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丽
数学是很多专业学科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学生以后在工作中处理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目前,许多中专院校的数学教学只是注重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理论,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如何应用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应用知识。我现对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谈几点体会。
一、中专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教学模式太过老旧。中专数学教学还是沿用的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按照中等教育大纲定制教学计划,然后按部就班的上课,课堂上也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记笔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另外传统的思想不会因材施教,而是把全部学生看成一整体,缺乏个性教学。其次就是中专生的自身素质问题有待提高。由于实行双规制招生,中专生的生源素质要明显低于普通高中生源,学生普遍存在混日子的思想,严重的甚至还会演变为逃课、逃学现象。最后就是中专数学教学的成绩体现方式单一。单一的考试成绩过分的强调了甄别与选择功能,对于激励与改进功能则是不够的,考试带给学生的很难有学习的快乐,大部分的时间学生感觉到的都是成绩不理想的体验,久而久之,自然不愿学习。
二、提高中专学校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对策
(一)注重教材与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衔接
学校在选取教材的时候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调整好教材的深度,以实用、新知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为目的,对一些繁琐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在实际生活当中很少用到的知识点给予删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比如,三角函数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再加之那些枯燥的、难以记忆的符号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因此,学校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对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计算这一部分完全可以用计算器来替代公式的推导。
(二)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多媒体普遍使用的今天,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例如情境式教学法,在教师设定的问题情境中,将现实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带领学生逐步解决;课前导学案教学法,在课前将本课要学习的知识点先交给学生预习,课堂上将精力集中在知识点的运用;还有探究性学习法,在课堂上将一个探究性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环节,交由学生分组探究得出结论。
(三)加强应用题的教学,体会怎样用数学
数学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学习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也是要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应用意识以及能力的最原始、最有效以及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利用应用题。依据中专院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找到相关的素材,联系中专数学大纲,选择出某些应用题融入到教材或者教学课堂当中,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种教学建模以及解题的方式,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知识,增强掌握的程度,提升解题与建模的能力,还可以把数学和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有利于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上来。
(四)开展简单的数学建模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将数学与实际问题连接起来的纽带是数学建模,其实践性以及应用性比较强,可以把数学应用与数学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要把数学应用凸显出来,就需要上升到建立数学模型的角度对应用题教学进行认识以及实施,而且要注重如何把数学问题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这在数学应用教育方面占据重要位置),然后再利用已知的数学模型(不等式、方程、统计量、函数等)将问题解决,最后一步是利用这个结果来解释实际问题。这个过程是教学当中从实际到理论再到实际的一种策略,它的本质就是根据实际问题提出以及表达数学问题的能力,利用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变换划归数学问题以及模型的能力,检验、评价、处理以及阐述教学结构的能力。
(五)加强中专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
中专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不适应专业背景下中专数学课的教学工作。因此,中专数学课教师的业务学习不应局限于纯数学知识,而应该加强对所任教专业学生所学知识的了解,并掌握该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加强中专数学课教师的专业学习,才能彻底地解决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真正做到数学服务于专业,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功能。数学课教师的跨专业教育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1)学校提供专业课教材,让数学教师自学;(2)以学校或一个教研室为单位集中学习,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对数学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3)通过继续教育选修。
(责任编辑 刘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