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桂兴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语文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转变语文教学方式已成为当今语文教师教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就语文课堂中存在的“泛语文、非语文”的现象提出几点建议,使语文课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真正统一,达到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本真。
关键词:非语文;文意;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语文课程教学改革也成为这几年广大语文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然而在“热闹非凡、繁花似锦”的课堂教学背后,教学方式的转变却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课堂教学形式化的问题也非常严重,教师往往注重在教学形式上的创新,而不注重语文教学内涵的创新,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不但教学方面没有取得实效,反而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就语文教学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语文课堂内容过于倾向非语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一门课程。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教学首先应该将学生的基础知识打牢,通过一定的累积才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虽然当前课堂改革在轰轰烈烈地开展,但一些教师却没有正确理解课改的真正理念,而是狭义地甚至错误地追求所谓的创新。比如,在学习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时,语文老师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然后根据作者本文开头“因为自己年轻不懂事,直到母亲过世以后才理解母亲的心情”,由此引发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愧疚。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应该是作者史铁生对人生意义的追寻和探索以及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但是一些老师过分追求创新,在教学过程中,由作者对母亲的愧疚作为引子,开始为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孝史书里面那些典型的孝子故事,从卧冰求鲤、百里负米、行佣供母这些故事,教导学生要成为一个孝顺的孩子,然后利用多媒体教室再给学生播放一些《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一类歌曲。
二、倡导转变语文课堂“泛语文、非语文”的方式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分析一下文章的背景和主题思想,就算完成了一篇课文的解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月光曲》时,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是怎样创作《月光曲》这首曲子的,以及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思想变化,表现了贝多芬对贫苦百姓的同情与热爱,同时又展现了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曾看到有语言老师是这样设计这篇课文的。在课前,老师用多媒体播放了贝多芬的《月光曲》,听完以后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点了点头,然后老师接着问:“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吗?”学生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老师用PPT展示贝多芬的画像,然后问:“大家认识这个人吗?”学生还是表示不知道,老师接着说:“这首曲子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贝多芬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吧,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不仅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而且还为德国很多的百姓表演,因此深受德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同学们想知道他这首美妙的歌曲是如何创作的吗?”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索和兴趣,又暗含了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但是这篇课文的重点主要是贝多芬创作的过程,以及皮鞋匠听歌曲时的联想,并没有描写这首曲子的旋律、节奏等。为了让学生融入文章的情境中,老师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播放海天月色的图片,按照文章的顺序,月亮升起了,微光粼粼的海面,月光穿过微笑云,海天巨浪,并在展示的时候,播放《月光曲》与之相关的乐章,老师在课堂为学生静静地朗诵这一段文字,通过画面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气氛,语言感染情绪,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脑海中真正融入这个情境中,不仅能震撼他们的心灵,还能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试想夜深人静的时候,贝多芬一个人被琴声吸引,走到弹奏的地方,皮匠兄妹的遭遇引发了他的同情,交流后贝多芬发现对方竟然是自己的知音,然后为对方演奏,在这样的氛围下,贝多芬创作了他的名曲。通过这样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贝多芬感情的变化,特别是皮匠兄妹是贝多芬真正的音乐知己,但是却苦于贫苦生活,无法去音乐会欣赏贝多芬的演奏,通过这种矛盾的焦点,让我们看到贝多芬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关心,这是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源泉,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可以体会贝多芬高超的音乐才华,而且还能体会他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与关心。
三、推进转变语文课堂“泛语文、非语文”的措施
对语文教师来说,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问题。语文教材的内容实在是太少了,尤其是语文老师必须通过少量的经典文章,给学生进行逐一拆解,对词句、主旨大意、中心思想、作者感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力求学生通过经典文章的学习,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掌握阅读,然后看懂考试过程中的文章。然而,很残酷的现实是,即便我们的语文老师苦口婆心、滔滔不绝,我们的学生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语文素养似乎都没有跟上去,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没有取得老师预期的效果的。语文学习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效果,特别是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阅读量,很难达到质的飞跃。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常常看到一些现象,有些学生上课认真听课,课外也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作业,但是学生的语文成绩始终没有得到很大提升,学生很困惑:“老师,为什么我努力了,学习成绩就是上不去呢?”这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通过长期的日积月累才能得到提升。特别是老师要给学生打好基础,比如,字词的学习、阅读能力的培养、文字表达能力等各个方面。
1.抓住文章的核心内容
每个人看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同样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因此,语文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提炼文章作者要表达的主要内涵,完成教学任务,而不要过多地花费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其他的思想,比如,社会道德等问题。比如,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时,描述了作者本人离开南京到北京求学,朱自清的父亲送他到火车站,在等车的途中,父亲为他买橘子的情景,跨越月台时的背影一直印在他的脑海中,朱自清用最简单平凡的一件小事,表达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疼爱与关心,表达的是父子亲情,但是有的学生揪住文章中父亲爬月台这样一个细节,觉得父亲没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居然攀爬车站的月台,这就完全背离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教学目的,因此,老师要进行引导。
2.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语文的学习不比其他课程,通过一段时间或者一个学期的努力也补不起来。语文的提高是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的过程,特别是语文教学往往局限在语文课本上,语文教材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老师应该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学让人深刻,数学让人精密。”读书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听、说、读能力都没有问题,但是作文总是写不好。而作文在语文考试中所占的分值往往是最高的,高考时作文的分值达到了60分,所以,写作水平的高低有时候决定了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作文成绩始终提不高,也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作文写不好的最根本的原因是阅读量太小,他们下笔的时候总感觉很困难,没有灵感没有思绪,有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多少文采,很难得到老师的青睐。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此,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课外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好的书籍,让学生走出课堂,去书店、学校图书馆或者阅览室读书读报;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电子书阅读,或者在网上浏览社会新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了一些文章修辞手法和遣词造句,还能积累一定的词汇量。有了词汇量,学生的作文就不会写得干巴巴的。
3.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内容
随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很多语文老师觉得教材不重要,觉得教科书很多内容都已经过时了,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实际情况,所以,老师会挑选一些课外文章给学生讲解,希望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是这往往起不到什么效果。语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始终围绕在语文教材上,教科书里面的文章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比如,苏辙的《六国论》,从大处着笔,以短论长,文章围绕一个“势”,层层剖析,论述秦国与六国争夺天下的成败得失,是一篇很好的论说文,对学生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语文老师应把这些经典文章作为教学的重点,因为经典文章都是经过历史反复检验和大家广泛认同的,凝聚了我们古人几千人的智慧和精华。所以,语文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首先是要吃透语文教材,如果老师自身都不了解教材或者对教材一知半解,他又怎么能把课上好,怎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4.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方面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应该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唐朝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过:“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解决学生的困惑,也就是说老师在课堂的时候,要跟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和生活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疑惑也可以请教老师,这样师生可以进行一个良好的互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时,老师不要一味否定,而应该有意识地引导。比如,在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课文时,老师在课堂上问:“渔人出桃花时处处志之,结果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里说明了什么?”有的学生可能就会说:“这说明这个渔人贪心不讲信用,当初答应了别人,却到处宣扬。”对于学生的这种解释老师也不要过分苛责,因为语文教学本来就应该是发散式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管学生的回答是否合理,都应该予以尊重,给语文课堂营造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不要扼杀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主要是老师要适当引导。
5.尊重文章文意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学也掀起了改革之风,导致很多语文老师注重教学方式,而忽略了对教材本身的理解,导致课堂上老师照本宣科,没有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了兴趣。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幕,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课上昏昏欲睡。语文老师偏离了课文本身的思想,舍本逐末。比如,在讲到《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我们应该强调愚公这种坚韧不拔,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的精神。但是老师为了制造话题,设置悬念,给学生设置了一个问题:“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最好最快地解决愚公的问题?”学生听了,立即拿起笔动手开始计算,这看起来似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却脱离了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样的课堂看起来轻松自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没有从语文教学本身去思考,这样的引入方式是否有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没有给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反而让学生对经典误解,造成学生价值观的偏差。我们反对“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但是也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创新,而脱离语文教学真正的目的。这样会直接导致学生对文本的肆意糟蹋和颠覆。因此,教师在注重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要适时合理地发挥引导作用。
语文的阅读教学,教师不仅要在形式上创新,更应该在教学内容上创新,引导学生积极自我探索,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郑桂华.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注: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编号FJB140102)的研究成果。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