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话语与双重的建构

2016-05-14 13:38许诺
对外传播 2016年8期
关键词:话语纪录片科技

许诺

英国广播公司(BBC)近年来播出不少以西方观众为目标市场、以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为主题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多以西方人的惯性思维评价中国,通过各种话语策略再现和塑造中国的国民特质和国家形象。

本文围绕BBC新推出的纪录片《中国创造》,分析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并解读其中的政治传播策略,揭示中国当前所面临的国际舆论态势,从而为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提供启示性的思考。

一、《中国创造》概述

BBC的《点击》(Click)栏目日前推出了3集纪录片《中国创造》(Designed in China),每集时长22—25分钟。这部纪录片不再如以往过多地涉及政治议题,而是借科技创新议题来呈现当代中国的新变化。

纪录片中,出镜主持人以游记和体验式采访的形式,带领观众走访了中国北京、成都、张家界、深圳、广州、东莞等地,观察科技产品和社交网络给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一些新变化,实地体验创业园区、互联网公司等发明的创新智能技术,可谓外国人在中国的“猎奇之旅”。

在前两集中,纪录片的切入角度十分生活化,例如纪录片一开始就从午饭说起,谈到中国人现在经常用手机应用点外卖,微信、美颜相机等各种APP、社交网络十分盛行,称“中国在下一盘有关创新产业的大棋”。BBC的出镜主持人还来到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孵化中心,和创业者畅谈中国政府的创业优惠政策;在成都,体验和机器人一起打羽毛球;在张家界,体验用大铁锤砸世界第一长的玻璃大桥。

第二集聚焦“如何制造一个东西”的三个方面——创意、部件、建造,展现了电子商城的日常运作,探访当地的企业家、技术人员等,让他们讲述科技产业发展的变化与现状。主持人还实地体验了中国的电商企业自动化分拣、无人机和大数据配送技术,海量的电子产品生产和快节奏的产业模式让BBC主持人震惊不已。节目还用倒计时的方式追踪快递员派送邮件的过程,感叹下单4分钟即到货的中国速度。

当然,《中国创造》仍然是一部西方视角的纪录片,它的影像呈现和叙事话语,依然没有摆脱一贯“黑”中国的思维。与前两集盛赞中国科技发展的叙事截然不同,到了第三集,开头用了11分钟的时间,开始就言论自由、互联网政策、环境保护等议题表达对中国的不满,从西方的视角,带有偏见与选择性地进行展现,以此达到形式上的“平衡”呈现。

二、叙事策略与形象塑造

《中国创造》围绕科技创新这一话题,结合新媒体受众新的媒介接触习惯,在影像叙事策略方面呈现出了一些明晰的特点,并通过各种形式塑造出了充满矛盾的“科技中国”的形象。

1.体验式采访

与BBC拍摄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等以往单纯的呈现式的纪录片不同,《中国创造》的叙事语态是出镜主持人在片中以第一人称体验者的身份出现,带领观众去共同参与和感受。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一部单纯的纪录片,在观感体验上有体验式采访节目的意味。

在纪录片中,主持人代替观众去参与感受,充分发挥了中间人的作用,行走在中国的创业孵化基地,实地感受新技术给中国人的生活带来的便捷,诉诸大量个体的真切体验,在通过纪录片进行大众传播的同时,嵌套了中介传播的成分,以中间人为传播中介,通过体验、影像、讲述等各种形式对中国形象和话语进行二次编码,进而传播给海外受众,在传递中国话语与建构中国国家形象之上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将纪录片的真实感与参与式新闻片的现场感相结合。

与此类似,BBC2008年出品的《美丽中国》(Wild China)、2012年出品的《发现中国:美食之旅》(Exploring China: A Culinary Adventure)和《驾车游中国》(China on Four Wheels)等,也都是通过记者的体验式叙事,通过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描摹。

相比直接用影像展现中国和中国人出镜讲述,中介传播能够带来情感的接近性,在人的心理层面,受众会本能地更相信“自己人”。

2.碎片化叙事

或许是为了适应新媒体的传播需要,《中国创造》的叙事结构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前后关联与整体效果,而是采用片段化的方式呈现中国的科技成果。

纪录片中,主持人刚刚还在北京的一家创业公司了解新产品,马上又到成都体验机器人;前一个场景在北京体验无人驾驶汽车,后一个场景就来到张家界体验用大铁锤砸玻璃大桥。前后两个毫无关联的场景转换非常频繁和自如,没有过多的起承转合,用碎片化的讲述共同服务一个主题——科技创新。

中国人的叙事习惯是喜欢埋伏笔、设置悬念,将想要传达的内容环环相扣嵌入复杂的叙事结构中。碎片化叙事虽说打破了纪录片叙事惯常的接续性,但在新媒体勃兴的时代,对于那些不太了解中国的西方受众而言,最直接的接受方式就是用最简单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来传达新鲜感。

《中国创造》不带有过多复杂的逻辑,定位于“猎奇之旅”,着重新科技带给观众的新奇感,以避免复杂的叙事结构给受众带来不易接受感。

相比而言,BBC2014年出品的《中国如何蒙骗了世界》(How China Fooled the World)的叙事结构则复杂得多,这是由于涉及专业的经济议题,揭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复杂关联,以及中国经济本身——产能过剩、债务危机、房地产泡沫等——之间的作用与影响。可见,纪录片采用什么样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方式要与其所表现的议题相匹配。

3.“双重”形象建构

《中国创造》中的出镜讲述者中除了有中国本土的创新者、创业者,还有在华进行科技创新的西方人,中西融合视角的“中国创新故事”塑造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科技中国”的形象。在具体的形象塑造方面,纪录片对于中国形象既没有一味贬低,也没有特别地拔高,而是进行了充满矛盾感的“双重”形象建构。

具体而言,在《中国创造》中,BBC所建构出的中国“双重”的矛盾形象有以下特征:

首先,中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但“不过是西方文化和科技的涌入让中国式创新蒸蒸日上”。纪录片通过大量数字、实例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发展进步,但话锋一转,把这一切归因于西方文化和科技对中国的影响,看似用“平衡”摆脱了全盘赞赏的嫌疑,却带来了新的不客观。

其次,中国发明了众多先进的新科技产品,但使用意图“不轨”。片中展示了中国一所大学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装在警车车顶的高分辨率摄像头,可以进行人像识别,将运用于甄别犯罪嫌疑人。惊叹新科技后,纪录片旁白却说,“监视的主题在这里很强烈”,认为这个识别系统是“挺吓人的东西”。对新科技在维护社会治安方面所发挥出的正面作用避而不谈,却刻意传达出中国创新产品的功能是为了“监控”。

最后,中国“充满着对成功的渴求和各种奇思妙想”,但中国不自由。如果说《中国创造》前两集是由于科技进步而盛赞中国,那么第三集的前10分钟却在极力指责中国,从整个叙事结构来看,这10分钟所涉及的议题是“跑题”的政治体制,蕴含了鲜明的预设立场,落入“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社会呈现出‘单向度解读”①的窠臼。

以上对于中国形象特征的塑造,既有通过纯粹的解说文本描述向观众展示,也有通过大量视听语言、各种非语言符号和出镜主持人个人体验来呈现,体现出西方媒体在涉外国际传播上一贯的技巧和手法。

三、“分裂”的话语

每一种话语体系都承载着特定思想价值观念,话语的传播与影响力的达成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价值认同的实现。《中国创造》这部由西方主流媒体摄制的纪录片,从宏观的主题到微观的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国话语的认同与承认,但同时毕竟不能摆脱西方媒体对中国一向的刻板印象,也采取了“以抑补扬”的话语策略。

1.对中国话语的认同

纪录片中,时不时会出现几句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表达。从本部片名来看,“中国创造”正是当前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倡导的理念。纪录片开头,“中国制造正在转型成为中国创造”(Made in China has become Designed in China)的表述与中国高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改变”②的话语论述是相一致的。在第一集中,探访中国创业孵化基地,俨然是为中国政府倡导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寻找鲜活生动的注脚。

由此可见,无论是刻意为之还是无意而为,这部纪录片在不少话语表达方面借用了中国的本土话语,并将此作为整部片子的主题。与以往以权利、民主等政治议题为主题的纪录片相比,如《今日中国》(China),科技创新的话语主题本身淡化了政治性,没有较多地触碰不同国家对政治体制的争议,不至于形成尖锐的话语冲突,显得温和了许多。一切视听语言的设计均围绕着创新这个主题展开,可以看做是对“中国创造”这一中国本土政治话语的接受和认同。

2.“以抑补扬”的话语策略

在承认一些中国话语的同时,《中国创造》也并非对中国的一切全盘接受,依然没有摆脱西方优越感的惯性思维,表现在话语策略方面,当提到中国的积极作用、发展进步时,便会话锋一转进入负面话语引导。

例如在《中国创造》第三集中,旁白讲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充满着对成功的渴求和各种奇思妙想”。接下来便话锋一转,“但说到中国,有个话题不得不提,中国不自由,人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配上武警巡逻的画面刺激人的观感,开始指责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中西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难以在短期内弥合的情况下,既要尽量客观地展现中国的发展变化,又舍不得放下刻板的成见,纪录片中充满了矛盾的话语便也不难理解。

长期以来,在国际传播领域,我国的政治话语处于弱势,既没有形成世界普遍承认的独立政治话语体系,也没有很好地获得外国受众的普遍认可。当前中国对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提升本国政治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打造符合本国实际的政治话语体系,让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为世界所理解、接纳、包容,使得中国话语的声音从多角度并借助多主体参与国际话语争鸣,形成持久的影响力。

四、启示与思考

“西方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策略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精致的叙事手段来实现的,从故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到具体叙述方法的精心安排,均体现了创作者和播出机构十分明确的文化意图。”③因此面对西方媒体建构出的这种“双重”形象,中国需要逐渐形成理性成熟的大国心态,既要欣喜于西方媒体挖掘并塑造出的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新形象,也要对西方无端指责中国这一现状逐渐脱敏,并力图借鉴西方纪录片所使用的效果较好的传播策略去影响世界。

中国近年来的发展触动了世界的敏感神经,经济领域的发展映射到政治层面,西方社会通过纪录片等媒介形式对中国政治话语脱离实际的解读也越来越多,这也证明中国国情的复杂程度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已经远远超出了西方对中国政治话语的诠释能力,那么就面对着话语“被诠释”却又屡屡诠释不到位的现状和问题。

《中国创造》在诠释中国话语层面做了一个较好的示范,通过大量的体验式案例,对当前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民众的创业热潮做了较为精准的诠释,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中国创新议题的话语基本契合了西方至少是西方主流媒体的认知,这给中国如何做好对外传播以很好的启示。

在国际传播中,往往呈现出不同话语形式纵横交织的状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构建并传播中国的话语体系,就要使基于不同具体问题的话语表述能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认同,同时要研究寻找到构建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话语体系的路径,并且借助国际共同关注的议题,通过官方外交、民间交往等形式,探究中国话语,尤其是政治话语在主动设置议题过程中,实现受众接受由“敌对”变“包容”的新方法、新路径。

从以往西方拍摄的涉华纪录片来看,往往非政治性议题的话语策略较为温和,也较能达成中西方共识。因此,想要让西方主流话语更多地认同和接受中国话语,一方面,中国话语体系要在不触及国家根本性问题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不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而要让人了解中国、谈论中国、认同中国,需要在话语修辞表达层面进行深入的探讨,摆脱原有的自说自话的宣传表达方式,而在整体符号体系的设计、编码、表征实践上综合考虑,生产出一套具有一定劝说功能和认同潜力的符号系统。另一方面,要能够使话语“产品化”“可感化”,用体验式传播的方式避免误解,增信释疑,提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通过各种路径使中国话语价值与西方社会认知在对话交锋及参与全球(区域)合作治理的进程中,拆掉阻碍沟通的“铜墙铁壁”,形成相互尊重、理性对话的共识,这也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的应有之意。

「注释」

①许雨燕:《电视媒体对国家形象的“棱镜折射”分析》,《暨南学报》2015年第10期。

②习近平:《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 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日报》2014年5月11日,第1版。

③常江、王晓培:《龙的翅膀与爪牙:西方主流电视纪录片对“中国崛起”的形象建构》,《现代传播》2015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话语纪录片科技
画与理
Rough Cut
亚太区域合作的话语消退与重新激活
等待
超级蚁穴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科技在线
雷人话语
雷人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