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尤嘉
〔摘 要〕 朗诵是传情达意的艺术,是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对静态的文学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将其转化成动态有声语言的二度创作。朗诵者应激情饱满地挖掘朗诵作品中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以真情实感打动听众,从而使听众获得艺术美的享受。
〔关键词〕朗诵 情感 内在方法 外部策略
朗诵是响亮、清晰、完善地表达情感的语言艺术,因此感情是朗诵的灵魂所在。为了更好地传达情感,纵观古代的吟诵,到早期激情高昂的朗读,再到如今自然亲和的朗诵,语言作为基本表达方式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文稿中所蕴含的细腻动人的情感以及引人深思的深层意蕴却是所有朗诵者不变的追寻。因此作为支撑文稿灵魂——情感,理所当然成为了朗诵中最重要的存在。
一、情感缺失是朗诵的大忌
良好的语音基础是朗诵的基本条件,而丰富的思想感情则是朗诵的精髓和灵魂。然而无论在电视上或者是现实生活中各种机构举办的朗诵大赛,都不时会出现一些情感缺乏的朗诵表演,大多都是这样两种情况:一是声音失控。众所周知,朗诵时需要真挚和充沛的情感,用音带情,用情合音,但当感情激动时,如果把握不好,会出现声音中过分强调的某些地方,高调处读破音,声音带哭腔等现象。所以,在情感投入的前提下应注意声音的控制。二是过于注重发声技巧,感情匮乏。有些朗诵者在表达过程中,过分注重发声技巧的展示,朗诵时,对作品中的停顿、节奏基本上都是事先确定好的,非常容易形成所谓的“播音腔”。许多播音主持科班出身的朗诵者,在舞台上太过于注重发声的技巧和声音的完美,这样就容易忽视深度挖掘作品的内在情感。因此,想要将朗诵的情感处理得如行云流水,亲切自然,就必须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样也才能在朗诵时调动表达技巧,更好地表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自己体会朗诵作品,揣摩出每一句话的情感,透彻的理解作品了,朗诵时才能表演得浑然天成。
二、调动朗诵情感的内在方法
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朗诵需赋予情感,没有情感的朗诵是缺乏灵魂的,只能形似而做不到神似,所能达到的境界止而不前。情感的建立需要朗诵者深刻把握作者所思所想,并运用朗诵技巧将文字清晰明了,声情并茂地转化为有声作品。
1.感悟作品,把握基调
谱曲中的主旋律主调子被称为基调,而朗诵中的基调指文学作品的基本情调,它代表的是这篇文学作品总的思想内涵与态度。若想完成一份好的朗诵作品,就需要充分把握作品所蕴含的内涵,作者完成这份作品的思想态度,深入揣摩作品中所要阐述的思绪及感悟,紧紧围绕住作品的感情基调。依据不同的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不同基调在朗诵中进行调整。同时,我们有必要了解作者创作文学作品的背景,因为有助于我们把握作品的基调去适时地调整朗诵风格。如《汉江临眺》,唐朝诗人王维受命南巡, 显赫一时, 一字千钧,好不风光。诗句“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正是作者在春风得意之时所吟唱。而他的另一部作品《使至塞上》,正是作者被排挤出朝廷,落魄失意时,故有“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样的诗句表达出悲戚凄凉的情感。两首诗背景不同,作者思绪不同,自然作品的基调不同,因而朗诵的风格也不同,在朗诵过程中需从感情色彩和声音色彩中去调整朗诵风格以达到与作品情感的一致。另外,为了演绎出好的作品,“功夫在诗外”是极其重要的,“诗外”的功夫就体现在朗诵者阅历及学识的广度。阅历源于生活,朗诵者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生活接触面,丰富阅历深化感悟;多读好的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多思考多感悟其中的基调,不可脱离基调,单纯用技巧来进行朗诵表演,只有深入把握住基调,诠释出来的作品才会更加动人,情感的表达才会更加完美且生动,真正意义上做到声情并茂,赋予朗诵作品灵魂。
2、内心感受,表达情感
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对朗诵者来说,朗诵活动就是一种艺术活动,其核心就是在朗诵中将作品丰富的情感通过语言的生动活力表达出来。若朗诵者不能将情感表达出来,缺乏感染力,那这就是一次失败的朗诵。因此,在朗诵中要想具有感染力,引发听者情感上的共鸣尤为重要,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感受作品,毕竟感受是人们对现实事物所作出的情感反应。富有感染力的朗诵应该是将自己心中曾经的情感波澜唤起,再通过朗诵技巧来表达出这种感情,感染听者,唤起听者的共鸣,这才真正地将朗诵视作艺术活动。”这里所说的“曾经的情感波澜”,是指每个人在自身年龄、阅历及背景中以及在平常生活中曾有的情感体会,这导致每个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不同,从而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也不相同。而对生活感受的广度和深度,又会影响到朗诵者对朗诵作品是否把握到位的程度。为使作品情感的表达准确得当,朗诵者一定要细致、全面、深入的揣摩朗诵作品的内容才行,以作品的意境作为朗诵情感的出发点,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对作品的二度创作作为情感的触发点, 在朗诵时感情要跟着作品的节奏而调动,以情带声,以声传情,让听众更容易体会到朗诵者的思想情感,心有所动。
3.发挥想象,形成画面
要成为优秀的朗诵者,就要学会洞察朗诵作品中所叙述的事物、描绘的景象,使听众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受,仿佛置身其中,这就需要朗诵者张开想象的翅膀、大开脑洞发挥丰富的联想。这种想象力从哪里来呢?首先来源于我们日常生活的观察,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对朗诵者来说,直接的个人生活阅历是有限的,朗诵作品中所描绘的情景、事件,一般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亲自去体验,那么,就需要借助间接的生活阅历,例如书、电视中的画面以及平时的道听途说来展开想象,在心里描绘出作品中的画面。因此, 朗诵者需跟随朗诵作品中所表达的意境,在脑海中形成相对应的画面,展现出情景交融的生动形象,使得人在画中游,如身临其境一般。朗诵者想象越丰富,生活体验越精彩,通过作品脑海中形成画面的速度就越快, 展示出的内容也就更加丰富。所以, 在平常的生活中,朗诵者对外界事物要树立其敏锐观察力,能透过现象产生细腻的情感,培养自己艺术的提炼能力。
三、提升朗诵情感的外部策略
朗诵表演时为了达到舞台上的艺术效果,除了朗诵者的个人朗诵技巧外,还需要采用各种艺术手段。例如朗诵者本身的表情、手势等动作;外在的如服装、化妆、配乐的运用等来增加其艺术感染力。
朗诵常常伴随有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体态语,这些体态语叫做副语言,这些表达手段也叫副语言表情手段。副语言表情手段运用对语言表达起到补充、辅助的作用。副语言手段的运用得当对朗诵是“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的原则是协调、自然、一致。虽然副语言的运用能加强朗诵的情感传递效果,但朗诵时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不能像演戏一样过于丰富。毕竟,朗诵不同于演戏,演戏时,演员不直接和台下的观众交流,他作为剧中人物与观众是要分离的,只能与同台的演员进行交流,而朗诵者与听众是必须直接交流的,处于同一个频道,是通过声音直接把感情传达给听众,引起听众的共鸣,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态等仅仅是帮助传达感情的辅助性工具,过度表演就会显得滑稽。
朗诵者要想准备表达情感,服装、妆容,就必须与朗诵的风格、内容相统一。在进行形象定位的时候,首先要准确把握朗诵情感的定位,其次了解朗诵的风格,最后朗诵者在挑选服装以及化妆时要有一个明确的自我认识,要根据自己的脸型、肤色、身材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装扮,这就是一个内在跟外在的统一结合。朗诵者合理运用妆容服饰语言,对自己的外在形象进行恰当地修饰,既可以使观众对朗诵者有一个良好的观感,也体现出朗诵者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观众的礼貌与尊重。因此,化妆、服饰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朗诵者塑造个人形象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许多大型的朗诵常常伴有配乐,配乐具有强大的情感渲染力,是朗诵作品内容与其情感之间的有机纽带。优秀的配乐可以很好地把音乐和声音有机融合为一体,音乐旋律根据朗诵节奏的抑扬顿挫能更好地体现出整个朗诵表演的美感,为朗诵表演渲染气氛,强化了朗诵的情感表达。专门为朗诵设计创作的配乐,可以很好地为语言结构的起承转合和朗诵节奏的跌宕起伏做到恰当的铺垫和补充。朗诵配乐在不同的朗诵作品中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朗诵,在朗诵表演前先用音乐做铺底,然后再随着配乐的低潮开始朗诵,这样就起到展开故事的作用。有的朗诵,刚开头的时候并没有进行配乐,而是当朗诵进行到高潮再开始配乐,这样朗诵就有了鲜明的节奏变化,使得整个朗诵表演富有明显节奏感。
情感在朗诵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没有情感的表达是形似而神不在。在朗诵过程中可以通过运用相应的技巧完成内心情感的调动,也可以加以外部策略对情感进行修饰和支撑,使朗诵的感情表达更为充分完整。针对朗诵中情感表达时遇到的问题,有进行针对性的解决,真正达到“音美,形美,意美”的要求,完成朗诵的情感表达。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诵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6.
[2]赵兵,王群.朗诵艺术创造[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
[3]高丽凤. 浅析诗歌朗诵配乐的艺术表现力[J]. 语文建设,2015,03.
[4]杨文华. 朗诵训练中的情感培养[J].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8,01.
[5]康燕梅. 论演讲与朗诵的区别[J]. 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