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的枝头绽放个性的花朵

2016-05-14 17:02杨虹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6年7期
关键词:韩麦尔文本教师

当下,个性化阅读及文本多元解读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但这不是说学生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解读文本,而须遵守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范围约束。因此教师应重视文本多元解读的方法与对策研究,切实使学生在多元化的个性解读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完善人格。

阅读过程本是阅读个体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本总是存在着某些“空白”和“不确定性”,因而读者阅读鉴赏过程中存在着自由发挥的空间。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生活经验、文化修养、艺术趣味不同,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同。西方谚语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国古人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新课标也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那么,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必然是多元的。而老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多元解读?

一、尊重主体地位,建构多元解读平台。

要想让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彰显个性风采,前提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感受,建构文本多元解读平台。

过去教师我教你学、我说你听的单向传递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和情感心理上的距离,桎梏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某位老师在教完《木兰诗》时,一位学生举手说:“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不懂。古代女子都是缠足的,三寸金莲,走路都很困难,木兰怎么还能够参军打仗?”老师敷衍了事地说:“噢,可能是木兰没有缠足吧。”但这位学生却追根问底:“木兰是个很听话,很孝顺的孩子啊!怎么会不听父母的话而不缠足呢?”老师这时不耐烦了,说:“木兰有没有缠足不是我们讨论的课题。”这位男生说:“可是,这样不就违背事实了吗?……”这位老师终于沉不住气了,以训斥的口吻说:“学习这篇课文,你只要理解木兰的性格就可以了,别的问题用不着你去多想,坐下!”就这样,一句“用不着你去多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一声“坐下”禁锢了学生的好奇心,一顿训斥浇灭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现代教育观念强调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做学生“主体的守护者”,呵护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敢想,敢说,敢为,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一位教师教学《变色龙》一课,刚讨论完警官奥楚蔑洛夫的性格特征。学生A举手发言:“我觉得警官奥楚蔑洛夫并没有断错案,赫留金才是罪有应得。”老师在对学生A的提问作了鼓励后问:“你这么说的依据是什么?”学生A说:“开始时,小狗一副的可怜相,而赫留金却得意洋洋,完全没有受了害的感觉。我认为他想嫁祸小狗以获得一笔赔偿费。”这个发言激发了全班同学的好奇心。教师因势发问:“对于这位同学的说法,大家有什么补充或不同的意见吗?”学生纷纷搜寻文中相关内容,学生B举手回答:“我同意A的看法。就如警官奥楚蔑洛夫说的,狗那么小,够不着赫留金。”学生C:“我也同意。当有人说出是赫留金用烟卷戳狗时,赫留金很凶,还用自己兄弟当宪兵吓唬人。可见他做贼心虚。”学生D:“我认为,虽然事情的真相是赫留金不对,但奥楚蔑洛夫根本不曾以真相为依据来断案。所以,谈不上有没有断错案。”……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奥楚蔑洛夫断案的依据始终是狗的主人,而非事实,足见其性格特征。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应当是学生的引路人,只有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才有课堂上的师生间情与情的相融、心与心的相通、教与学的相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长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养分”。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文本多元解读才得以真正开展。

二、抓住切入点,有效进行多元解读。

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善于抓住文本切入点,有效进行文本解读。切入点可以是文章主旨,文学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例如选自《列子》的寓言故事《两小儿辩日》,其主旨可以概括为肯定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也可以说是表现两小儿天真可爱的性格,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还可以是告诉我们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无止境的道理等等。切入点也可以是文章语言,汉语往往具有朦胧、模糊、含蓄、多义的特点,特别是诗歌的语言,是实施多元解读的好载体。也可抓人物形象,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具有立体化的特质,加之阅读活动个体化的特征,学生理解中的艺术人物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

进行多元解读尤其要抓文本“空白”。文学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填补这些“空白”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深刻理解作品的意义。如某位老师教学《最后一课》的高潮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教师尽力回归到韩麦尔先生当下的心情,用心去读这一句话,力图创设一种情境,唤起学生情感共鸣。学生随教师一起走近韩麦尔先生,似乎也触摸到一点“最后一课”的灵魂。接着教师发问: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那是怎样的难以言状的痛苦?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头汹涌澎湃?请你做一回韩麦尔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学生这下可忙开了,或争论、或沉思、或口中念念有词……有的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你们要永远记住法语,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是我们民族的根,记住她就有了根,谁也不能使我们屈服。有的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虽然我走了,但我今天把爱国的种子撒下了,希望它在你们心中生根发芽。有的说:我——我——我的孩子们,我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在应该好好教育你们的时候却不负责任,我愧对你们!有的说:我——我——我的朋友们,我的孩子们,不要悲伤,不要绝望,留着一份信仰,那就是对法兰西的爱。有的说:我——我——我的孩子们,这是最后一课,却是你们人生的起始课,你们将从这里走向成熟。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这里有主旨的多义性以及解读的生成性,与小弗郎士一样,他们也在经历人生一课:面对失去,我们该怎样,一个人的心灵是如何成熟的,什么是生命中的根,人要有忏悔意识等等。

三、遵循解读规范,保证阅读效果。

鼓励阅读的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多元解读”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

首先,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如某位教师教鲁迅《社戏》时,要求学生品读“归航偷豆”情节部分,有个学生说:“‘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得很形象,它把小伙伴们的野性和饥饿感写出来了。”这位教师听了,并没有盲目表扬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真正内涵。教师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从‘任凭‘围‘撮等词可看出。”教师问:“‘撮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看文下注解,齐答:“撮,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教师追问:“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手指捏取东西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这样吗?”学生恍然大悟:“哦,一定是豆太烫手了。”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领略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准确美。

其次,多元解读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熏陶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总之,“多元解读”是真实的阅读,是孕育创造性品质的阅读,理应受到格外的重视和尊重。我们应把文本多元解读真正落到实处,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让我们期待,在学生阅读的枝头上绽放出鲜艳夺目的富有个性的花朵,祝愿语文教学的大花园万紫千红、美不胜收。

杨虹,教师,现居江苏阜宁。

猜你喜欢
韩麦尔文本教师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勒特上尉的信》随堂练习
下课之后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最后一课》的主人公到底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