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龙 魏雪梅
摘 要: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制止中学生目前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现象,培养学生的爱心是德育的重要方面。讨论班主任如何通过回收废饮料瓶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心。
关键词:德育;饮料瓶回收;道德意识
近年来,随着学生节约意识的缺失,保护环境意识的减弱,以及爱心的缺失,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将诸如饮料瓶等垃圾变废为宝,在班主任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把这样的小事变为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学生把大量的饮料瓶带进教室,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周围的环境,且浪费了大量的再生资源。作为班主任,对于这样的事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加以引导和教育。首先,通过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劝导,反复强调节约、习惯的重要性。其次,在教室里放置一个空的大箱子,要求学生把废弃的塑料瓶随手放置在箱子里,然后收集起来卖给垃圾站。最后,利用这些积攒的零钱,给山区的孩子献爱心,这样的小事在每一个环节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一、培养节约意识,健全班级管理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我们国家正在建立社会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但是,学生普遍对这一理念不能付诸行动,没有养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比如,夏天经常会有学生把没喝完的饮料瓶到处乱扔,水龙头不及时关紧,这些不良的行为都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这些细节的问题由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班主任的工作不到位,也成为学校对班级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鉴于上面所提到的种种问题,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班主任管理的效果,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二、培养理财能力,促进精神文明
西方社会历来都重视对学生财商的培养,然而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教育理念几乎是空白的。实际上,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财能力和知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缺少的内容。首先,班主任在对学生理财意识的培养过程中,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例如,零花钱不能全用来买零食、饮料、玩具,更不能用零花钱上网、买香烟等。其次,班主任引导学生对收集可再生资源所变卖的钱进行合理利用。例如,学生把饮料瓶变卖之后,这笔资金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斟酌的事情。除了可以给班上购置一些体育工具、必需用品之外,我们还可以将这些钱用到更加合理的地方上。
三、培养学生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对于变卖废弃的饮料瓶所得到的资金,最好的方式是把它捐献给需要帮助的人,这样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1.我们可以将这些钱捐给灾区。响应政府的号召,通过红十字会将这些钱捐给灾区最需要的人。
2.捐给贫困山区儿童。要让学生意识到在我们享受良好教育的同时,还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上不起学,买不起学习用具,吃不饱肚子。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要有爱同胞、爱人类的一颗善良之心。
3.作为班费,我们可以用到其他一些地方。例如,给周围重病的孩子送去一份温暖,给孤寡老人买一束鲜花,给流浪汉一份早餐等。
通过上述一些看似细小的事情,能够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善良之心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一般情况下,捐款的资金来源于家长的直接给予或者是自己平时的零花钱,而且大部分捐款是集体捐款,学生感受不到自豪感和责任感。然而,通过让学生自己卖废物,然后让他们自己决定如何利用这笔钱,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增强他们的道德意识。在实施的过程中,老师应尽可能的不去实际操作,在这个复杂的过程之后,学生就会感觉到这些捐出去的钱是自己赚到的,是自己用实际行动换得的,而不是家长给的,也不是老师给的。所以,当这些钱款达到需要的地方的时候,学生会对自己的行为给予肯定,认为这是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一个具体、实际的表现。同时,老师应该对他们的这种行为和取得的效果予以肯定和鼓励。
总之,班主任工作无小事,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尤其需要细化。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挖掘和培养,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和教育。德育工作是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马雪生.从饮料瓶的回收看班主任工作的细致入微[J].教育界,2012(28).
[2]令香剀.当代国外教育方法对我国教育的启示[J].教育界,2009(14).
[2]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张世新,道德教育的四大境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