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毕业生》作为20世纪60年代青春片的典型,主人公本杰明·布莱迪的叛逆行为代表着渴望冲破父辈文化的亚文化的躁动与喧嚣。但归根究底,亚文化的种种反抗还是要寻求主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归属。
关键词:毕业生;主文化;亚文化;认同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205-01
1967年,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毕业生》以一鸣惊人的姿态出现,成为20世纪60年代青春片中一部引人注目的作品,该片也成为电影史上一部举足轻重的杰作。1968年该片获得了第25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第40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提名等奖项。影片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杰明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
班一直是亲朋好友眼中的好孩子、优秀生。影片开始就是班的父母为他举办的毕业party,他的父母、他的亲朋好友看到他时流露出来的骄傲、赏识和欣慰溢于言表。很明显,班一直是按照美国传统教育制度培育出来的“乖孩子”。他的父母,他的长辈是按照年轻有为的人应该有的样子对他进行界定和想象的。他说他不想马上下楼见客人时他爸爸说“他们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很多人在你出世的时候就认识你了。”言外之意是班没必要觉得害羞,而且作为他的长辈,班即使是出于礼貌也要下楼接受他们的祝贺。很显然,众亲友所代表的父辈文化正是社会上流行的主文化,也是主文化对班这样的年轻人的期望的具体化。因为这一文化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支配力,就会被认为是正确的、合法的、理所应当应该遵循的。这样的父辈文化显然不被班所接受和认同,因为面对众亲友的殷切希望和关注,班一直表现的反感、排斥、逃避。他对爸爸说“我担心我的将来,我想要与众不同”,爸爸的反应是“你的未来一片光明,根本没什么可担心的。”面对众人的祝贺,他显得心不在焉,急欲逃离。他被所处的环境压抑太久,一直按照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而对于自己真正想要有怎样的未来他是很迷茫的,他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成为什么样子,充满了恐惧和烦恼。所以周围的环境一直在压抑班,他想要独立思考的空间是不可能的,他只能一直按照父母的期望生活着。这种压抑感在他过21岁生日时达到高潮,他爸爸给他买了一身潜水服,把他封闭在一个难以呼吸的空间里,像个小丑一样在众人面前表演。在他走向泳池的那个过程中他沉重的呼吸声不仅是在潜水服中被憋得无法喘气,更是他一直被周围环境压抑、被主导文化牵着走而无法呼吸、不能自我思考的表征。所以,他开始了自己的反叛、发泄之路。
班从内心深处是不认同他父母所期望的主文化的,他对伊琳说“毕业后我感觉自己很冲动、很烦躁。就像在玩一种游戏,但规则对我来说毫无意义,都是某些人错误地制造出来的。我觉得不是他们去玩游戏,而是他们被游戏玩弄。”所谓的规则、游戏都是父辈文化的代表,他觉得父辈文化是错误的、毫无意义的,这种文化中的人们都是被某种规则无情戏弄的,置身其中的人们不会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只能像小丑一样嬉戏、表演。所以,他与自己的女性长辈发生关系,并说“我很享受也很盼望(见到你),那是我唯一想去做的”,在听到罗宾森太太在车上与罗宾森先生发生关系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和羡慕。在伊琳知道真相后他开始学着吸烟,整天在自家泳池里消磨度日,面对父亲的质问“你大学苦读四年是为了什么?在付出努力成为了一个年轻有为的人之后是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放松一下。但是几个星期之后,也应该收拾心情开始做些正经事了吧?”他的回答是“这难倒我了”。他根本不想按照父母的意愿来生活,所以他就让自己堕落起来,以自己的堕落、不听话来反抗父母的失望和批判。他想要用自己的独特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来证明自己的特殊性和异于父辈文化的特性。但是,班真的想要彻底反抗、逃离父辈文化吗?
毕业晚会上罗宾森太太一直在试图引诱班,送她回家他们之间发生的一切对班来说都是一种刺激,是对班的反抗欲望的一种引诱。罗宾森太太说“你想我引诱你吗?你不是想这样说的吗?”这的确是班想要做的,但是因为他一直受主导文化的熏陶,他知道自己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也不能够这样做。这是理智告诉他的,但是他却无法熄灭自己内心的反抗和欲望。所以21岁生日过后他给罗宾森太太打电话希望她能陪他。在开房间的过程中,班一直都表现得很紧张,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是不对的,所以他登记了一个假名字,说话一直语无伦次,订房间之后他还要出去打电话让罗宾森太太晚五分钟上去,不管别人发没发现,他首先就做贼心虚地觉得别人已经知道了他的龌龊勾当。这个过程是班所接受的主导文化与自己想要遵循的亚文化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在班走向叛逆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他的矛盾心理,在他想要与罗宾森太太上床之前他不敢开灯,锤东西发泄,即使在床上他还是一直喊她“罗宾森太太”,敬语不离口,显得一本正经。主文化对班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了,他根本无法抛弃主文化对他的思想的束缚和影响。因为在罗宾森太太说这是他的第一次时他出于男性的自尊心不愿承认,最终关上门与之发生关系。在罗宾森太太不让他与伊琳约会时,他觉得是因为自己干了这样的蠢事而不配与她的女儿约会,这使他的自尊心又严重受损,口出恶语羞辱罗宾森太太“如果你以为我是因为寂寞才来找你就大错特错了。这是我做过的最令自己恶心的事情了。”本来是他自己选择的叛逆行为,却因为受困于主文化的训诫, 放不下男人的自尊,也因为这种罪恶的情绪无法发泄而对罗宾森太太恶语相向,以此减轻自己的负罪感。因为罗宾森太太就像一个罪恶的标志,只要她存在,就会一直提醒自己干了坏事,就一直无法排除这种自我反感心理。而当伊琳出现时,他找到了一个可以正大光明地发泄情绪的途径。他与伊琳的结合是得到父辈文化(即主导文化)的承认和许可的。与她在一起他可以得到情绪、欲望的合理、合法发泄。所以,在他遇到伊琳后立马想要摆脱罗宾森太太,投入伊琳的怀抱,就是想要摆脱自己的负罪感,使自己的生活重新步入正轨。
影片虽然表现的是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的对立冲突,但是我们也应该可以看到:亚文化始终无法逃离出主文化的辖属范围,我们可以将亚文化看做是在主文化允许范围内的情感的合法宣泄和狂欢。最终,亚文化或者回归主文化,失去自己的独特性,或者发展到极端形式,成为反文化,但是也很快会被主文化所抛弃。
作者简介:张宛(1989-),女,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河南省南阳市,硕士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文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