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救灾高效栽培技术

2016-05-14 15:23
农家顾问 2016年8期
关键词:叶菜水灾甘薯

1.甘薯灾后大田管理

(1)及时清沟排渍。洪水过后,立即开机或人工排涝,抓紧清沟除渍、起垄,以增加土壤通透性,确保甘薯正常生长,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进一步理清田间沟系,做好“三沟”配套,预防二次涝渍。甘薯是起垄栽培,容易形成局部渍水,水退之后要及时清沟排渍,尽快使田间干燥。

(2)及时防病虫。水灾之后一般都是病虫发生快的时期,要及时防治病虫大发生。渍害之后,虫害往往发生多,应加强虫害防控,特别是防治甘薯食叶害虫甘薯卷叶虫和甘薯天蛾,两害虫水灾后极易爆发,应注意观察,发现后及时防治。水灾之后薯苗均有不同程度损伤,喷施多菌灵等药剂防病,同时针对不同虫害发生情况,针对性地防治。

(3)及时除草和中耕松土。水灾之后,杂草生长很快,及时除草,最好采用人工除草,结合松土为宜。

(4)及时施肥。667平方米施复合肥15千克,促使甘薯尽快恢复营养生长。

2.灾后补、改种甘薯种植技术

(1)选用早熟或叶菜型品种。甘薯品种有淀粉型、食用型、兼用型、叶菜型等品种,针对灾后生育期短,需要在短期内形成生物和经济产量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早熟食用型或叶菜型品种。目前可利用的优良品种有鄂薯7号、商薯19和鄂薯10(菜薯)等。

(2)提前育苗。选择灾情发生可能性大的地方,开展有贮备性育苗。1公顷育苗田可以供应25公顷大田,并且可以多次利用。贮备部分育苗田,当灾情发生时及时向灾区供苗,开展生产自救。

(3)及时整地。水灾之后土地较板结,食用型品种采用埂栽方式,一般深耕26~33厘米起垄,单行栽植。菜薯平畦,畦宽0.8米。

(4)及时移栽。灾后及时排水,要根据甘薯的生育要求和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时早栽,密度可为667平方米500~4000株,争取早结薯,延长薯块的有效膨大期,才能使甘薯高产。

(5)苗期加强管理。灾后移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10天左右根据苗情及时加强肥水管理,食用型品种栽后50天左右开始增施钾肥。并及时防治害虫。

(6)中期合理施肥,注意防治病虫害。施足基肥,667平方米施基肥45%,复合肥40千克和硫酸钾10千克;栽前使用除草剂封闭防治草害,注意防治病害虫。

(7)适时收获。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市场需求确定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最迟在霜降前收获。菜用型品种20~25天可以开始上市,每次采摘后要及时补施氮肥。

猜你喜欢
叶菜水灾甘薯
叶菜收获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展望*
必备!欧洲居民水灾应对指南
住“10层高楼”、一年产16茬、一次放置20万盆叶菜——智慧工厂种菜不一般
疫情、水灾期间效益不减反增,这家动保企业到底如何做到的?
遇到突如其来的水灾该怎么办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五招留住叶菜营养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菲律宾遭遇水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