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发展儿童

2016-05-14 13:58徐丽丽
中小学德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品德课程标准儿童

徐丽丽

摘 要 品德课教学需要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更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提升儿童生活;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更要引领儿童的价值观。如此,才能不断深化对儿童立场的认识,彰显“尊重儿童,发展儿童”的课程真义。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儿童立场;生活逻辑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8-00-03

课程标准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以及课程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2011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部分内容作了“微调”,但始终将“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作为核心价值。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反复研读课程标准,不断深化对儿童立场的认识。

一、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更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

作为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注重尊重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研读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我们不难发现,对儿童认知规律的尊重是教学的起点,但基于儿童立场的教学还要进一步建立遵循儿童生活逻辑的课程理念,才是真正对儿童的尊重。

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你真好”为例,本单元是新生入学第一课,旨在引导儿童体验小学生活的愉快氛围,尽快适应小学新生活。围绕这一主题,教材编排了四个活动主题:“手拉手 交朋友”“我们的校园”“我也想当升旗手”“小学生活开始啦”。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以“你”为主线,以儿童熟悉的、最想亲近的人为切入点,从认识老师、同学到认识校园、国旗,体现了一年级新生逐渐扩展的生活领域和认知程度的逐步深化。这一逻辑编排彰显了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符合低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相应地,本单元教学应当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当儿童怀着渴望与不安的心情跨进小学大门后,他们将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这是一年级新生的现实生活,他们需要成人的引领。

教学“手拉手交朋友”时,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形式,如“找朋友”“网小鱼”等引导儿童作自我介绍,为儿童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让儿童在游戏中学习交往技能,初步形成懂规则、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引领儿童主动、积极、愉快地交往。之后,可让孩子们按兴趣分组,认识新朋友,如游戏“红黄蓝绿大行动”让相同兴趣的儿童在一组活动,促进儿童寻找共同的话题,引发共鸣,从而帮助儿童克服交往中的胆怯、紧张等心理,增强交往意识,加深儿童之间的交往。“我也想当升旗手”则可安排认识国旗,动手制作国旗,参加升旗仪式等活动,遵循儿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让学生初步认识国旗,并在活动中培养和体验热爱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由此,让一年级新生真正意识到“小学生活开始啦”,带着好奇和愉悦的心情展开新生活。

这样的教学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开始,引导他们逐渐拓展交往范围和生活领域,符合儿童生活的逻辑,自然会被儿童所接纳。

二、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提升儿童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小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因此,品德课教学要充分调动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用自己的心灵“触角”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包含的“知”“情”“意”“行”等因素。然而,教学不能止步于此,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更要提升儿童生活,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彰显课程价值。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不胆小》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就“胆小”问题进行了学情调查,并设计了统计表(见下表)。以此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有针对性的活动,实现对学生生活的有效引导。

根据结果统计,“怕黑”是孩子最大的困扰,班里多数孩子害怕晚上独自一人睡觉。于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们敞开心扉,说说“怕黑”的原因。原来,一些孩子们认为黑夜“有鬼”。针对这一状况,教师播放了动画片《咕咚来了》,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小动物害怕的原因,由此,孩子们明白了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是引发“害怕”的因素。教师趁势追问:“你们有谁见过鬼吗?”孩子们纷纷举手答道:“在电视上”“电影里”“游戏中”……教师继续追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鬼吗?”孩子们都摇了摇头。 “电视上、电影里、游戏中的鬼都是从哪里来的?”“人表演出来的。”“是呀,都是导演安排的。”“你现在还认为世界上有鬼吗?”通过一系列互动追问,孩子们找到了胆小的原因,消除了心理障碍。最后,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探寻“克服胆小”的策略,如“睡觉前可以听音乐、看故事书”“不看恐怖片、鬼片”“相信科学”等等。

这样的教学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新的认识,找到了提升生活的有效策略。

三、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尊重儿童的权利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更要时刻提醒自己尊重儿童的权利。每一个儿童无论其拥有怎样的性格、能力、文化或家庭背景,都享有学习权、参与权、发展权。从入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应享受到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这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

品德教材的编写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素材中的人物和事件往往都是真实的,选自小学生的真实生活。但是,编者非常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教材中凡是涉及学生的不良行为,都以卡通方式呈现,用小动物形象替代反面人物。如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小学生活开始啦》中的“小熊上学的故事”“盼盼迟到了”“匹诺曹的鼻子”等故事;“在餐桌上”辨一辨哪些是文明用餐的行为等插图。这些细节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时刻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尊重儿童权利。

一位教师曾在教学“匹诺曹的鼻子”这一环节时,请孩子说说曾经说谎的事。孩子们沉默许久,没有人愿意开口。此时,教师意识到策略不当,立刻调整了问题情境:“当我还是小学生时,有一次班主任检查家庭作业,我没有完成却谎称丢在家里了。”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此时“我”是怎么想的?又该怎么做呢?班上一些孩子曾有过如此撒谎的行为,孩子们对此并不陌生。于是,孩子们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我”的行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许多补救办法。

当众讲述过去撒谎的行为,对孩子来说需要勇气,也许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当教师换一个角度,用“我”代替孩子们说出不良行为时,孩子们不再有心理负担,敢于敞开心扉,寻找错误的根源,并乐于改正。犯错误也是孩子的权利,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曾经的错误也是促进儿童成长的生活宝藏。尊重儿童的权利,激活错误资源的价值,这样的品德课堂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促进其成长与发展。

四、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更要引领儿童的价值观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就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尊重儿童并非“做什么都允许”,教师更要注重恰当引导,帮助儿童提升认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道德发展。

一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在公共汽车上》一课时,创设了情境:“在公共汽车上,李明没有给张伟让座,如果你是李明会怎么做”,请学生展开思辨。有学生答道:“我会马上把座位让给张伟。”教师笑着夸奖道:“你真棒!”此时,教室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如果张伟个子比我高,我不一定会让座”“如果张伟身体不好,我可以让给他”“如果我当时身体不舒服,我可以与张伟一起坐”……不同的声音似乎超出了教师的预设,这位教师未能作出评价……

儿童的独特体验展现着儿童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契机,忽视这些不同的声音会挫伤儿童说真话的勇气。从互利双赢的价值观看,学生的回答符合现实中多数人的共识——让座的对象应该是弱势群体,也体现了孩子的生活经验。面对不同的声音,教师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什么前提条件下,我能帮助别人。由此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偏差,矫正行为。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用儿童的心灵亲近教材文本,用儿童的眼睛去发现教材文本中属于儿童文化创造的特质,如此才能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体验,实现有效的价值引领。

我们在品德课教学中应当反复研读课程标准,深化对课程本质和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如此,才能真正站在儿童的立场认识儿童、发展儿童、解放儿童,将品德教学从“皮肤表面”浸入“血液”中,实现“雪泥鸿爪”的无痕教学[1]。

参考文献:

[1]姚玉琴,周海清.基于儿童哲学的小学品德课堂实践策略[J].中小学德育,2015(08):22.

( 作者单位:泗阳县教育局教研室江苏宿迁 22370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品德课程标准儿童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好学者贤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品德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