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善”的教育

2016-05-14 13:58崔效锋
中小学德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校训特色学校篮球

崔效锋

近年,特色办学殊为盛行,甚至有渐成风潮之势,以至于有些学校为“特”而“特”,最后反而丢掉了自己的特色。显然,这些学校染上了“时代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是其主要病症。

笔者不喜跟风,但也不反对特色,赞成学校办学百花齐放,因地制宜,但却反对为特色而特色,以至于刻意包装渲染,甚至无中生有,然后通过所谓的校园文化全面覆盖,强行推进,把师生当做工具和试验品,而不顾教育是否违背了规律。——这不是“善”的教育,而是“恶”的教育。

作为一位校长,我常常想,在足球特色学校里,是否允许学生玩篮球打羽毛球?在中国象棋特色学校里,是否拒绝学生学习围棋或国际象棋?在艺术特色学校里,体育活动是否可有可无?……《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说,人的自然禀赋是绚丽多彩的,教育要顺应个体的特点与差异,认真呵护与培育,这才是教育之道。可见,“善”的教育,应该远离极端,不大一统,不格式化,为孩子留下尽可能多的选择空间。

“善”的教育,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北京十一学校的课程超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受到学生广泛欢迎,但并不是每所学校都有这种创新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可以退而求其次,开设不了课程,我们就开展社团活动;活动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孩子需求,我们就量力而行,中庸而不平庸,居正而不单调,让活动既丰富多彩,又有主导性。以前所在的学校,因足球特色名闻省内外。有人问,孩子喜欢打篮球,怎么办?我说,篮球是很好的运动,学校有篮球场,没有问题。如此,一个足球特色学校里,篮球、羽毛球、跳绳、乒乓球可以共存,舞蹈、合唱、语言艺术、管乐等同样存在,不同孩子的需求都能满足。这是“善”的教育。事实上,校园足球是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职业化运动,把职业化当做目标,这种教育就不再温和,不再春风化雨,不再丰富而“和善”。

“善”的教育,还是简洁的教育。简约而不简单,越是简洁,内涵越丰富,外延越宽广。我们倡导学校要有核心文化,或者核心理念,或者发展愿景,诸如此类,虽称谓有异,其实质相同。这是好趋势,有理念引领,教育的一致性、系统性必然被强化,零敲碎打,忽左忽右,朝此夕彼的情况必然减少,学生成长目标性更强,校园文化感染力更浓,教育教学指向性更明确。

其实,教育自有其发展规律,所有学校教育的内容,十之八九是相似的。学校最重要的元素,是学生和老师,所有的理念,都是为着他们的成长发展。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朴实无华,易于操作;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实用直率,切中根本,如此等等。一个学校的校训,是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深度影响学生成长的最直接元素。校训与学生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关键看其是否简洁、质朴,有针对性。反之,如果校训艰涩、笼统,看起来“高大上”,践行起来则障碍重重,这种校训不要也罢。唯有明确“为了谁”,校训、理念才能返璞归真,办学才能真正行进在“善的教育”之轨道上。

“善”的教育,看似宏观抽象,实则微观具体,关乎校园的一景一语,一行一制,秉承儿童立场,坚持以人为本,不浮躁不极端,动人而有感染力。

唯有“善”的教育,才能达至教育为善。

(作者系广州市天河区龙洞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猜你喜欢
校训特色学校篮球
带着校训走向远方
校训展示墙
“特色学校”的实话实说
快乐篮球进山乡
特色学校创建不该存在功利化倾向
8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被取消资格
拍篮球
教育部启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争创计划
全国各大院校的绝版幽默校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