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蓓
摘 要:中国古典舞在艺术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圆”的状态,这种“圆”包括了外部形式和内涵审美原则。舞姿造型的圆曲相照、刚柔相生的运动方式、对比强烈的节奏特点,构成了中国古典舞以“圆”为核心的风格特征。中国古典舞动作多姿多彩,千变万化,但无论怎么变化都没有离开一个“圆”。从手臂形态到整体的舞姿造型,从动作形式到运动轨迹,都与“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的舞者就舞姿上像“圆”一样,从各个角度都是完美的,在造型、舞姿、运动线上也都以“圆”为主要的美学依据。本文通过分析“圆”在古典舞中的动作及审美特征,来了解“圆”如何在中国古典舞中运用,从而进一步认识“圆”对中国古典舞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古典舞;“圆”;舞蹈动作;运用
1 “圆”在中国古典舞中的定义
圆是中国古典舞的突出特征,有着“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运动轨迹,差异的对立的方面,互相结合,互济不足,从而构成了高度协调,平稳,一致的整体。这个和谐统一的整体就是圆。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始终遵循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充分体现了“圆”的运用在中国古典舞中的特殊意义,也表现出“圆”在中国古典舞蹈中的核心价值。
而中国古典舞中的“划圆艺术”更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在舞蹈中,体现舞蹈动态的灵活和生动的审美意韵,是民族精神意识在形体运动中的高度反映。人们常以“行云流水” “龙飞凤舞”等对中国古典舞加以赞誉、形象描述,这也许是和中国人崇尚龙的图腾及把宇宙看成“阴阳”“八卦”的心理分不开,但无论有多少千变万化的圆,其根本规律都离不开“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运动路线和轨迹,加之身体的拧、倾、扭、曲、折、旋等,和古典舞“一切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律(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等)共同形成了中国古典舞特殊的舞韵精奥。
2 以“圆”为核心的舞蹈动作特征
2.1 圆在线条上的特征
从线条上看,圆由曲线构成,意味着流畅、柔润、舒展,蕴藏着整体、圆满、灵活的含义。因为圆是所有形体面积的极限,往往给人以饱满丰富的美感。从动态的轨迹上来看,中国古典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圆、拧、倾、曲”,动作之间的连接几乎都是圆与圆的派生。圆在动作连接上是非静止,非对称,非平均,非直线的流动状态。在传统的戏曲舞蹈中,凡是身段都要求圆起、圆行、圆止,“云手”走平圆线,双臂揉球似的转动与手腕的自动的自转相配合,形成大小两圆;圆的定义就手臂的动作而言,是要求以肩带肘,以肘带腕,每个关节和每个关节相摧,形成一个八字圆的曲线流动;“云肩转腰”的起承转合,以腰带动冲靠含腆、旁移、提沉,形成平圆的动势,每个元素都要贯穿于圆的走向中。也正是“圆”的存在,才产生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创作原动力,给人留下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圆”的美感。
2.2 圆在动态造型上的特征
舞蹈的形式美向来被舞蹈家们所重视,首先是由舞蹈艺术特征所决定的,我们通过动态的、美化的人体语言来传情达意,状物抒情。一个好的舞蹈作品最重要的就是用它独特的形式来吸引观众。而“圆”从形式美上体现在人体的舞姿造型中自然而然产生出“圆、拧、倾、曲”的体态美。这种体态美并不是以圆环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身体局部各构成因素协调一致共同形成圆的整体印象感,使每个舞姿造型局部的放射线循环于圆的整体轮廓之中,构成和谐,对称统一的中国古典舞舞姿造型风格,进而反映出不同的审美风格。
3 以“圆”为核心的舞蹈审美特征
纵观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无不表现出“圆”的思维,“圆”的文化。中国人给大家的印象是谦卑、含蓄、内敛的,中华民族个性心理及情感表达影响了舞蹈艺术。中国的舞蹈形态,从战国的女乐舞蹈到汉代的巾袖之舞,从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到明清戏曲舞蹈的身段,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回旋圆融的运动痕迹。
3.1 “圆”在其他艺术上的体现
中国古典舞这种“划圆艺术”的由来,可以说是中国人历时五千年沉积下来的审美特征。中国式的思维可以说是圆式思维,思想发散出去还要收拢回来,落回原来的起点上,在道家思想、佛学意识以及许多文化形式中,都能看到这种“圆”式思维。在中国古代太极亦为无极,这种对于宇宙轮回周转、循环往复的观念,进而影响到民族的审美心理和审美取向,表现在舞蹈艺术中便是形形色色的“圆”——“大圆套小圆,动静要求圆”还有“平圆、立圆、八字圆”。在戏曲舞蹈中讲究曲线美,舞姿的拧倾、弯曲、交叉、旋扭。戏曲舞蹈提供了中国式独特的塑造人物形象、感情的方法和手段,包括“以腰为轴”的运动理论,“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起势。传统戏曲与武术中和谐的流动美、刚柔动静的统一以及太极的阴阳相生,从一开始就影响着古典舞的建设和发展,这种统一于形与神、身与心的艺术,使中国古典舞成为散发独特馨香的一朵奇葩。
3.2 “圆”在舞蹈思想上的体现
由总政歌舞团表演的舞蹈作品《和韵》,获得第79届国际现代舞比赛中惟一大奖,并创下此项赛事自举办以来全部评委为参赛选手打满分的纪录。该作品中不仅在形式上有“圆”的体现,内涵中融入了传统的太极八卦,它外圆内转的特征,体现着回旋、均衡的运动模式以及与自然宇宙的圆融合一。阴阳者乃天地之本、万物之纲计、天人合一、阴阳和韵、同美共融的体现。艺术确实是相通的,最高境界就是心灵与自然在沟通中的顿悟,各种自然情景均溶人人的主观感受,倾入人性。在艺术心境与宇宙意象的互衬相映中返璞归真。
《扇舞丹青》可以说是古典舞中的代表作,是一个极具有韵味的舞蹈,如一幅古色古香的中国画。一位婀娜的女子若隐若现,手拿扇子,时而随风起舞,时而含蓄收缩,时而回旋画圆。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手中的扇子画出各种各样的圆,在这些圆形行云流水般的变换和每一个圆形造型的蔓延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之,中国古典舞的形体动态式样“万变不离其圆”。
4 结语
各个舞种都有一套自己的动作体系来维持支撑其审美结构,中国古典舞在舞姿造型、动势动态上一直体现着“圆”和“终点回归起点”的走圆运动原则,被称之为“划圆”的艺术。中国古典舞是典型的“划圆艺术”。在中国古典舞的形、神、劲、律中都透着“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古典舞的精奥之处。中国人重视生命、重视自然,圆不仅给人的是一去一来,其中更多的是循环、和谐、周备、自然、流转。“圆而返、返而圆”。中国古典舞以其动、静的“圆”之美更造就出中国古典舞不可代替、妙不可言的特殊韵味。
参考文献:
[1] 于平.舞蹈形态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2] 袁禾.中国古代舞蹈教程[M].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
[3] 袁禾.中国舞蹈意象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