱,和其他家庭成员共生,在情绪情感上更容易与他人纠缠在一起,比较难以发展出独立的自我。
6、行为控制维度主要评定一个家庭的行为方式,在不同的情形下有不同的行为控制模式。灵活的方式是健康的;自由放任的、过分严厉的和混乱的方式都是不健康的。数据分析表明网络成瘾在行为控制维度上并没有显著的相关。但有关的研究表明,父母自由放任或过分严厉的管教方式更加容易导致子女成瘾。
7、总功能是在上述的六项功能基础上经过综合而成的。由数据可以看到,网络成瘾的一些维度在此维度上有显著负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家庭总功能和整体运作方式对与塑造网络成瘾的行为有一定作用。假如一个家庭中父母的关系长期不好,父亲的脾气暴躁,对母亲、儿子动辄打骂,儿子为了表达对父亲的愤怒,可能将会将很多时间用在网上,这样的做法既是宣泄对父亲和家庭的愤怒,也作为一种逃避痛苦现实的方式。
8、虽然通过数据我们分析出了家庭功能中的个别项目对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相关,然而基于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内部各个因素之间相互都呈现一定的相关,所以很可能部分因素对于形成网络成瘾问题起到间接的影响作用。例如与网络成瘾没有明显相关的沟通维度,却与感情介入有明显的强相关,而感情介入又与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呈现强相关。所以在对网络成瘾问题的分析和处理,并不能排除没有呈现明显相关的维度,对于网络成瘾问题要综合考虑。
三、结论
本研究通过网络成瘾量表测得在网络成瘾者的比率为34.5%;家庭功能角色、感情反应、感情介入作为主要因子在各个维度上与网络成瘾的各个维度有明显的强相关;问题解决、沟通、行为控制因子在数据上并没有显示与网络成瘾有明显相关,但却与家庭功能中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介入维度有明显的相关。
【参考文献】
[1] 梁雯雯.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研究[D]. 大连医科大学, 2013.
[2] 刘惠军, 樊励方, 国雪利.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J]. 中国学校卫生, 2009(07):597-599.
[3] 李建明, 郭 霞. 家庭功能的研究现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09):1071-1075.
【作者简介】
罗舒元(1993—),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政治学院2012级应用心理学专业在读,主要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