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分析与对考生的学习建议

2016-05-14 01:40王季常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考查化学知识点

王季常

一、试题整体分析

2016年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在知识点落实上继续保持稳定,重要知识点重现率非常高。试题通过大量图表、新情境设置,将核心知识考查溶入其中,落实“一点四面(一点指立德树人,四面指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依法依法治国和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试题情境的时代性、知识的基础性和能力的选拔性。试题同时体现了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将化学核心观念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选拔溶入其中,将直接引导中学课堂有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与方法的改变。

试题遵循高考考试大纲的要求,从了解、理解到应用分层设置,一切源于新情境的考点均落实于考纲中,充分体现化学核心观念对于区分一名学生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一名考生不具备化学基本观念,不在日常学习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最终转化为自己的化学观念是不可能考出好成绩的。试题有利于引导模块(主题)教学中明确核心认识与要求、设计与模块(主题)学习任务中的有效活动、大量提供有意义的新情境。这对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不要离开生产生活实际去学化学、不要离开化学实验去空谈化学、不要通过大量做题去死学化学、不要只是归纳化学知识点进行高三复习课的教学、不要通过大量占用学生时间忽视学生的自我归纳提升内化的过程。

试题落实考察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引导教学中发展与化学相关的核心认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体现五大化学核心素养:素养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素养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③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④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⑤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试题倡导预期情境资源和活动中产生的不可预期情境资源在教学活动中大量产生,为多维度多层次落实具体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标准提供考试评价的依据。

二、选择题分析

通过对选择题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以下几条重要信息:(1)从知识点角度看,选择题主要考查化学学科的重要知识点,2016年全国Ⅰ卷考点均为往年重现率相对比较高的考点(例如NA、有机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实验基本操作等),这样做有利于广大师生的高考备考,有利于稳定平均分。(2)从高考要求看,虽然考查的是常见知识点,但约大部分是需要学生达到掌握与应用层次的,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广大师生备考策略的选择中,切不可搞题海战术,而是需要沉下心去加深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应用与创新。(3)从化学核心观念来看,选择题能否取得突破是需要学生具备元素观、变化观、守恒观、科学本质观等,同时需要紧扣两条:化学离不开生产和生活;化学离不开实验。考题设置这样的考题目的是引导师生重视化学本质的理解,重视在学习中培养自身的化学学科观念。(4)从化学学科素养角度分析,基本涉及到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与微观结合、变化守恒、分类表征、证据推理、模型认知、实验探究、绿色应用等。化学核心素养是指化学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与核心认识。它是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是在解决复杂和不确定的问题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或能力。

三、非选择题分析

1. 必做题分析。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几个要点:①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书写共有9处(5条反应方程式包括3条化学方程式(含2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2条离子方程式、4个化学式),充分表明化学的学科特色是用元素符号为基石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作为语言来描述化学变化与性质。元素视角是化学科学认识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独特视角,用元素符号建立的分类体系(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来描述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不同元素的组合形成不同物质,物质间的元素各类与数量的不同建立的物质类别(无机物与有机物、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烃和烃的衍生物等)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高考试题必然是需要大量考查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书写等。②文字表达应紧扣情境作答,且应言简意赅,紧扣要点,全卷需要进行文字表达共有5处,而学生感到最难的就是文字表述,因为需要将所学知识结合试题情境进行再加工,并能合理组织语言表达,非一日之功而能达到。③数字与符号表达共有8处。答案需要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再加工,再结合原理、工艺流程或简单计算进行处理得到正确答案。

26题化学实验需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氨气的制备”达到区分课堂教学中做过实验的学生与没做过实验的学生、区分认真做实验的学生与不认真做实验的学生,进一步引导课堂教学中学校应该重视实验室建设和教师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醒考生应该树立“化学离不开实验”这样的重要观念。通过“氨气与二氧化氮”反应,设置一个陌生且较为复杂的装置作为陌生情境,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创新思维的层次,目的是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这一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度,同时通过实验现象“褪色和倒吸”的解释让学生解释原因,进一步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证据推理能力。

27题化学反应原理通过设置陌生情境“Cr元素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与CrO42-与Cr2O72-的随着溶液中pH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利用Cr3+与Al3+的相似性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再通过构建模型(CrO42-与Cr2O72-的随着溶液中pH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图像)考查核心知识点(平衡转化率、平衡常数、△H判断、KSP计算等),将元素与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中和滴定等原理知识溶于一体,体现了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素养的重要性。

28题化工流程通过NaClO2的生产工艺流程构建一种模型,将化学实验、化学基本原理与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结合起来,是一类重要的化学题型。化工流程题信息容量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高,但考查的知识落点却紧扣教材。微观认识是化学科学理解或解释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思维方式 ,而透过宏观现象与微观解释建立的联系,并用元素符号建立的符号体系(包括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进行科学表达成为化学学习独特的学习思维方式。因此本题中必然需要考查离子的除杂等与之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将27题化学反应原理与28题化工流程一起做为必做题是有理论依据的。由于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二个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构建“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学科采取元素视角提出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物质,并用元素符号、化学式等进行科学规律的探索,让我们认识复杂的宏观世界进入了一个从无序认识到有序认知的变化。因此用化学基本原理探索世界成为化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化学科学认识活动有两大任务:一是探寻自然现象及其之间的基本联系,即探寻科学规律,解决“是什么 ”或“有什么”的问题。二是对自然现象及其规律进行合理解释,即构建科学理论,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27题就是考查学生是否构建“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28题是考查学生是否能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同时这些活动均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26题综合化学实验题的设置也是情理之中。

2. 选做题分析。

从上述对选做题的分析我们能得出以下结论:①选做题的选择能体现高考课程改革的方向,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特长,对进一步选拔人才提供进一步的依据,还能帮助高考备考过程中学校与师资的力量、学生的层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②由于37和38两道选做题放在同一份试题中,而这两道题虽然分值相同,但显然难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需要学生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层次与能力进行甄别,防止出现能力强却得不到分的情况出现。

37题物质结构考查学生能否进一步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对物质的性质进行理论解释。构建科学理论是化学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本题作为选做题的重要目的就是通过相应理论引导学生模型认知和证据推理素养的进一步培养。

38题有机化学考查学生在学习中能否紧扣“官能团决定其性质”这一与无机中“结构决定性质”类似的方法,科学运用分类思想,对烃及烃的衍生物(均只选用部分代表性物质及官能团)展开学习。有机化学基础考点主要是物质类别、官能团断键与性质、反应类型、结构简式和有机反应式书写、同分异构体书写。区分学生学科素养与能力的考点主要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这一考点,要求学生学会从原料及目标产物结构特点出发,对比原合成路线中的各物质,找出相似的反应物和产物,适当进行变换,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线。

四、对2017年高考备考的建议

1. 认真思考几个问题。

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从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到形成化学学科素养呢?首先要明确的是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化学学科素养的载体,化学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将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融汇于教学中去,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学活动(主要形式有化学实验,科学探究,自主、合作、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加工、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内化、转化、升华。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有效教学目的是强化学科教学的学科性,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在设计和开展教学时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终极目标,以化学基本观念的渗透为导向,充分体现化学的学科特色,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从而达成终极目标。

最新的高中课标修订用“学科活动”来整合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以及学习方式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对化学学科是有着深远意义的。因为“过程和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是素养本身,而是素养形成的桥梁。学科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

全国高考化学大纲中提到的化学学科能力是什么?化学学科能力究竟由哪些要素所构成?化学学科能力又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如何科学有效地测量和评价化学学科能力? 基于化学学科本质及其特殊要求的分析,将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要素确定为“符号表征能力”“实验能力”“模型思维能力”和“定量化能力”。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高中化学课程应有助于学生主动构建自身发展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它必然是宽泛而宏观的能力,而质量标准是与学科能力紧密相关的,是学生核心素养在某个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

2. 化学学习策略选择。

由于全国高考Ⅰ卷化学试题具有重要知识点重现性高、化学基本观念与化学核心素养考查的溶入、情境较新但落点并不高且紧扣考纲与教材等显著特点,因此试题看似难度较大,但在备考策略选择上需要遵循以下原则:①深刻理解化学知识学习过程中能力、观念与素养的养成;②重视知识的运用与创新思维的培养;③科学备考,做适量有思维层次的题,切不可只大量做题去巩固知识点忽视对知识的深加工;④重视化学实验在化学备考复习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高考作为当前学生的选拔性考试,高考备考一定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备考。当前,我国高中阶段的新一轮课程标准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成为本轮课标修订中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怎么将其有效融入新的课标之中,成为近来基础教育领域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如何实现从传统的重学科知识体系完备性、重知识结构轻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到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新模式的转变就成为本轮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学生在备考复习中要尝试在灵魂深入溶入化学基本观念才能最终实现课程改革的终极目标:从学科教学到学科教育。

责任编辑 李平安

猜你喜欢
考查化学知识点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例析近年高考中焓变的考查要点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知识点自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