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与三维叠加

2016-05-14 14:09孙可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6年8期
关键词:体验混合

孙可

摘 要:文章是关于设计构成中二维与三维构成叠加的实验性教学研究,尝试模糊边界,探索基础教学中“多维度混合”的实现途径。在媒体与交流方式变革的今天,多样化的复合形态层出不穷,由此引发出基础教学中设计构成的实验性课题,并利用教学实际案例分析叠加的方法与过程,阐述叠加的体验以及应用的可能性。

关键词:叠加;混合;体验

检 索:www.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08-0147-03

Superpose Two Dimensional and Three Dimensional,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Design Basis Teaching

SUN Ke(Sichuan Fine Arts Institute, Chongqing 401331,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bout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teaching of 2D and 3D structure superimposed structure design, try to fuzzy boundaries, exploration of basic teaching in the "multi dimension hybrid" approach. In th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mode of the change of today, a variety of complex forms, which led to the design of basic teaching in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 And use teaching cas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f super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superposition of the experience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superpose; mix; experience

Internet :www.artdesign.org.cn

一、多维形态共生的新语境

从平面的屏幕到立体多面的LED屏;从到实验剧目中影像与真人的同步表演到多屏幕与人、环境的互动;从图像投影再到虚拟影像技术的综合利用等等。视觉形态在真实与虚拟、平面与立体、静态与动态的维度中不断碰撞,越来越融合,随之带来对感官刺激的扩展,使人越发难辨真假。这些变化,对于媒体与交流方式变革的今天而言,是设计形态的新陈代谢与更新加速,是在多维度形态共生的设计环境中,涌现出多样化的复合形态类型。

新视野和新技术是当下设计的重要驱动力。早期平面到立体的扩展,时下流行的立体到扁平化的回归,二维与三维的互动一直都在变化;而在新的媒体与交流方式变革的今天,二维与三维的互动出现了新的叠加方式。在多维形态共生的新语境中,传统设计构成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以包豪斯为基础的传统三大构成已经形成相对单一的形态,缺乏与新视野、新技术的对接。为了加强多维度之间的互动,需要导入新的媒体与多样的交流方式,注入时代性的活力,打散重组,焕发新意。

二、二维与三维构成的基础教学混合

二维与三维构成课程是训练学生从设计基础向专业设计思维转换和接轨的重要课程,主旨在于给学生搭建一个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链接和反复的思维平台,研究如何在二维以及三维空间当中认识形态、色彩、肌理、材料、体积、光影等各种视觉要素的重组与搭配,体验在形式感、色彩修养与构成的主题表达等方面的应用与思考。在课程设置中,如何把二维与三维构成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设计构成基础教学混合与互动,是设计构成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难点。除了掌握技能,还要求鼓励学生敢于表达,用实验性的思路与态度来打破常规,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其中引入有主题表达,加强构成形态与人、环境的之间的互动,利用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对构成形态的感受力、理解力、表达力,从而建立起多维度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性思维。

三、叠加的可行性

叠加,即重叠与增加;重叠二维与三维的视觉维度,增加不同维度上构成形态,实现互助“双赢”,营造有层次有错觉的视觉整体,共同支撑主题,形成相互配合的复合形态。在叠加实施过程当中,包括“预留空间”与“相互填充”两个紧密联系的步骤,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观者叠加的感官体验。

二维与三维构成叠加的研究目的:加强平面与空间构成形态的互动、融合与对话。在保证各自构成特征的基础之上,为对方预留一部分空间,最终形成相互补充的完整体。在叠加过程有着相应的规则与思路:设定主题、预想效果、规划草图、设计样稿、制作模型、拍摄样片、拍摄成型。学生参与流程的每一步,体验有主题表达的设计全过程,加强对设计项目的整体训练与控制,也是对之前基础构成课题综合应用能力的良好检验。

(一)预留空间

预留空间是叠加过程中第一个至关重要的计划环节。预想计划二维与三维构成的相互关系,分别的视觉完整度不能超过自身的百分之七十,相互之间都需要为对方预留相当一部分空间,让对方能够栖息。简化后的空间造型搭配如同皮肤一样的平面纹理,单纯色彩的三维空间体搭配丰富色彩表现的二维构成,有一部分的退让就会有进一步叠加的可能性。图1~图4是主题为“数字星球”的课题案例。在图1中,学生利用“可穿戴式” 方式演绎人与星球的概念。单纯的几何体搭配上单纯的人物造型与衣着关系,退后的色彩属性为二维形态构成预留出可发挥的空间,也可以考虑为常规的平面投影幕布升级为人与几何体的场景设置。在二维构成方面,利用了典型的数字化媒体效果:雪花点与数字马赛克,完成二维构成的基础视觉。单张上有着单纯的构成趋势以及良好的留白,也为三维空间构成保留着再创作的空间。

赖声川的创意学中提到:看不到整体,创意工作就像拼图,一片拼到另一片上,而不是一片一片拼到整体上。如果只有能力一片拼一片,根本无法知道这个拼图要长成什么样,更不知道总共需要几片。做局部的时候意识到这部分与作品完整面貌的关系。围绕主题设计的二维与三维构成的叠加,预留空间成为留出来的思考,预计各局部之间关系的思考,也是对全局的整体思考。

(二)补充空间

补充空间是二维与三维构成之间的补全与填充,驱使两者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行动,配合得宜。如同人体的“骨骼与皮肤”有着支撑与保护作用,共同协作。补充空间作为不同维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反对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强势关系,体现“优势互补”的原理。在二维平面中补充三维空间体感以及投影技术带来的投影层次;在三维空间中补充二维平面丰富变化的可能性。图2~图4是“数字星球”的拍摄成型,体现出人在作品中,作品在环境中。利用投影技术,平面雪花点以及数字马赛克的系列构成,补充了人与几何体的空间组合,形成皮肤与结构之间的依存关系,一体成形共同突出主题。由于二维构成的图形连接,使人与几何体的主体与背景有融合;同时,投影技术带来的投影,成功划分出主体与背景的主次关系;在多角度的观看成品整体,既融合又分割,营造出多层次有错觉的视觉整体。另一种补充利用在运动状态上的表达补充,如图5~图6,晶体化的半浮雕心脏造型补充上发射扩散的二维构成,突出“跳动”的主题。几何形与几何体相互转化,平面构成从立体造型中打散飞出,呈现出运动趋势的构成美。

(三)叠加体验

当长宽之间的平面感受与拥有深度的立体感受相遇,体验差异升级为体验混合。由几个部分共建的完整体形成视觉叠加的体验。观者在叠加体验中相互思考,相互切换:或平面或立体、或表皮或结构,真实与虚拟共存,感官刺激倍增。图7~图10是“旋律”为主题的课题案例。二维构成完成对优美、刺激、清馨旋律的意象表达,在色彩、形态、肌理上追求音乐的流畅与节奏感;三维构成实现单词Melody与钢琴在造型上的归纳以及空间中的打散重组,形成高低错落的空间组合,即有点、线、面材组合的实体与虚体空间变化,又保留了外表单纯的高白色彩。通过投影投射,不同的二维构成覆盖空间造型之中,体现出不同属性的旋律特征,或优美、或激进、或清馨,不同二维构成在同一组空间造型中形成不同的视觉感染力,描绘出系列中的差异美。

方法是让作品显现的方式,执行作品的过程是让抽象构想得到具体形式。叠加属于呈现方法,是两种维度的协作升级,而体验本身源于对主题的把握,对主题创作的思考与呈现。同样,在基础设计构成教学中的重点,也要回归主题构成的表达上,反映出构成规律与方法在主题的应用上。叠加反映出一种思考:多角度全面看问题的全貌。把主题一分为二,拆分为二维与三维的分别表达;再合二为一,融合为配合呈现,在实验性的过程中叠加体验。

四、应用的可能性

非物质社会的后现代设计,走向艺术与技术之间的边缘,多学科的叠加导致多样性综合化的复合形态适应性更强,应用性更广。围绕设计与人、设计与环境,一方面,光影媒体、影像技术与3D打印技术的介入,使二维与三维叠加的应用可能性触及到舞台艺术、实验剧目、展示空间、建筑景观以及服装首饰设计中的视觉构成运用等,体现不同维度思考的配合与协作;另一方面,虚拟技术、数字技术的介入,使二维与三维叠加的应用可能性进一步扩大到交互环境下产品、网页平台,虚拟空间的视觉构成运用等,体现虚拟与真实的衔接与过渡。二维与三维的叠加突显出“边界模糊”的典型特征,植根于新时代的技术,适应于新时代的设计领域。

结语

面对“未来的设计”,设计基础教学需要更新教学的方式与途径。在解决视觉审美的基础能力之上,利用新的媒体与交流方式变革的引导与刺激,更新设计基础教学的研究方法,让学生理解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再生变化。二维与三维构成叠加的实验性教学研究,尝试模糊边界,探索基础教学中“多维度混合”的实现途径,实现构成形态与人、与环境的良好互动。从预留空间到补充空间,从相互配合到共同营造,二维与三维叠加的体验是虚拟与真实、感官与技术、思维与途径、单一与多元的混合体验。

参考文献:

[1]李德庚,罗怡.正在设计的未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7.

[2]佐藤可士和 .佐藤可士和的创意思考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

[3]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4]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5.1.

猜你喜欢
体验混合
复LP混合Petty投影不等式(英文)
混合运算大篷车
基于点权的混合K-shell关键节点识别方法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