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

2016-05-14 10:11肖念全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 2016年8期
关键词:应用题图形数学知识

肖念全

传统数学中,主要以老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方式进行.这样没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无法实现自主学习.在教学层面,学生也很难形成“理性思维”,也缺乏学习数学需要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力”以及“抽象思维”等.而缺乏这些思维模式,数学学习就不可能获得很好的效果,学生容易出现记忆性学习和模板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对他们以后科学知识的学习有伤害.美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数学也不例外.数学中有科学之美,有抽象之美,有几何之美,更有数字之美.要培养学生去欣赏这种美,老师首先要做到传递这种美,即在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将美展现,也将数学灵活应用.

一、带领学生发现几何之美,热爱数学图形

图形是最容易给人美感的,发现数学之美也从这方面开始.而成功的教育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让他们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对称图形比较容易让人直观发现美感,也是在生活中常常采用的设计理念.比如在学习“对称图形”时,可以展示四川脸谱、蝴蝶、天安门等具有明显对称特征的图案,从而给学生更加直观的视觉效果.再讲解“圆”的时候,可以引导同学们回答自己对图形的感受,询问他们最喜欢的图形.在学生中,一定会有人回答是“圆”,此时老师可以接下话题,让大家都去体会“圆”的平衡与舒适.还可以介绍古希腊的文化,他们认为圆是最神圣的.甚至连阿基米德死前最后一句话都是“不要破坏我的圆”.有了这些美的情感的铺垫,大家对圆的学习兴趣定能提高,甚至会激发他们探究学习的愿望,将圆的面积、周长等进行进一步教学,以此来让课堂更加有活力,有逻辑性.

或者号召学生在课下积极去发现生活中美丽的几何图案,可以拍照,也可以用画笔画下来,甚至特别的话,还可以邀请其他同学和老师同自己一起去欣赏.生活中的几何不仅是一种美,有时更是为了更好突出建筑物的作用,这时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这些图案的效果,不仅仅有视觉的震撼,更能够给他们心灵的震撼.

二、带领学生发现数字之美,引用数学故事

讲解完图形,数学之中不可缺少的就是数字.有理数和无理数又是两大类,老师可以以问题“你更喜欢无理数还是有理数,原因是什么”来开启探索数字之美的旅程.让大家通过回答为什么喜欢无理数,或者有理数,来分清他们之间的区别,都有哪些特征,如何去鉴别它们.如果分不清,怎么能说明自己喜欢呢?

还可以结合一些数学小故事,让数学学习的背景更加丰满和立体.比如我国只有初中文凭的数学家华罗庚,他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数学天赋,但因后来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后来还染上风寒.但是其在数学方面的成就非常惹人注目,如解析数学论、矩阵几何论、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还可以用一些他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吸引同学们数学学习兴趣,发现数学格外的吸引力.或者现在网络使用非常普遍,所以老师也可以将这种工作交付给学生自己,比如举办“我最喜欢的数学家”这一活动.让每个孩子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或是最尊敬、最了解的数学家,讲他们的故事和成就,引用他们一些名言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还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维持学习动力.

三、带领学生发现逻辑之美,实践数学知识

数学的美其实主要体现在“用”上面,认真实践数学知识,用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够积累我们的成就感,让生活变得更加有动力和美感.所以教学不能只让学生看,而让他们参与其中,这样他们才能用心感受数学的逻辑之美.比如在教学乘法公式时,可以给学生列出一堆公式,然后里面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或者直接在一些应用题的描述中加入这些数学公式和数字,让同学们自己去分析发现里面的错误.给这个环节起名为“我是小小侦探”,这样学生会应用自己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火眼金睛找出哪些地方是错误的,有利于其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也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味.再比如在几何教学中,学习图形面积时,给图形设定边长和面积,让学生发现其中错误.数学逻辑是非常有魅力的,而且这种未知的探索能够给学生带来极大的成就感,让他们更有信心参与接下来的学习.

四、带领学生体会团结之美,小组学习数学

有人认为数学学习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只有在安静的环境下才能进行思考.其实不然,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的教学,这些基础知识更多的是需要理解,而不是进一步的思考拓展.所以沟通理解数学知识非常关键,这也是建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来组织学习的原因.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自主预习数学,完成对数学新知识的初步理解.接着在课堂中参与课堂讨论,解决小组中遗留下来的问题.比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每个小组都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解决其他小组提供的应用题和提供其它小组应用题.这样的两项任务让学生从出题人和做题人两个角度来体会方程组的学习,而且有实际的背景,更容易引起共鸣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另外,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在同学交流中增进彼此的感情,融洽学习氛围,以数学为媒介建立友谊,这也是数学带给我们的“美”.

总之,想要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要从改变数学呈现形式开始.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大家会喜欢“美”的东西,会对“美”的事物更有感觉.因此如果将数学美呈现出来,那么就能够让大家发现无处不在的数学意义,更能够提高学生这个方面的数学创造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之美,要从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展开,引导学生积极发现,带领他们深入体会,只有自己感受到的,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应用题图形数学知识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