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通俗、内容严谨、背景恰当

2016-05-14 13:38吕秋平
对外传播 2016年8期
关键词:毛色镜报新华社

吕秋平

随着经济地位在国际上的快速提升,以及在创新驱动方面所做的努力,中国在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绩频繁吸引外媒的眼球。从“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玉兔”号月球车,再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中国自主创新技术不断打造“中国制造”的升级版。因而,科技报道也被提升至对外报道领域中前所未有的高度。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多家西方主流媒体聚焦中国的科技创新。英国广播公司5月底播发一组特别报道称中国正在成为全球科研领跑者,文章梳理了中国五个科研项目,包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动物器官移植、大亚湾中微子研究、海洋科考项目,以及登月工程计划。无独有偶,英国《自然》杂志也于同月刊登了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主笔撰写的深度报道《聚焦广州:从贸易枢纽到创新热土》,以广州为例介绍了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新举措,将世界目光吸引到中国这一科技创新的沃土。

然而,对于外文编辑而言,科技报道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编发科技报道不仅需要编辑钻研了解相关的技术领域,还要从读者的角度出发,用读者能够接受的方式将相关科技成果用外文表达出来,这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今年早些时候,新疆畜牧科学院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获得不同毛色的绵羊,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改变大动物的毛色,具有重大意义。新华社新疆分社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相关动向,获悉这一科研成果后,记者第一时间独家专访科研团队负责人,获取大量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笔者根据这些丰富的素材编辑的英文“中国独家”重点栏目稿件《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不同毛色的绵羊》(以下简称新华社稿),被英国镜报网站采用五段以上,“今日阿拉伯”网站全文转发,biointel、geneticliteracyproject等行业网站也纷纷采用。对外部海外媒体室在新华社官方推特账号、中国特稿社在穿越中国网站实现图文视频精编展示,极大地提升了传播效果。《镜报》在题为《基因技术创造世界首只“斑点狗”绵羊 未来或可定制宠物毛色》的报道(以下简称镜报稿)采用我社文字报道时,还专门从我社推特账号下载图片配图播发。总社与分社、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通力协作,共同打造了这一科技报道多种报道形式全覆盖的成功案例。

这不仅说明中国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的突破获得国际认可,也是新华社对外科技报道的一次有效传播。笔者将新华社稿和镜报稿做对比,结合此次编辑的经验和心得,以及近期新华社播发的几篇科技报道代表作,浅析如何加强科技报道的对外传播影响力。

第一,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

大多科技报道源自与受众日常生活较远的高端前沿领域,一般读者并不一定具有相关知识储备。科技报道想让读者既能看懂、又有兴趣阅读绝非易事。曾有多位外国改稿专家建议我们撰写稿件时,要把读者想象成只有六年级英文水平的孩子,语言结构要尽量简单,用词也不能生僻,科技报道更是如此。新华社稿的导语从这项科研成果可能带来的市场化应用出发,具体到它意味着未来可能有更多色彩的原色羊毛制品供消费者选择,这就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生活的距离。随后,稿件还提到,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推广,未来宠物爱好者甚至可以去定制自己宠物的毛色。

新华社稿开头还描述了几只颜色各异的萌宠在科学院实验农场里嬉戏的场景,生动的画面感激发了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趣。为了让读者乐于阅读,笔者在编稿前特意看了分社记者拍摄的花绵羊照片,用“奶牛”“斑点狗”“没有搅拌的卡布奇诺咖啡”等直观比喻来形容这几只科学家的萌宠。果然,《镜报》在采用我们的稿件时,甚至直接将“斑点狗”和客户化定制宠物毛色的内容拎出来作标题,这也为我们以后的科技报道提供了借鉴。

此外,科技报道难免会出现生僻词,如何用读者能接受的词汇或表达概括就很重要。新华社对外部一位外籍改稿专家曾说:科技稿如果生僻词太多,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一定要用通俗的语言去诠释。在编写新华社稿时,笔者将最核心也是最生僻的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放到稿子的后面去解释,紧接着向读者介绍这项技术相当于剪刀,将DNA中不想要的部分剪下,替换成想要的部分,取得基因编辑的效果。用这样简单的语言去描述尖端科技,读者比较容易接受。

类似地,新华社对外部5月下旬播发的《中国气体分离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一稿,将浙江大学领衔团队发表于《科学》杂志的最新乙烯乙炔物理分离技术成果从读者比较关心的应用角度出发,称该技术可以令塑料、橡胶及油漆产业大大减少能耗,并且可以更为高效地获取高纯度乙烯,从而进一步生产相关产品,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

第二,严谨至关重要。

分社中文稿件称这是国际上首次成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改变大动物的毛色。真的是“国际上首次”吗?作为编辑,我们每次遇到这样的字眼都会在心里打个问号。

经过反复与分社记者电话核实,记者透露该团队已经撰写了相关论文,拟投稿国际学术期刊,只是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文章还没有发表。此外,采访对象还提及以往国外改变动物毛色的实验对象是老鼠而非大动物,这与笔者在网上调研的情况基本一致。

严谨起见,笔者决定不在标题和导语中突出“首次”,只在文中第五段用科学家自己的引语告知,并紧接着添加了一句“国际上曾对老鼠做过类似实验”的背景,既避免漏掉新闻,也尊重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而镜报稿则通篇未提国际上首次的说法,比新华社稿的处理方式更为谨慎。这种不提及“首次”的方式,优点是不会发生事实性错误,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降低了文章的新闻价值,是在无法核实信息准确性的前提下采取的无奈选择。

而新华社对外部中国特稿社向英国《自然》杂志供稿《聚焦广州:从贸易枢纽到创新热土》时,《自然》杂志的编辑也与新华社记者反复进行核实、修改、补充、说明,规避专业词汇的同时,也追问一些细节。例如,广州市政府说,在科技成果基础上成立的科技公司,可以申请房租补贴。编辑就问:如何界定是在科技成果基础上成立的公司?此外,编辑还让记者提供诸多信息的来源出处,并找助理编辑核实每一处细节。这种反复核实的做法,细致严谨的态度能最大限度避免差错,也值得我们编辑学习。

第三,背景添加很关键。

笔者在撰写新华社稿调研时发现,基因组编辑技术于2015年底被美国著名权威杂志《科学》周刊评为2015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之一,而且位列榜首,这足以反映科学界对该技术的重视。因此,新华社稿特意在解释该技术时添加了此背景,用于向读者解释此次中国科学家研究突破的重大意义。

新华社稿还提及毛色遗传属于多基因控制,并且在遗传上具有显隐性表现,所以常规育种手段选育并固定一种毛色常常需要经历几个世代。因此,周期长、难度大被认为是遗传育种的主要难点之一。这个背景介绍了以往通过常规遗传或杂交手段培育新品种的弊端,从而突出了基因编辑技术培育毛色的优势。

而镜报稿则注意到新疆畜牧科学院的特殊地理位置,向读者解释新疆位于中国偏远的西北部地区,并且有相当数量的牧民还在草原上放牧,这就解释了科学家选择羊羔作为实验对象的原因,同时还将该成果可能带来的市场化应用联系在一起。

新华社播发的气体分离技术突破稿,加入了乙烯用途的背景,向读者介绍乙烯是用于制造塑料、橡胶和油漆的原材料,而将乙烯乙炔气体进行物理分离则是这些产业中的一道必要环节,这就解释了该成果的重要意义,也让读者更有兴趣地继续阅读,了解该突破的更多细节。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科技报道看似与舆论导向无关,但实际上也存在明显的倾向性问题。新华社稿从标题和导语就突出这是中国所取得的科技突破,及时传播中国基因编辑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然而对比之下,镜报稿虽然报道的是中国科学家取得的科技成果并且转发新华社稿达七段之多,却在文章第九段才出现“中国”以及“新华社”字眼,这恐怕不是偶然。此外,镜报稿还提出了基因实验所遭受的非议,但并没有补充采访展开说明,这难免会令不明就里的西方读者对中国开展的研究产生质疑。因此,在西方媒体主导的舆论世界,如何争夺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将是我们外宣媒体在舆论交锋中的长期任务。

猜你喜欢
毛色镜报新华社
英国镜报集团窃听影星被判巨额赔偿
懵懂先生买鸟
《新华社烈士传》再版发行
好隆重
阿勒泰羊与新疆细毛羊ASIP基因多态性与被毛颜色的相关性
小猫玲珑
新中国六十华诞大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