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形势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

2016-05-14 09:09魏碧娇
艺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思考

魏碧娇

〔摘 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形态呈现了新的走向,人们的文化活动已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参与。自我表演、自我娱乐、自我欣赏、自我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旋律,面对新形势和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应认清当前形势,进一步探索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关键词〕群众文化活动 加强 思考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三饱一倒的生活状况,追求高质量生活成为社会主流,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主题。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文化工作面临的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一项需要长期抓实抓好的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省委八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两强一堡战略”。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已经把群众文化工作作为为一个战略高度摆上了重要的位置。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自身为活动主体,以娱乐方式为主要内容,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文化;它是人们用以表达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它的产生、发展贯穿于人类劳动生产全过程,它的存在使群众参与成为现实。正是因为群众主动参与,群众在活动中才能实现自我教育,获得情操的陶冶和审美享受,并在健康的审美享受中建立和升华高尚的审美趣味,提升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境界。这是群众文化特有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它同时符合群众文化的娱乐审美、宣传教育、文化传承、生活实用等一系列功能。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

从湖南省的文化工作来看,历来有着群众文化的优良传统,文化底蕴丰富,特别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业绩,整体群众文化工作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与时俱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例如,在每年工作中,湖南省文化馆依托浓厚文化底蕴,利用春节、元宵节等各种传统节日,开展系列“文化三下乡”、“文化送春风”等活动,内容涉及文艺表演、传统书法绘画表演、灯谜、书画展等,使文化活动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同时,积极组织合唱团、艺术团参加中央、省举办的各种比赛和文化活动,多次获奖并受到各级领导和群众的好评。通过这些活动,为活跃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两个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新的发展形势,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怎样才能让老百姓通过一系列的文艺活动,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文化氛围的感染,精神风貌更加昂扬,荣辱观更加鲜明,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积极向上,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去分享快乐、抒发激情、体验社会进步的劳动成果,这迫切要求群众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有新突破、有新作为。笔者认为深入扎实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应在五个方面做好文章。

一是在建设上突出公益性。群众文化是公益性事业,主要由政府来办。这就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保证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活动所需经费,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政策。需要建立政府投入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投入新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社会和村(社区)三个方面积极性,重点抓好文化阵地建设。特别是对缺少活动阵地的地方,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社区)为重点,以农户(居民)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社区)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有地方可以参与文化活动。对已经建有文化设施的地方,重点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让这些阵地“动”起来,千万不能“建而不用”或“挪作他用”。同时,基层文化单位的服务应突出公益性,淡化盈利目的。即以公益講座、公益培训、公益展览、公益辅导、公益演出、公益服务等方式,接受群众的热情参与,为群众接受文化教育、文化欣赏提供帮助。

二是在内容上力求通俗性。群众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决定了群众文化的通俗性。只有坚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以通俗生动、浅显易懂的方式,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观赏性结合起来,使通俗易懂的文化成为群众精神生活的主要内容,才能多出群众喜闻乐见、广为接受的精品,从而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作为文化系统部门,应该充分利用剪纸、绘画、雕刻等民间工艺项目和戏曲、杂技、花灯、舞狮舞龙等民间民俗表演艺术,经常举办知识竞赛、演讲会、故事会、书法、美术、摄影、集体音乐舞会、跳秧歌、健美操、自演自唱等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用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娱乐形式为广大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是在对象上强化群众性。群众文化活动的主体就是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就没有轰轰烈烈、丰富多彩的各类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就会缺乏生机与活力。群众文化工作必须面向最广大的群众,尤其是面向文化生活非常缺乏的群众,让大多数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文化。因此,挖掘民间文化资源、培养群众文化骨干,加大支持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只有动员方方面面的资源为加强基层、活跃基层服务,才能尽最大的可能推出尽可能多的文化活动样式和文化服务的内容,让基层群众能够便利、有选择而且经常地参与和享受文化。只有既把文化“送”下去,更把文化“种”下去,尽力想办法把当地的文化活动积极分子组织起来,把当地的文化资源利用起来,才能活跃群众自我表现,自娱自乐的各类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只有“到群众中找文化、让群众演文化、使群众享受文化”,才能实现群众文化工作大发展、大繁荣的良性循环。

四是无视在形式上提倡多样性。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性,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具体体现。群众文化工作的宗旨,就是“千方百计地把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動搞丰富、搞热闹”。对农村而言,就是千方百计加强基本的文化供给,提供基本的文化服务;对城市而言,就是千方百计提供有效的文化产品,提供有效的文化服务。应该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力量,为我所用,更好地服务群众。譬如把群众文化工作与教育、科技、卫生、计生等部门联手,资源共享;把群众文化工作与新兴媒体、网络的宣传结合,增强它的辐射力、影响力和生命力;把群众文化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相结合,彰显文化的地域特色。文化(艺术)馆除开展辅导业余艺术活动外,还应积极拓展组织书刊借阅、科普讲座、举办展览、墙报、幻灯等活动。在开展文化活动中,注意把群众自发、分散的活动组织起来,领导起来,逐步建立和规范书画、围棋、戏曲、体操、武术等各种群众性的文化社团,组织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特别是把民间职业剧团,群众业余宣传队伍纳入视线,以文化(艺术)馆为龙头,整合、协调各种群众文化力量,帮助他们整合、提高、拓展,从而实现由“送”文化向“种”文化转变。

五是在受众上增强针对性。群众文化的受众,虽然可以定义为普通群众,但是实际上又可以细分为很多不同类型。做群众文化工作,就应该找准受众定位,分析受众心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正面宣传引导。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的对象的不同情况和要求,用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有的放矢地进行疏导宣传,把科学的内容与生动的形式统一起来,把教育的要求与群众的可接受程度统一起来,力求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小品、话剧等形式,身边人演唱身边事,开展警示教育,激励失足者自尊、自重、自警、自励;通过演讲会、故事会、歌舞等文艺活动,引导弱势群体自立自强、勇于创业;通过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计划生育、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等为主要内容,组织群众文化大赛活动,既寓教于乐,又传播先进文化,让群众在健康、高尚的文化活动中找到“精神家园”。

总之,群众文化的生命和重要载体就是活动,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符合新形势新任务下的文化活动形式,经常举办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神食粮,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位,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社会化,群众文化群众化。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活动加强思考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关于加强国企党内监督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