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初探

2016-05-14 08:07周德岳
新课程·中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联系实际生活化初中数学

周德岳

摘 要: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到生活实际。教学之余应努力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行为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化;联系实际

“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道出了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数学来自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着密切联系。如何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生活化”

基本活动经验是感性认识的基础,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几乎每一个数学新知识的学习都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十分重视让学生归纳已有的生活经验,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本节课的情境引入有多种方式,如,拉面的股数变化,细胞的繁殖变化等。李黎老师从“将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这一生活现象出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多感官参与活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以问题串的形式带着大家逐步进入新知识的学习。以往的教学中,根据有限的折纸活动可以得到折叠5次后报纸的层数,而本节课直接出了大问题“你有哪些发现?”以大问题的形式还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

又如,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有理数中的正数和负数时,往往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知识,学习正负有什么用?所以在新授课前,本课题组老师借助“温度计”这一大家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也是生活中的数轴,来表示正负。我们可以从温度计上的刻度明确温度高低,从而引出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负数以及数轴的画法。将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用于认识有理数和数轴的绘制,将复杂而陌生的有理数和数轴简单化,让学生可以很好地认知和清晰记忆。

二、走进生活,解决数学问题“生活化”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有学生想到看见工人在装修新房时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检查墙面与地面是否垂直:装修师傅先从墙与地面交线上选一点,以这点为顶点在墙上与地上量了一段距离,并标上点,最后量出这两点的距离,得到结论:墙面与地面互相垂直。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让学生仿照装修师傅的方法分别量取墙面上的点与交线上的点距离、地面上的点与交线上的点距离、墙面与地面上两点距离,这时就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证明。

数学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将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生活问题中,进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更进一步学会举一反三,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开展实践,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增强数学意识,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教学之余应努力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行为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我进行了多种尝试,如在教学新知识之后,安排学生调查、上网或通过书籍查找资料、收集资料、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创造、小论文撰写等。

例如,在教学“数量的变化”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收集家庭里水费、电费账单,上网查阅国家近五年的居民生产总值,然后在课堂上把这些数据展开讨论,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服务于生活。课后作业也可以布置开放性的动手操作题。如,利用“二次函数的应用”帮助学生抛出最远的实心球,根据“绝对值与相反数”的学习,交流你对生活中水位上升与下降,银行存款与借款等这些实际生活问题的数学再认识。

数学历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和乏味,而摆脱枯燥与乏味就要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以学生身边的事和物来引入新知,在生活问题中体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学生清楚数学的实际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从而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周微微,张维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简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11).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联系实际生活化初中数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探究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途径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谈谈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优化课堂结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