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云纹符号化过程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2016-05-14 08:15廖琼
艺海 2016年8期
关键词:符号化

廖琼

〔摘 要〕 通过分析秦汉时期卷云纹装饰语言符号化的过程,指出卷云纹定格成纹样的三种创作模式,对秦汉时期卷云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进行归纳。

〔关键词〕 卷云纹 符号化 意制 形制 韵制

一、卷云纹的符号化过程

1、具象化——从象形到图案的隐忍

纹样之“纹”的雏形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知,体现在视觉上就是在工具和器皿上留下的各种痕迹。纹样之“样”是有意识地组织、创作一定的样式。当人们把自身的感知和体验用“纹化”的方式和形态表现出来时,这些纹样就形成了有意义的图案。原始先民们在陶器、工具、用具等物品上刻画的图案和符号都是带着对纹样的迷信,在那个生存大于一切的社会,人们相信那些特定的纹样能够给他们带来生命和好运。这种纹饰成了一种有生存意义的图案,是人们观念意识的体现和传达。这种主体意识的支配体现在图案上并不是张扬地盛行,而是神秘的、甚至是掩盖的。它以一种沉默的形式记录着纹样的历史和形式,这也给我们现代人参透先民的意识带来很大的障碍。不管怎样,我们认为这种由象形到抽象形式的转变是一种进步的、必然的演进。同样,在卷云纹的形成过程中,人们也是从最初对云朵的临摹描画,发展到记录云朵形象、传达人们利用云朵求雨的象形图Z信仰以及求雨的祭祀活动。

2、抽象化——从图案到符號的勃发

在中国美术装饰领域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最令人难忘的装饰纹样之一就是“凶相毕露”的饕餮纹样,饕餮的意思是“贪食者”,这个意思只是在较为近代的文献里才有的。当人们把这种具有神秘属性的感知用“纹样”的符号或形态表现出来时,这些“纹样”的符号、图式,必然带着各种神圣、神秘的灵验意味,甚至认为具有与原有物象同样的功能与神性。

饕餮纹是商周社会的写照,卷云纹便是秦汉社会富足生活的缩影。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不仅是特定社会思潮的反映,也是现实生活的表现。在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宗教思想主导下,秦汉时期的装饰纹样出现了诸多仙禽瑞兽、神人共乐的图像,也出现了祥云瑞鸟、礼仪道德等方面的图景。作为秦汉装饰艺术和纹样主体的卷云纹,几乎在秦汉所有的装饰形式中出现。卷云纹不论以何种形式出现,卷云纹表现的情节性和写意性都十分丰富。它广泛的实用性和主题表现,正好证明了卷云纹不仅仅是一个形式变化丰富、描写自然现象的纹样,更是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意义的符号,是一个被神化、符号化的社会思想的纹样符号,是一个浓缩了秦汉社会思想观念的装饰符号。

3、意象化——从符号到情感的升华

美国著名哲学家、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就是将人的情感表现出来供人欣赏,把人的情感展示为可见、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中国古代云气装饰之所以如此兴盛,在其美丽的形式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文化底蕴,乃至于与中国人的宇宙生成观念相统一。古人在长期的农耕生存方式中深刻地体验到雨水对农耕生产和社樱民生的利害关系,懂得欲求雨泽施布、滋润万物,必先求云气流行,人们因而对云气怀有特别的情感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作为审美意义上的云气装饰是自然之云的一种升华,是将观念的和有着现实意义的云气化作一种民族的审美理想,展现着生生不息的生命运动之美。

当符号具有装饰的功用,就必然具有它的社会功用。卷云纹在秦汉时期繁荣发展,这种艺术符号包含了当时的人文思想和普遍存在于社会中的情感。具体来说就是统治着汉代社会的主要思想学派。在儒家思想中,人类的情感与天地自然是相类比而感应。儒家思想强调自然现象的变化和人的情感变化有相同、相类似、相感通、相对应的关系。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包含着主体心理情感与外界事物的同形同构关系的素朴的观察和猜测。而道家美学更加要求情感抒发,是生命与自然、情感与运动的自由抒发,颇有一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雄伟气概。可以说,“儒道互补”是一种和谐的境界,是一种精神的追求,这在艺术哲学上是一致的。中国文化和艺术的深厚内涵使传统图形纹饰在自身视觉形态的背后蕴藏着诸多复杂的精神意向,而这些从属于文化与哲学范畴的精神意向通过纹饰这一中介而表现出来,使得传统装饰艺术原先基于原始文化,并得到发展的艺术现象有了一个可依存的民族精神为其理念基础。

二.卷云纹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模式

随着人们对装饰技术的掌握和对美的追求,必然会形成一些更加广泛而有意识的创作过程。这种创作是分三个层次的。

1、意制——重意不重形

飘逸的线条和生动的形态使卷云纹被广泛用于各种设计领域和载体。而卷云纹独具的民族文化意蕴和审美意识,也使卷云纹在设计领域中以独特的姿态傲视其它传统纹样。卷云纹所暗藏的气论哲学与人们的文化观念以及对生命规律的认识和谐一致,既能朴素低调地诠释中华民族的优雅,又能华丽含蓄地表现民族底蕴的高贵。这种有意识的创作更加侧重于对其意蕴的应用和推广,外在形式只是装饰图形的框架。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说,“意制”是一种符号的运用,这是对符号内在意蕴进行了深刻的体会之后,应用在装饰载体上的一种行为。此时的“形态”不是最重要的,其内在所包含的指引、延伸、象征之意才是最关键的。这种意识创作的冲动发展到今日,便演变成了意象表达派。很多行业中纳入了对卷云纹的应用和推广,更多的是取其意而非取其形。

2、形制——重形不重意

相对于“意制”而言,“形制”就更为简单了。当固定的形式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中代表着固定的意识形态时,形式便会夸张甚至泛滥。这时候的符号就仅仅存在于能指层面,而不是具有所指那样深刻、耐人寻味的意义了。真正的意识形态会慢慢削弱,成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明清时期的卷云纹,只剩下形态的堆积,没有意义上的再次延伸,于是也就出现了繁缛的形式、泛滥的形态以及乏味的意识表达。同样,在现代设计领域,经常可以见到卷云纹的衍化设计。这些衍化设计对卷云纹的应用,多数是在潮流引导之下,对外在形式的重复应用而已,意义已经不再深刻。设计者们的意识创作也没有那么强烈。各个领域方面的作品向我们重复的只是符号的框架,作品的内在意蕴没有太多值得深刻追究的空间。

3、韵制——意形兼重

“韵制”是在“形”和“意”的综合之上而形成的。这个层次的创作是集两者之精华,弃两者之糟粕。在两者综合之上的意蕴创作将不再那么单一,而是更加深刻而独到地表达了卷云纹的意蕴精髓,刻画了它行云流水般的线条。

广受人们关注的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卷云纹的完美呈现。我们可以在各种奥运会宣传资料上看到卷云纹的完美表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火炬设计专家组确定以祥云纹为主题,不但是肯定了祥云纹这一吉祥图案内含的传统美学思想,还旨在通过祥云纹的优美形象向全世界传播中国这个古老国度的深厚文化。“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祥云”这一具有典雅东方美的传统图案,其优美、流畅、饱满、飘逸的艺术形象,美好而丰富的寓意,强大的艺术生命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传统卷云纹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法则

总结秦汉时期卷云纹的构成规律,可以说是先以勾卷形为单位,对称的组合成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纹样形式。这种构成规律是非常符合中华文化精神和气论哲理的。它的形象由简单抽象到复杂意象;姿态由扭曲旋转到飞扬飘逸、自由散漫;样式由混沌多样到清晰明了;艺术格调由庄重规矩到清爽恬淡。卷云纹的演绎变化,反映着秦汉时期社会思想观念的推进与演绎,也表现着人们对艺术规律和审美准则的认识和提高。卷云纹装饰艺术符号将气论哲学和美学集于一身,可以说,通过这种艺术符号,人文思想在艺术中得到升华,艺术在美学中得到精炼。如此这般,卷云纹这种艺术图形语言就必然具备了哲学中所涵盖的人文思想和意识形态,以及美学中所涵盖的审美意识及美的本质。美的本质从根本上决定了美的合规律性必然是一种自由中的合规律性。

传统卷云纹在现代装饰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底纹的辅助作用和作为主纹的主要作用两种。所以在装饰艺术领域中,要概括卷云纹的装饰应用规律恐怕要分很多个层次,但仅仅针对卷云纹作为一个装饰艺术图案和一种装饰视觉语言来说,卷云纹这一传统纹样在装饰应用过程当中还是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群体性。卷云纹从来不会出现单支,一般为两支以上或者更多。因为卷云纹之艺术符号的原型是直接取自于自然之中的“云彩”,自然界的云彩是从来没有落单的,它往往是一团团或是一簇簇,不论是翻腾转曲或是弥漫飘逸,云彩始终是群体性的活动。这就如平面构成中的“重复排列”一样,可以杂乱无章,可以有序可循,但最重要的是单体的重复出现。所以,群体性是传统卷云纹作为一个视觉图案来出现给人的最初印象。

(2)、相似性。艺术中的相似性是以美学法则中的“变化与统一”为准则的,具体来说,即是卷云纹在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应用在装饰中时,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有统一。勾卷纹的群簇出现也体现了勾卷形式的重复,后期的云气纹则是在C形和S形这两个相似形之间的不断转换。图形构成的根本原则即是单体和单体之间存在着相似性。卷云纹在有了群体性特点之后,必然存在着“变异”,这就消除了审美疲劳,增加了外形上的变化,使图形更加生动。总的来说,这种相似形的转换,是“意”与“功能”的结合,由于有“意”的贯穿,美的夸张更为典型化,达到了装饰的美化作用。

(3)、适合性。作为一种极具装饰力的艺术符号,卷云纹的应用领域自然是相当宽泛的。在这么多的装饰领域中要使一种艺术符号得到长久的应用,这必然要求这种艺术符号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卷云纹的形式构成是由云雷纹的连续构成逐步发展到后期的适形构成,这其中卷云纹经历了形式精简和轮廓的调整(如C形、S形),还形成了新的骨骼體系,这就使得卷云纹这一艺术符号在装饰领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适合性是对艺术符号在装饰应用中的提出的“和谐”要求,和谐是美学法则中的最终要求。卷云纹越能适合载体就越能让人们在接受种种视觉图形的同时感受到和谐之美。在这里,适合性不仅是相对于装饰语言和表现载体的契合,它所提出的“和谐”要求是相对于人对图形装饰语言的感受和感知层面。因此,应用卷云纹之种图形装饰语言时必须要将人的视觉感知的特点列入首要考虑范围,同时借助相应的表现载体来体现卷云纹的装饰美。

四、卷云纹在现代设计领域的应用展望

艺术交融与发展使我们能够认知并接受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并能感知其文化背景下所存在的图形装饰语言,同时在不自觉的接受过程中推广所感知的思想观念和审美意识。这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种图形装饰语言是能够在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成为一种世界性文化交流的艺术符号。

同样,我们也相信,在经历了模仿、创新、定型的凝练,卷云纹这一种传统艺术纹样不仅在内容上承载了中华民族思想追求的境界和审美情操,同时也具备了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能力。因此,卷云纹必定会在这个文化沟通如此频繁的现代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与时俱进,给我们带来一场更丰富的视觉盛宴。

参考文献:

[1]【荷】米克·巴尔,常宁生,译. 观看符号,解读绘画——运用符号学理解视觉艺术[J]. 世界美术,2007(1):91.

[2]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23.

[3]陆晓云. 从符号的角度解读传统装饰艺术[J]. 广西社会科学,2007(6):104.

[4]倪建林. 秦汉漆器及其云气装饰——中华传统漆艺鉴赏[J].中国美术教育,2002(2):52.

[5]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119.

[6]滕锐.传统旋涡纹饰“中和”造型思想探述[D].沈阳:东北师范大学,2006:22.

[7]陈勤建,尹笑非.点击中国吉祥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197.

[8]徐雯.中国云纹装饰[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38.

[9]刘刚纪.艺术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433.

[10]姜今.打散构成[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72.

猜你喜欢
符号化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让标志设计课乐趣横生
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糕点设计的创新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论国内青春电影的同质化
服装视觉营销中春节主题橱窗的符号化思维
基于ArcGIS的胜利油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图符号化设计
基于交通视频符号化的智能高清视觉电子警察系统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