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答好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环境保护”选做题

2016-05-14 01:40郑燕英
广东教育·高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错题答题环境保护

郑燕英

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中有三道选做题,分别是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学习特长自由选择做题,选做题《环境保护》的安排可看出全国卷对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引导。本文通过对高考卷中该选做题的特点和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分析,提出选修6的学习策略和该选做题的答题策略。

一、全国高考地理卷中选修6《环境保护》选做题的特点

2012~2016年涉及该部分的题目分别为: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水源地变化的原因和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锰矿)尾矿渣库对环境的潜在危害和防治措施;切沟对坡耕地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分析东部沿海地区的高位养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新课标全国卷的《环境保护》选做题命题有一定的特点:试题信息主要通过图表形式展现,突出对图表的考查。设置的问题常在信息重叠处。每道题目均设置1~2个问题,且问题的切入口较小,利于考生答题(表1)。

从试题的命制特点可以看出,试题多采用“描述阐释+论证探究”的模式,主要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特点、危害及解决措施。除此之外,试题的内容、立意和考查能力上还具有以下特点:

1. 紧密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

2012~2016年《环境保护》选做题联系的案例背景分别为:饮用水水源地、切沟、尾矿渣库、喀斯特地区的土壤、高位养虾池。从题目的设置和内容选择可以看出,试题强调生活与生产实际中与人类健康、生产安全、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话题,要求学生时常关注周围的环境,掌握环境保护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树立正确的“环保观”与“人地观”。

2012~2014年全国高考课标卷《环境保护》选做题中大量考查了环境问题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体现了“地对人的不利影响(危害)”,“人对地的影响(防治措施)”。这些题目既吻合选修教材要求,也潜在体现了地理核心素养之“人地观念”。也就是说,这些选做题主要是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角度分析,如何利用正确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方面进行考查,如“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等;进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保观”与“人地观”,增强他(她)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 综合性的分析思维。

以2015年全国课标I卷第44题为例:

“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

思维过程:第一步,从“南方喀斯特地区”“土层薄”“道路施工”等关键词已提示该地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引导学生意识到“水土流失”相关知识点,如受当地的气候(降水)、植被、土壤、人类活动(题目中提及的道路施工)等综合影响。第二步,在“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的提示下,得知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重点是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土壤保护, 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环境保护知识。

该类选做题主要是从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成因、危害和措施等方面进行设置,而成因、危害、具体措施等对应的每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相应的逻辑关系,线索清晰,逐层分析即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境问题分析过程。这些很好体现了对地理核心素养中“综合思维即综合性的分析思维”的要求。

二、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学习中的存在问题

高中地理课程始终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 资源、 环境、 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而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环境保护》重点介绍了环境、资源、环境保护与环境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且与高中必修、选修的各个模块都有紧密联系。因此,该选修模块融入的知识量和思维过程要求较高,而学校在日常教学上,考虑到选修模块的部分知识点在必修模块有所渗透,将教学精力放在课程标准和考纲的必修模块的教学上,对于选修模块的教学花费时间较少,作为三个选修模块之一的选修6《环境保护》所耗时间更少。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学生在学习《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和答题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学习困惑。

在笔者随机进行调查的4个文科班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反映的情况与上面描述的教学困难情况是相对应的:《环境保护》内容多、抽象、量大,太多纯文字的信息;从问题的本身到具体措施,没有生活经验,无法理解,用得不多,不熟练;看到文字的描述理解并不困难,但由于时间短,大概问题、分布可以记住,但对于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措施的细节无法全面涉及;涉及概念太多,不知道对应的实际情景,专业术语、概念不清楚,容易混淆。也有学生反映如果将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地图、图表数据等呈现会好理解些,但也需要一个渐进的体验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

2. 答题误区。

以在笔者任教班级进行2012年高考地理(上海卷)选做题《环境保护》的答题为例,其中第(2)和(3)小题的班级(44人)平均得分只有2.4和1.32(原题设置分数均为6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如下误区:

第(2)小题考查PM2.5发生的气象因素(风向、风速、气温高低、降水量等)及具体影响,影响要结合相关天气、气候知识和大气环境污染之间的整体性关系回答。但学生没有明确气象因素的概念,漏答情况明显,多数同学只能答到风速或降水;在描述影响时,多数同学无法答到“大气出现逆温层时,PM2.5不易扩散”中的“逆温”,而是“用空气无法对流、大气下冷上热”等大概描述方式进行解答。

第(3)小题题目综合考查PM2.5污染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考查降水原理、气温高低与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关系、空气能见度高低与空气污染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到PM2.5污染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大气中的几个常见要素“气温、降水、能见度”进行分析。但在描述热量方面却简单地解答为“减少到达地面的热量”,无法准确描述“削弱部分太阳辐射和阻挡地面辐射,影响气温”。部分同学对于PM2.5、大气环境的概念不清晰,误答为“PM2.5会阻塞树木植被的气孔,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削弱植被对空气的净化能力。”

从以上题目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出,学生在《环境保护》类答题过程中常出现专业术语等概念、原理上的理解错误。这些都反映出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框架体系不熟悉,答题时容易漏点,对于知识的延伸、拓展不够,不成体系。

三、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的学习策略

1. 落实基本原理。

高考地理考试内容突出对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即地理基础知识、原理和规律,避免偏、冷或有争议的内容,不可能涉及到考纲中所列的全部考试内容。环境问题的分析涉及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多方面的知识,但问题的设置和答案的内容都与基本的原理知识密切相关。以2013年全国课标I卷为例,题目中尾矿渣库的危害涉及到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气候、植被破坏、地形、大量松散堆积物(人类活动)等因素。因此,对于准高三的学生,高考的地理备考内容一定要从最基本的地理原理入手,注重知识的形成分析过程,即思维过程,而不是简单记忆;对于概念模糊或对比不清晰的专业术语,要注意反复推敲,咬文嚼字,逐个要素分析透彻,必要时要进行专业术语等概念、原理的整理。

2. 积极积累素材。

通过基本原理的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有趣、有用、有理的地理知识,因为地理学科的思想和理念的最终回归是生活中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在日常的学习中应自觉多积累素材,既为原理的应用增加案例,又提高做题过程对信息提取的敏感度,还可增强对环境问题的理解。素材积累的途径可以主要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尤其是在遇到比较抽象、难懂、陌生的环境问题时,可以借助一些视频资源进行学习。素材积累过程中文字信息的提取非常重要,注意提取与地理基本原理相关的信息。素材积累的方式可以多样,剪报、电子存储都是不错的方式。

3. 强化读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之魂,各类地图和统计图表等是高考中常见的图像方式。除2015年外,近五年全国课标I卷的《环境保护》选做题均使用了图像分析,它往往侧重于考查考生地理图表分析、处理及总结能力、地理空间位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地理原理推理应用及迁移能力。因此,备考中要注意掌握读图方法和技巧,重视地图、图表、图文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转化,训练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提高识图、填图、绘图、用图和析图的能力。例如,一轮复习中对于基本的地理信息空间定位能力、信息提取全面性和信息综合过程分析要注意反复训练、反复记忆,强化图表的分析能力。

4. 归纳整理错题。

大部分学生喜欢利用错题整理来归纳自己的学习漏洞,尤其是理科的错题集十分常见。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上错题整理归纳也是致胜的一大“法宝”。但错题整理要注意技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错题本的整理形式上,建议采用活页纸的形式,方便随时加入新的错题类型;在错题旁边注意留白,为补充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知识点和感悟。其次,错题本的整理内容上,建议把错题按专题进行分类,对应自己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的内容;也可按内容进行分类,例如一模、二模等试卷的内容进行分类搜集;还可按照题型进行分类,例如选择题、综合题、选做题;错题下方需备注原先的错误答案和正确答案,最好加上自己的分析思路(尤其是自然地理的原理分析过程),避免重复犯错。最后,整理出来的错题本需要反复查阅,不断补充,与老师、同学交流,从反思中获取题目的解答思路,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四、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的答题策略

学生在作答时除要注意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减少涂抹等基本答题注意事项外,还可以注意以下答题策略。

1. 审清题目信息。

加强对文字材料和图形的阅读训练,读懂题干和文字材料才能明确题目的导向性,从题中准确获取信息。关键词、关键句的提取和结构划分,是提取题目信息的重要方式。通过关键词、关键句与相应的知识点之间的对接联系进行题目信息的转换是日常答题训练的重点。例如,2014年高考卷中的“切沟”,关键词是“流水侵蚀”“坡耕地”,对应的危害信息是“水土流失”“切沟分割土地”。

2. 解读图像材料。

考试时由于时间安排和考试心理的状态影响,可能会导致图像材料的信息解读出现遗漏或失误。因此,为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干扰,在答题时要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图名、图例、内容的读取要全面,读图的内容要注意有一定的序列认知,如按一定的时间序列、空间序列、认知序列4,以此推理图像中的时空规律。此外,图像资料和文字信息中的关键词句要对应分析,互为补充作答,例如,2016年高位虾池在题目中“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与图像中“农田”“村庄”“海平面”,这些信息之间的对应最后可以完善为答案信息“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文字和地图信息的提取是题目信息的最重要部分,直接决定了答案的完整性。

3. 规范专业术语。

口语化描述和错别字往往是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选修6《环境保护》中的专业术语较多,教学中应强化规范专业术语训练,注意易混淆的专业术语的联系和区别。例如,水体富营养化发生在淡水水体,称为“水华”,发生在海洋,称为“赤潮”;温室效应描述的是大气受热过程的一个原理,可以合理利用为农业生产服务——温室大棚生产,而全球变暖是温室气体过度排放、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而引发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包括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石漠化、红漠化等现象;措施方面,调整能源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分别从能源利用角度和产业比重分布来进行区分。

4. 注意因果关系。

从近五年全国1卷地理试题的分析研究来看,试题的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有所提高,试题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有所增强,考查的时候非常重视思维深度。因此,答题过程强调地理要素组织的思维过程,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逐层推理,从时间、空间角度,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进行剖析。例如,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包括: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季节、年际变化大;流经本地区的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年际变化大。从气候的降水量到河流径流量对本地区水资源丰谦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而形成,逐层推进分析。

责任编辑 李平字

猜你喜欢
错题答题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二元一次方程组”易错题练
“一次函数”易错题
化学反应热计算易错题点击
“机械运动”易错题练习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