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雁长篇小说《第四级火箭》研讨会发言辑录

2016-05-14 00:40
广州文艺 2016年8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航天作家

吴义勤(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作家出版社社长):很抱歉,因为昨天晚上才回北京,赵雁这本书我看得比较匆忙,晚上匆匆翻了一下,看得不是很细。那么我首先还是要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对这个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赵雁创作取得的成就也表示祝贺。她写了很多报告文学,社会影响都非常大。对这部长篇小说,我特别期待,因为我们这些年,文学创作里面关于航天的报告文学很多。这些报告文学作品把航天人的精神思想以及航天人的光辉形象向社会做了非常好的展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报告文学这种题材因其非虚构有其天然的限制。对人物内在的心理、精神层的探讨,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我们有时候觉得,这些非虚构的报告文学作品,它的事件性、它对我们的冲击以及对整个航天光辉的历史书写可能要大于对人物本身的描写,在文学性上有所突破很难。我们有所期待。赵雁现在从报告文学写作转向了长篇小说,我觉得她肯定也是回应了我们的期待,她也希望在对航天人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的探讨上,能迈出一大步。我看了之后认为这个小说确实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尝试。像葛校言老一代航天人,他们的那种奋斗、那种事迹、他们那种为了祖国航天事业把自己的家庭甚至整个生活全部奉献进去的精神,我觉得今天仍有时代意义,也非常具有教育意义。

特别在我们今天面对一些腐败事件后,重塑军人的形象,也是特别重要的。因此我觉得她这个小说里面把这个大时代和个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因为她有对大时代以及整个航天事业大叙事的表现。过去此类小说写的人似乎没有私人生活,过去我们所讲的私人空间、私人生活和公众形象都是重叠的,因此这个小说把私人生活的一面、私人情感的一面进行了很好地挖掘。而且,我觉得对很多牺牲背后的那种选择的痛苦也进行了解剖。我们过去觉得作为一个英雄,他牺牲自己的家庭,牺牲自己的子女,甚至牺牲自己的妻子,好像都是理所当然的,好像都是要作为一个正面的、作为他的英雄事迹的一部分,我们没有可能探讨这种牺牲背后的那种人性的痛苦。因此我觉得赵雁这个小说在这方面所进行一些反思性的探讨,为小说增加了一个人性的深度和情感的深度,作为一部小说,我觉得确实是一部有温度、有镜头、也是有感情、有冲击力的一个作品。因此要对赵雁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刘亚洲(国防大学政治委员,上将):向赵雁长篇小说《第四级火箭》作品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赵雁善学善思,创作了不少反映航天特色、军旅生活、军人生活情怀的作品,形成了鲜明的个人创作风格,她站在大历史、大时代的宏阔视野中追求着更新更高的文学境界,我为她击节。

大爱绝绝,细腻绚烂,这是我读完《第四级火箭》后的感受。

赵雁以厚重的现实感和恢弘壮阔的民族命运关注为艺术底色,勾勒了一名当代军人的使命意识与职业精神,也塑造了航天人的新面貌、新气象。古人云书如其才、如其志、如其学,总之如其人也。赵雁的航天作品就是她的学问与修养艺术才情的反映,是她军旅生涯的艺术化,利用现实主义手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辉煌历史进行艺术创作,既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表现类型,也是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反复出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重要文化现象。这些信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作品构建了一个时代情感结构,包含了一代人的生命理想和情感。通过回望这段历史,人们可以获得自身某种身份的重构和定位。赵雁敏锐意识到这一点,她回到历史的本源,满怀深情地抚摸历史的细节,从历史的斑驳记忆和画面里,去展现共和国军人与残酷环境勇敢搏斗、生死与共的大情大爱,去解读革命军人如何对待亲人、友情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如何追求意义、信念、理想和精神价值。冯如先生说,“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嫦娥奔月,万户升空,人民空军神州系列、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始终伴随着历史轮回与朝代更迭。飞天不仅意味自由翱翔,更将人类发展方向标指向无穷无尽的天空。现在这个梦想已实现,航天梦、强军梦、强国梦一脉相承,这些梦想的背后蕴藏着“家国天下”情怀,折射着命运共同体意识,也凝聚着振兴中华的探索奋斗,让我们一起努力!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首先我对赵雁长篇小说《第四级火箭》研讨会如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赵雁是一位出色的青年报告文学作家。早在2014年她写长篇报告文学时,我曾经参加研讨会。赵雁在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工作,拥有着丰富的航天科技知识。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队伍中的一员,她用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新锐作家细腻的文笔描述了中国载人航天故事,该书被选为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

如今这是她第一次尝试着写长篇小说。《第四级火箭》成功塑造了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一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的航天者群体形象。文笔细腻,情感丰富,叙述家常琐事与人物的生活不是作者的最终目的,以此为铺垫,进而衬托出发射导弹的一次次成功与失败的历史征程,把新中国“两弹一星”的伟业揉合在叙述中,用独特的视角去展现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征程,这才是书中重要的一点。与写飞天梦报告史文学作品不同,《第四级火箭》是写众手托举的这个人群,写两位主人公几代人的命运起伏,写以他们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员为航天事业起起伏伏,更是在写中国航天事业在国内政治风云、国际风云变幻当中成功与失败交织的起起伏伏。

《第四级火箭》的成功还得益于作者长期积累下的报告文学创作的文底,书中对航天知识的专业描写也得益于她工作中与专业知识的接触与积累,虽说这是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和人物都是虚构的,但是其围绕的整个航天事件以及描写东风基地的点点滴滴以及父辈的历程又是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对同一题材的坚持,需要作者在以后的创作中有独特的视角、解读手法以及不一样的写作风格,祝贺赵雁,也期待她在这个领域中有更大的突破,写出更多的新作品、好作品。

汪守德(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委员):赵雁的这本小说在一年多前,我就看过通稿,跟赵雁也交流过。另外,我也去过东风航天城。所以在读这本小说的时候,我应该有更多的感想和感慨。我觉得这部作品是一个实质性的作品、人生化的作品。它和我们多部小说可能也一样,也不太一样。它让我们读到了航天人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工作的。这里我想到两个词,一个是托举,一个是飞腾。由于有了这个飞腾,我们航天人的这种托举就有了意义和价值。从赵雁的创作来看,我想有一些东西是很重要的,那就是赵雁她对航天事业、航天战线的了解与熟悉很重要,没有这个我觉得她很难写成功。这种航天的历史在她作品里写得还是比较清晰的。当然这里面对航天人生活的历史,表现得比较直接。我觉得两者要融在当中可能会更好。同时我也知道赵雁对这些人的艰苦奋斗确实比较熟悉。我们可以从这里面了解到更多更丰富的航天人情感。我觉得这里面写的最精彩的就是许子烈和葛校言两个人物,他们在一起生活的那种性格的差异可能是平常的,也可能是由航天人心理上造成的,我看了以后觉得能把这样的人物情感层次写出来就是这个作品最大的成功,我想说的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对这本书我都写过文章了。现我要说的是这本书里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即一个大历史、中国大历史从一个小的切口进去。小说通过这个国家的核心部门来讲中国的认同、这些人的付出,中国人真不容易。在这里面个人的命运就像一个小船一样。但是书中所表达的这个东西有很强的国家认同感。中国的大历史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改革开放,小说把中国的路程从侧面进去来尝试和努力地表达出来,这个是有意义的。

小说讲的是大太空的小故事,大的太空叙事从高远出发,但是最后回归价值革命,这些人包括许子烈与葛校言、家里的四个孩子,那个时候计划生育观念不强,生命力很强。四个小孩一起奋斗,航天是他们最重要的认同,也是对国家的认同。小说后来再写到江南地域,你看小孩的生活没那么斑斓多彩了,这个没有办法,他们在2000年后又有机会了。这本书是从小故事写大太空,中国人还是要力争上游,大的框架就是社会、国家,在国家认同里面最后产生这个东西,这是很有意义的。

此外,小说写大国家、小家族: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这么一个大国从历史的低谷怎么走出来,在走向一个复兴的过程中间是怎么做的,小家族的命运和改革开放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历史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等于在谱写一个国家的基因,中国发展中最关键的一个基因:它怎么在社会上有挫折,有困难。小说写这些孩子的分杈,写得很生动。在这里面小说把小家族历史映照大国家:怎么波澜壮阔。我想这也许属于行业小说,这话已经说了很多年,这个很值得探讨。其实欧洲也有许多行业小说,巴尔扎克的作品就有行业小说这个特点。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既是写行业,又是写中国命运,最后你看这个书还有很强的国家认同感,虽然技巧上粗糙一点,小说性可能稍稍有提升的空间,但是我觉得它写出了一个大的历史空间、中国人的命运,看这本书很感慨,感觉中国人真不容易。中国经过这么大的困难,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这个历史中航天是最重要贡献的一部分。

所以最后也要说《第四级火箭》是一个阶段,赵雁还真是任重道远,以后要再往上飞。这个太空还不是我们将来的目标,银河系才是我们要展望的,中国人就是要有一个目标。但是最后还是要脚踏实地,文学还是写人的命运,我要说这本书达到了它的目的,今后马上要抓紧时间,要把第二部、第三部写出来,要搞一个雄心壮志的计划,写航天三部曲。要把三部曲写出来,现在要有这个气魄。现在我觉得她这个书是很好的起点,把她积累的这些故事、大量采访报告的素材最后创造性地转化为小说,给中国航天树碑立传,这是长远的过程。航天人往上飞,赵雁也要往上飞,起飞是什么?在人性上起飞,在国家的认同上起飞,航天人是技术上去了,能在太空上遨游,赵雁也要努力。所以有一次我开会,看见好多人都围着杨利伟签名,因他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印记。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赵雁要继续努力。我期待第二部、第三部,当我们再开会的时候,这个底气就足了。

雷达(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副主任):我谈一点主要的感受吧,最突出的感受就是觉得赵雁完成了一个大作品,出乎我的意料,没想到写下这么大的题材。我们一般想到航天人的作品,都会想到很多辉煌的时刻、很多壮烈的、千钧一发的场面,但是我在赵雁这个作品里面读到了另外的一些东西,那就是非常日常化的生活,甚至于有点沉闷的生活。这里面包含了作者对艰难、奉献的赞歌。这是一部有自力更生精神的作品,是一部力作,也是一个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作品。作者这个深度也出乎我的意料。它写的这种单调奉献在比较枯燥的环境中一点一滴地渡过去,就像作者说的时间在基地显得非常漫长,甚至会有透不过气的感觉,我觉得这些写得非常好。日子就是这么过来的,所以对于基地人的奉献,小说所表现出来的不是非常光彩的场面,或者是一些突发事件,不是这样的。这一点呢,我认为就是作者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的理解深度,即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甚至作者写到自己曾想逃离基地,不想在基地待下去。这也是一种奉献,这一点是小说突出的感觉。第二点,小说用一个大题材写了时间跨度很大的作品,几乎是五十年三代人,主要写了两代人,两个家庭主要写了其中一个家庭,就是葛校言和许子烈所组成的那个家庭。另外我觉得作者还原历史的功力使我感到吃惊,比如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爱情是什么样的,我们是知道的,我是知道的,但是现在七零后能不能把它写出来,我有点怀疑。但是我看到她写的,我很惊讶。其中有一章叫《爱情》,里面写到师傅对徒弟产生的爱情,隐秘的追求通过几斤粮票表现出来,而葛校言对许子烈的感情往往通过书信,而书信的语言呢,也是非常革命化的。比如说“为了革命工作保重身体”这么一句话让人笑弯了腰,其实这句话非常普通,但是包含的意义很重要。

应该说小说对许子烈的结婚经历前后的描写,我认为是非常精彩的。包括崔旺财这个人物的谈话方式,他一定要许子烈留下来,最后说许子烈应该嫁给他,使许子烈完全没有思想准备,小说把这个五十年代人是怎么生活的、那种五十年代特有的雄伟都写出来了。另外小说时间跨度大,包括上世纪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都写到了。小说中很多东西不是抽象的东西,抽象的是在叙述和交代。大家可能看到了小说里有一个小葛同志,哪都找不到一只鸡,这只鸡多难得啊,多珍贵啊,整个家庭是为了给生过孩子的母亲滋养准备的,这只鸡太珍贵了,是从上海被带到基地的。这只鸡写的非常有意思,写出的基地的生活像点号,什么叫点号呢?这个点和那个点相距几十公里,人们都是一个一个相距很远,比在农村的分开居住还要艰苦得多,相互隔绝,单调得没有什么信息,通信几个月后才拿到信,那么一种生活。有时候基地也会燃起一种满足感,我们这是一个保密的单位,所以保密的神秘性给人们带来一种向往,非常单调生活的某种满足感,这个写的是非常有意思的。

小说对基地生活的细节描写很有感觉。我是非常喜欢的,我觉得一般七零后作家能写到这个程度不容易。我没有任何小瞧青年作家的意思,但是我觉得青年作家需要驾驭更大的题材。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到张爱玲23岁能写出没有经历过的那些生活,她根本没有经历过,但是居然能写出来。你说写得像不像,当然像。而且是一种再创造,我们现在需要这样的大手笔。我觉得这样的创作并不多,我不是说赵雁是多么多么的了不得,但是这些东西让我很惊讶,那个五十年代的爱情,那个程度,我是经历过的,我知道。现在生活中,一人拿一个手机,过去的那种感觉就消失了。但是当时一封信一句话,甚至可以给一个人许多天的生活带来一种不同的冲击。

这个作品,她处理得跨越很大,这在结构方面是下了功夫的。当然小说主要还是通过以小见大、以个体来切入的:一个家庭里主要是葛校言这个家庭的四个子女的故事。

第三点,作为一个长篇小说,人物刻画很重要:到底人物是不是站住了、站起来了。时空大跨越的背景下写这种故事非常不容易。我觉得葛校言、许子烈都给我们深刻印象,包括沈西元那些人物,还有魏冬琴等他们来自生活,大量的来自作者的家庭生活,作者自己从小过的这个生活。所以我就不多讲了,每个人都可以讲很多。像战斗英雄说不出别的。但是你不嫁给我,我就当和尚,这就是五十年代讲的话,而葛校言终于赢得了许子烈。但是两个人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许子烈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她是在特别坏的家庭出生,一个小商人之家,但是她单纯热情积极,爱好文艺,也爱美,长得比较漂亮,所以她在任何地方都是一道风景,由此引起思想健康不健康、有没有资产阶级的情调啊、会不会影响到基地人们的负面的东西啊之类的讨论。所以她穿衣服的问题,引起风波之后,她不得不把衣服搬到办公室让领导看,她到底穿什么了,她不服气。那个时候就是那样,一个爱美的女同志会带来很多非常复杂的眼光。

最后说赵雁为什么能写出来?我觉得也不是想写就能写出来,如果我现在要写一个关于航天基地的故事,我采访几天就写出来了,这是不可能的。赵雁写出来是有积淀的,我看过她的其他一些中短篇,她是七零后青年作家里面很优秀的一个,她找到了自己精神的源头,这是根源。因为她出生在基地,她的整个青年时代是在基地度过的,基地的生活极为单调,除了学校就是家庭,除了家庭就是学校。学校、家庭前面就是荒滩,什么都没有,似乎与世界是隔绝的。基地倒还是有很多东西,但是基地本身不是这样的,所以在基地成长多年来的积累和对富贵的认识与理解成就了这本书。这本书还是有价值的,当然也还有加工的余地,还有一些需要提高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在写航天人与中国航天事业一代人的深度方面,小说是一个有思想的作品。我认为小说是很深刻的,读完了以后就有意外的惊喜,我原以为它是个高大上的作品,后来一看不是,写得很冷静,写进去了,我们还是出现了一部好作品,不仅仅属于航天文学,而且属于整个文学界。

梁鸿鹰(《文艺报》总编辑):这是我第二次参加关于赵雁的研讨会,头一次是关于她的报告文学。小说是写航天人的,我刚才看了一下发的这个评论集粹,我觉得我们《文艺报》对赵雁的写作报道还是比较多的。这种正能量的小说,还有这种作者的成长连同一直相伴的这种航天事业,我觉得应该得到作家的书写,也应该得到我们的宣传。刚才发言当中提到这个事,就是说小说的思想深。怎么说呢,写作这个事,就是对于人的重要性的认识。

赵雁这个写法文明在哪儿,她把一些我们心里面所惦记的东西,我们认为比较珍爱的东西,给我们作了非常好的还原。然后她里面还提到了“佛罗米”,六零后、七零后可能也能赶上。她这个作品没有陷入到航天事业的技术环节里,当然这些也是很难的。而小说就不应该陷入到那里面去,她要还原历史,她就得还原个人生活本身,人的情感以及所感兴趣的那些地方。看过这本书以后,像我这种年龄段的人会产生一种怀旧的感觉,赵雁提到那时候精神享受是很少的,但当时孩子们跟自然是很亲近的。在面对大自然的时候,小说多次提到这些,因为我就是在那样的环境里长大的,所以对她写的那些东西感同身受,比如说那个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以及人们谈恋爱的方式,而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寂寞就是我的朋友。

在寂寞当中,人怎么过生活,我觉得赵雁作了非常好的还原,在那个时代,你能看出来中国人的精气神是充分的,当时的人们就认为我们能干成事情,不用依靠外国人,跟苏联也闹崩了,而我们就是自力更生的,通过干劲把国家最需要的东西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来。小说还原了那个不平凡的时代、人们的梦想,而且这些还原不是用口号来还原的,是用生活的细节。其实我对赵雁所描写的对象是非常陌生的,当然在场专业人士是知道的,那么我们怎样找到和这部作品的感情联接呢,我们要依靠她对这些人的精神生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还原来进行,我们就会觉得这些人可亲可爱。从这个意义上看她的这个作品,相比上次她写航天员的《中国飞天梦》有很大的进步。

我觉得这本小说从整个思维方式上、从能够打进读者的内心的角度来讲,赵雁有非常多的办法,她所设计的几场恋爱,即父辈、晚辈的情感生活能够还原当时的历史氛围,从这些方面来入手,它的感染力就非常强。当然我还想提一点意见,就是小说中的那封信,即高娃哥哥的那封信。假如用一个蒙古族的词汇或语言方式直接写出来,是不是更好;原信是用括号和里面加注的方式呈现的,如果换一种方式,通过对话是不是更好呢。我想这也是值得探讨的,总的来说这部作品是属于航天人的,尤其在当前这个时代,这部作品是社会所需要的,我觉得这作品不仅适合广播,也适合拍摄成电影或电视剧,我非常希望看到它被改编后能获得成功。

傅逸尘(评论家):首先对赵雁表示祝贺。刚才各位专家老师都对这部作品作了比较深的分析,所以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最近三年在教师的平台上有更多的机会在杂志上连续看到七零后新生代军旅作家们的创作,包括我们有一个小的团队做这样一个事情,即梳理军队七零后作家们的创作,所以说我对于一些七零后作家的写作也比较熟悉。两相对照,我有一个非常深的感受关于年轻作家的写作资源问题,即年轻作家是不是只能书写自己所熟悉的领域,或者说只能书写目前正在经历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写作资源是否还能够扩展?在阅读《第四级火箭》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小说在提示我们,对于民族、国家的历史应怀有一种敬意。实际上我在这部小说里面读到的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说我们的年轻作家如何能够接续上父辈的血脉的,从生活本体上与过往的历史进行精神连接,这实际上是很难的,尤其在看过很多年轻作家的写作之后,他们可能会先天性地对于重大的历史、重大的题材、重大的人物、重大的事件怀有某种排斥和逆反的心理,这实际上就提出来一个问题:对于当下的年轻作家的写作来讲,写什么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怎么写。我当然不是一个题材决定论者,但是我认为年轻作家的写作不能回避对重大的历史、重大事件、重大人物的关注。

很多经典的作家作品,如雨果的《93年》,实际上都关涉重大的题材、重大的历史,也都是经典的作品。所以我觉得七零后的作家如何从小我、从私人经验当中跳脱出来是一个很难的问题。我也跟年轻作家交流过,他们也有这样的问题,他们不知道该去写什么东西,我们的作家在写作技巧上都很成熟了,或者说技术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但是他们作品的同质性倾向非常严重,这是一个文学格局、文学视野的问题:如何能够从小我当中跳脱出来把视野拓展开来。这确实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像赵雁写的这个作品,当然她有这样的一个航天事业家庭出生的背景,她所描写的生活有自己的经验,但对于更多的年轻作家来说,他们可能是没有这样的写作资源,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如何能够去处理这样的题材?作家的写作对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来说具有经验的一致性,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第四级火箭》对于军旅文学而言,它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如何用虚构性的文体来处理高科技的题材,这也很有难度。我们都知道日常生活发展得如此之快,那么军旅文学是不是还要固守我们所谓的口号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我们习惯性的写作中呢?我觉得赵雁的《第四级火箭》也给军旅文学的写作题材提供了一个新的成长空间,对于高科技的题材,她同样能够处理的很好。

所以我主要是想说这两重难度,而在赵雁的写作当中给了我们一种提示和借鉴。

白烨(评论家):赵雁的这本作品确实很重要,可以说这几年航天题材是我们文学作品的一个热门题材,但总体来看,创作出来的报告文学比较多,小说比较少,而且写工程、写科研、写这种大项目的作品比较多,写日常生活的比较少,写载人飞天的比较多,回顾过往,写出过去的历史好像也比较少,赵雁的这个作品的重要性正在于此。她这部作品是以小说的形式写航天人的日常生活,而且回顾了历史的进程,所以我觉得它具有不可替代性,我对这个作品确实感触比较深。小说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写出了航天人的奉献,歌颂了航天精神,整个作品应该说口子开的非常小,它围绕着葛校言和许子烈一对夫妇,从一个家庭切入,然后不断地辐射,写一个发射场、一个航天事业,这样写下来。整个作品写出了航天底层人的日常化生活是什么状况。

我觉得这个作品写得非常细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前半部,甚至是开头部分,我觉得写的真是好。这部小说确实是以细节取胜,很多东西看完之后很难忘却,它实际上写出了航天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奉献和牺牲,比如说他们的人生,包括在我们今天看来人生的非常重要的一些关口在他们那儿全是匆忙的、急促的、潦草的,几乎没有认真的度过,比如说结婚,结婚前几乎没有恋爱,然后夫妻俩经常见不着面,没过多长时间,孩子就生出来了,接着就是养孩子,过程都是很简单的。日常生活也是艰苦的、粗糙的,生活就是凑合,维持基本的需求,那么他们剩下的时间精力都去哪儿了?他们是去干事业了,真是一心一意地、全心全力地忙事业,每个人在岗位上想的都是事业,所以我们现在讲工匠精神,小说里的葛校言、许子烈就体现得非常好。

我觉得对葛校言、许子烈而言,军人精神就是工匠精神非常好的一个典型,他们的自尊和荣辱都给予了事业,包括他们忍受着出身问题、政治问题所造成的巨大压力,而且整个来看,在一个最不适合于高科技的年代,他们坚守着一份伟大的事业,铸造一种精神,这给人的感受特别深。那个时代几乎是什么事都没法干,但他们却干了这么一个高端的事情,并把这个事情坚持下来,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会想到,如果没有在那个时期的那样的一种坚守,今日的辉煌是不可能想象的。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在那个草创时期,他们的奉献付出,包括这种对事业坚守的精神是我们今天事业能够取得成功非常重要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意义上讲这本小说是很好的。同时我很感慨于葛校言和许子烈的情感生活,因为两个人性格不合,刚开始两个人没有了解清楚,所以整个几十年的婚姻过程都是磕磕碰碰的,直到后来经历了很长时间,他们才发现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这时候他们才开始进入恋爱状态。他们这样的恋爱让人很感慨,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是因为在一起为航天事业奋斗,没有顾上人生重要的一些事情,可能是遗漏了。这个作品写航天人如何奉献、如何牺牲,这是很好的,这也是我感慨比较深的一点。

实际上这个作品写出了人民军队和航天事业的一种内在关联,我们通常不知道这种关联,航天是科技的,部队是军队的,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但是这个作品把二者的关系写出来了,所以广义上的航天人应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科技人、高科技人;还有一部分包括我们军工人。这个作品写的非常成功,我们现在不去深究就知道航天基地站岗的是军人,保卫的是军人,飞天的是军人。实际上从我们航天事业草创时期,就是军人先开进去的,军队先把所有的基地摆好,在此基础上才有航天科技的发展。小说把这个写的非常好。这个非常重要,我觉得对一般的读者来说,他看了这本书之后,他就会知道航天事业原来是这样子的。

所以就这个作品来讲,我们从别的作品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它给我们解决了,而这个问题同样是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如果说小说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它想说的比较多,笔下难免有拖泥带水的情况,比较分散,不集中。我一直还想看葛校言和许子烈到最后是怎么补恋爱这堂课的,因为那个非常有情趣,小说中的生活情趣在后来就没有怎么深入,突然一下子就跳到了下一代,下一代还有好几个孩子,这么分散之后,就把主要人物给遮蔽了。而且小说里面有一些地方,我看了以后觉得有些细节和故事不考虑好也是不行的,如葛东风插队之后,他妈死活逼着让他回来,其实他跟那个女孩子是有关系的,他妈逼着他回来,结果那个女孩子就自杀了。当然这是悲剧,从总体上来讲,写那个时代的爱情,真的爱情是很难实现的,但是这个细节对两个人有严重的伤害,一是对男主人公有伤害,未婚先孕在那个时候是有问题的;同时也严重损伤了许子烈的形象,这个人物让你觉得太不近人情了,感觉她在救儿子的同时害了别人。这样写虽有它的意义,但也有其他的副作用。所以我想有些细节还是要考虑好,怎样把它有利的功能发挥好,而把它不利的和负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这样会更好。

张陵(评论家):这本书是我在作家出版社服务的时候出的书,算是奉献给航天文学事业的一点力量。当时我在审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是在写一种战士的忠诚,“忠诚”这个关键词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就是这种忠诚构成了我们的国家、民族,它可以是献身、奉献、牺牲,它支持着一种核心价值。这本书正能量满满,里面的葛校言和他的妻子许子烈的关系以及子女们的关系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的,但是忠诚性不变。军人家属也是充满忠诚感,这是他们的底线,他们为守住这个底线,付出了很多。

所以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小说非常有力量。我没有去过东风基地,我也不太了解航天事业,但是我能感觉到这本书抓到的这样一种思想。我想军旅文学不缺这种思想性的东西,军旅作家们应比普通的作家们更鲜明地占领精神高地,军旅作家们的精神凝聚力很强,现在越来越强。这可能跟我们意识到我们目前处于某种危险中有关系,军旅作家在反映这样一种现实活动的时候,当然是站在最前线、最前沿的阵地。我也希望军旅作家始终紧紧抓住这种魂来表现国家历史性的进步。

国防跟着国家走向世界,而军旅作家们树立我们国家的大国形象,反映我们国家的力量,体现了大国的精神面貌,他们沿着这样一种步伐在前进。可以看得出来,这部作品有这样的时代背景,写作的时候有这种冲动。当然这部作品也发挥了小说家的优势,她把本真的、高科技的一种文化通过文学表现出来了,这种创作目前还有很多困难,这不仅是军旅文学当中碰到的困难,全世界都会碰到这个困难,今天我们在网络上写的东西,最后都写成商业小说了。

邓小平同志讲过,与我们时代相称的作品少了。军旅文学作品碰到了什么呢?比如说东风基地,它本身是在沙漠里面建立起来的城市,有自己的社会形态与文化,它们都是由航天人几十年创造出来的,几十年创造一种文化就是一个奇迹,通常的村落几百年慢慢的才有自身的文化。是国家的力量把这个航天城市建起来的,把这种文化建起来的。小说跟报告文学有不一样的特点,就在于它要抓住这种文化。小说就是这样,它比报告文学难就难在这个地方:怎样使人物透露出这个方面。所以我觉得许子烈的形象是非常有意思的,值得好好去研究一下,这在军旅小说中比较少见。其实葛校言这个人物好写,许子烈这个人物不好写,因为把她放到基地里面有很多禁忌,你看她把很多外来的四川人的特质引入,她把一代的文化都带进来与基地本身创造的先进文化融合,在这样的家族区域里慢慢地构成了一种新文化。其实有时候我觉得写一本基地史不如去写一个城市的文化史。

小说里头的人物是能够渗透进这么一种文化基因的,其实这很了不起,因为这个城市就是军人们来创造的,所以这种文化是非常独特的东西,就像那个石油城大庆。大庆的文化,我说它非常坚定、非常单调,那种城市跟常见的是不一样的,就在于它属于非常少的类型。所以我觉得慢慢研究这个小说的时候,人物似乎都确实有一些缺陷,这个缺陷是客观环境造成的,你看其中几代人谈的恋爱都不幸福,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葛校言家那个女孩也是如此,小说大结局里的两个人很好吗?我觉得未必。小说第二代人物中的葛东风、葛樱莓,包括新进来的大学生,最后也弄得顾此失彼。这个有点意思,如果说小说真实地表达了那个城市的人际关系,你就会发现这很有意思,这可能是这种文化本身存在的状况,任何地方都有它先进与缺陷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圳的文化特质就表现得很突出。

深圳这个城市也是几十年内形成的,它最初是一个渔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强烈的紧张感,你去读他们城市的小说,你会发现这种特点。小说中的航天基地也特别有意思,是不是其中人物的情感都有问题呢,但是这种问题恰恰成就了人物的个性。许子烈这么一个美丽的女人,她出生在一个小商人的家庭,到了这里之后,最后变成一个女汉子。所以小说本身跟报告文学是不一样的,后者很难写到这个层面上。这个基地城市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包含着很多先进的东西、光明的东西、正能量的东西。刚才有人建议赵雁去写写这些孩子们,我觉得在写作之前,她需要研究研究这个城市的文化,能不能发现这些东西。不要简单地从题材出发,简单地去解决问题,我看她技术上没有问题,但是她要慢慢去研究、去琢磨,要学会运用虚构艺术,小说就是要运用虚构艺术,我在这个问题上对这部小说有点不满意。

报告文学在叙事方面不是个技巧问题,问题在于它对生活的组织。不是说报告文学不好,报告文学现在非常好,我们也特别需要,但是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艺术形式所体现的内容含量不一样。赵雁把许子烈写的很好,因为她把重心放到这一部分,如果她不是这样处理,人物立不起来。但是这个小说有一个特点,由于它依附我们有过的历史,人物更多地跟着历史走。第二代那些人物都像走马灯似的,没有像写葛校言与许子烈那般好,后面的孩子成长速度太快了,他们在跟着时代走,处理得太快了。

如小说中提到的某个人物跟牧民的女孩子生了一个孩子,我觉得这细节处理得不好。小说里许子烈坚决不同意他们在一起,她变成一个女汉子之后,这个想法是对的。小说对葛东风处理得也不太好,使得他不像爷们儿。基地这个地方不是很大的,小说里有些细节处理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非常激动有这样的小说问世,所以我写了些东西,也是基于学习体会吧,总之祝贺这本书的出版,希望赵雁继续出好作品,出好作品的同时要多研究这种文化,因为小说的题材特别新颖,我们需要找到人物性格最独特的地方。赵雁找到了许子烈的,也应找到其他人的。

高叶梅(《长篇小说选刊》主编):首先祝贺赵雁,这两年我看了赵雁不少的作品,也知道赵雁是以写报告文学著称的,由于职业工作,我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报告文学,但是我相信像这样专门写一个行业、写一个独特的事业的作家,她一定具备独特的生活经验。刚才讲到体验生活,因为现在作家体验生活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号召和呼应,但是实际上我们做编辑的也经常会有点想法,因为生活是发展的,所以作家要不断地体验生活,补充认识,跟上时代的节奏,还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认知,这样作家的创作才会有进步,但是真正的小说品行、小说的气质是来自于作家自己的积累,而且主要是童年、少年、青春时代的记忆。赵雁的这个小说是她的转型之作,我因为前两天一直开会没有收到书,我昨天才看到电子版,出于作编辑的习惯,其实我写了好几页的修改意见,这些都是底下可以交流的,因为我觉得她的转型需要大家给予鼓励。

而且她也的的确确具备了一个文学创作者最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情怀与责任担当使命,这些肯定是作家和文学所必须具备的。如果丧失了这个,我觉得小说精神上的高度、所有的东西都不存在了,但是仅仅有这些还不够,它还需要小说特别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说虚构文学和非虚构文学的区别在于什么呢?我觉得赵雁这个小说转型的时候,她敏锐地捕捉到了,就像大家所说的大历史、小切口。为什么呢?因为小说和纪实文学不一样,后者可以写一个宏大的框架,然后让人物作为一个体现甚至作为表现符号来完成一个大趋势或一种使命表达。但小说不是这样,它一定要切入人的情感,无论你是什么样的人,写多么大的事件,如果你没有情感的描述,那么你所创作的小说百分之百是失败的。所以赵雁在转型的时候,能够用一个家庭、独特行业的具体的人来切入,描述他们命运过程中的情感经历,我就觉得这是特别厚重的题材。我觉得她抓住了,这个转型是特别对的。但同时转型当中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我就觉得她有这个问题。

刚才张颐武鼓励赵雁创作第二部、第三部,这是一个巨大的鼓励,而且她有那样生活经历,她不写谁写。她靠着才华也能写得很像样,也能写得很圆,但是你能感觉到赵雁的好多描写如此真实,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她就具备那样的一种真实,那跟她的特殊积累有关。所以张颐武鼓励赵雁继续写下去肯定是对她的作品传达真实能力的肯定,但她既然选择了用小说来表达,她就很清醒地知道小说表达了什么,而且我看了小说的后记,里面实际上有一种冲动,而这种冲动除了担当责任想写中国的航天事业外,实际上最让她冲动的是默默无闻的像自己父辈一样奉献自身给东风航天基地的生活,这其实也是赵雁生活的经历,所有的经验从那里打捞,它们就形成了赵雁的人生经验,而这跟共和国的历史相结合,这些冲动才是作家真正的冲动,如果没有这样的冲动,一般人不会选择写小说。小说的自由就在于它可以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所以在具体的某个文本上,作家的确需要再好好磨练一下,而且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毛病在哪儿,我觉得这个小说对讲述人的掌控特强,这个是能支撑小说成功的非常重要因素,因为它不是那种散点结构的东西,它是按照时间叙述的,它是一个线性叙事结构。

小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在大主题的鲜明框架里由小标题带起来的叙事人物的可信性问题,除了主要人物之外,他们几乎都不是特别能够站得住,尤其是小说写到第二代的时候,这种问题就更明显了。但是小说讲述叙事的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小说所展现出的是非常独特的东西,由于作家太熟悉这个生活了、这些感情了,她及时给它高度,抽象之,然后又给它做了一个特别简练的概括,但仍然会让读者感觉非常真实生动,因此也就能够唤起很多航天人的共同记忆。我觉得作者是沾了这种真实生活经历和真实情感的光,但是大部分的处理还是处于素材阶段,没有被很好地加工。就像刚才张陵所说的,小说有较多类似问题。因为小说是需要整体性的经验的,它的高度抽象是在一个个人物身上发生的,诸多细节会有逻辑性的关联,小说的细节推动了抽象的发生,这是个前后过程。所以我看这个小说,整个的逻辑关联不是很强。因为刚才讲到了,这部小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新鲜经验,它有很多特殊的东西吸引我们,而且航天工程是一个特别特殊的、神秘的事业,但同时它又是众所周知的,因为在世界各国的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会重视它,不像有的行业可有可无。航天事业知名度太高,而赵雁又特别得天独厚的地方就是她的生活和情感,这两个是写小说最基本的东西,而她具备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处理这些记忆往下写。小说作家可以浓缩他的生活记忆,不断地能够挖掘出很多东西,随着他写作的拓展,因为情感就像一个酒酿式的过程,会生发出更多的作品。不见得说这个经历写完了就得写下一个,小说不需要这样,报告文学才需要。所以小说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特殊的写作方式,它就是要作者回望自己的记忆。这两个东西都在赵雁这儿呈现,她有很好的掌控力,加上她的生活积累,所以这部小说像大家所说的是成功的,它能够鼓舞人。小说中的那些细节,虽然我们可以不管它们的关联,但仍让我记住很多的细节,包括小说中写到的人物老是忘我工作的细节,这里也处理了人物的某些矛盾,它必须如此处理。但我觉得这个处理很自然,主人公选择了这个职业嘛,但是他妻子在生第二个孩子后,他回上海抱了一个老母鸡,坐火车上把老母鸡带了回来,这样感人的细节在小说中处处都有。特别成熟的作家把这些细节都揉和在人物的关系里面,而不是跳出来的。赵雁的小说有很多特别好的细节,都是跳出来之后就消失了,然后就写下一个,这可能是报告文学给她带来的写作习惯和模式。她要转型去写小说的时候,对素材的处理上,还不够成熟。

反正从我们编辑角度来看就是这样,但是我很敬佩她啊。无论对我们国内的历史也好,还是国外的也好,我是知之很少的,对历史文化与行业的了解也如是。阅读小说是最普通的阅读行为,而且阅读的时候读者一定不是说他想关心航天事业之类的,他一定是说,他想关心这里的故事、这里人的情感与命运。这就是小说的特点,我就先说这些,底下可以好好交流。

郭艳(鲁迅文学院教学部主任):我代表鲁迅文学院热烈祝贺赵雁的长篇小说出版,她是我们高研班的作家,特别感谢部队把她送到我们鲁院,从赵雁的成长可延伸至鲁院的办学方式,这多少让教师也感到某种程度的欣慰,这种欣慰里包含着很多作家的获奖,获奖的作家很多。赵雁一方面写报告文学,一方面又写了很多中短篇,她有很多个人化的日常经验,实际上她自己对于创作方向的选择曾经一度非常纠结,我跟她也聊过,她非常纠结到底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她最想表达的很多东西,《第四级火箭》有很好的诠释。我参加过她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飞天梦》的研讨会,她所面对的报告文学对象就是大题材、大情怀,包括对于大历史的一种非虚构的叙事,这种叙事写作,我觉得是非常难的。回到小说,这个难度不在于作者对于这个小说本质的理解,而在于他怎么样地用一种恰当的文体去把握现实与历史,尤其是大题材,年轻的批评家很注重这个。我也做过八零后和七零后的个案文本研究,七零后的青年作家的写作就是写他们所面对的日常东西。所以在长篇里面我们会发现赵雁对日常基地的经验描写,非常地传神,包括对人物的塑造以及对很多东西的认知,这是有原因的。因为时间关系,我主要谈这么几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对一个现代化国家的认同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像五十年代、八十年代用长篇小说的方式去表达了。赵雁的作品是一种叙事性,作品映照青年人怎么去认同这个国家,无论仅仅是对一个国籍的认同,还是拿自己的国家与西方进行比较,都是如此。对物质生活、封闭状态、表面上的认同都是浅层次的,赵雁对那种精神结构和情感结构的理解,在当下物欲横流的时代,我觉得特别珍贵。新的一代无疑是在建筑一种精神的延续性,刚才很多专家说这就是部队作家写作的魂,部队写作需要这个魂,当然也涵盖至其他阶层。基地的侧面也是在说民族精神的认同,我们要找这样的题材是非常难的。所以对于赵雁的写作来说,基地不仅仅是一个精神所指,即使对于整个的当代小说创作来讲,当下的写作也是非常好的资源。

第二,我觉得赵雁非常成功地选择了当下历史维度的文本表达方式,因为她很明确地选择了现实主义,因为她也很熟悉这种手法,比如说她没用现代的手法来表达氛围,她用了非常笨拙的办法,没有选用那些花哨的方式。她用这种方式来区别报告文学,评论集萃里有一篇鲁院同学写赵雁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赵雁非常正,她的长篇小说写作体现了其为人的特点,用现实主义手法拒绝历史中的那些谎言,因为那些特殊年代的原因导致了所谓的高大全化恰恰是对于当时历史的一种遮蔽,因为五十年代的历史不是所谓的革命现实主义所能覆盖的。对比之下,赵雁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典型人物是非常丰富的,崇高、艰难、纠结、豪迈。我觉得长篇小说里大情怀当中人生的恢弘气魄与小情怀当中人性的柔软度是一样的,小说通过人性的柔软度展现出大情怀。刚才张颐武老师都谈得很充分,说到小情怀,小说通过如许子烈这个爱美、率真的女人来体现宏大叙事当中的柔软,许子烈那样一个女性成长为基地的女汉子实际上有她这样的精神境界,或者说人生的贡献过程反映了一个时代。

第三,我觉得这个小说里面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叫因爱之名的伤害和理解,这个长篇也是因为爱,即对于父辈的爱,对于那个基地的爱,对于那段历史当中特定人物包括我们整个航天事业的热爱。这就有一个在里面,可能带来很多技巧上的问题,这个在赵雁的后面长篇创作里可以改进,可以作一些更多的技巧探索,尤其是对于这个小说的原材料以及好几位老师所说的虚构性,达到突入一个真实以后来呈现出更为深厚的、更为本质的真实的境界。小说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因爱之名行动,所以才产生了很多伤害,如葛校言和他的妻子之间五十年代的那种爱,他认为的爱跟我们现在对爱的理解不一样,也是因为爱。这是大爱和个人的情感之间的纠结,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在于五十年代婚姻当中的大男子主义在起作用,这折射出中国婚姻家庭的那种内伤在中国的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是普遍存在的,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以子女为本位:男性对于社会要有责任,女人要突出母性或者奉献。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当今的这个时代讲究个人的主体性;从个体的精神丰富性的角度来看,赵雁是有反思性的,她不是一味地写父母,即父性或母性,她的反思性在我们看起来特别意味深长,可能我们跟父母辈之间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后代如何去理解不断争吵的、执子之手的婚姻关系,这种婚姻关系映照着当下离婚率特别高的现状,年轻人的闪婚、对于婚姻的不尊重或者说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以后会有一些反省,中国这几十年发展这么高速,这些理想主义的东西来不及梳理,我们父母付出了很多,如果家庭很容易解体了,那么孩子的教育就会变成一个社会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应对父母充满敬意,他们通过维系自己的婚姻,付出了精神和情感上的代价。我就谈这三点,其他的跟赵雁私下里再交流。

责任编辑 朱亚南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航天作家
作家的画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航天梦,我的梦
逐梦航天日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浅析如何写好报告文学
航天股为何遭爆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