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香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在学校生活和学习的集体。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形成团结、合作、勤奋进取的班级精神与班主任是分不开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丰富性、多样性,道德惟有落实到人心,才能化为道德主题的自觉实践。因此,我们要改变重智轻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实施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感动;感染;情感交融
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领导的支持,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和社会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陶行知先生亦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夏丐尊先生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爱,就等于无水之地,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为师爱生是天职。”看似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和学生一次次心灵上的触碰。班主任要始终牢记着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教育情感教育,拥有了心灵对心灵的尊重,用爱和智慧托起教育的情感。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
一、身教胜于言传
教师要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以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进入六年级,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有独立的个性、思想。学习也少了冲劲。以前井然有序,琅琅书声的教室,只要老师不在现在晨读时,聊天的,交作业很久不回位的、上厕所迟迟不归的,我便试着用各种法子让学生把晨读宝贵时间用好,每天也很早到学校守着。表面上看有改变,但学习效率并没有提高。仍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发呆,拿着一块橡皮擦也玩上一早晨。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长时间。一天课后我在讲台写着反思,同学们就围拢来,不停的问着,突然我眼前一亮,我可以把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啊,从此以后,讲台上就多了我的学习笔记,教育理论书籍、名篇名诗等,每天早晨,我也不站在讲台上监督学生,索性自己专心看书、朗读,不出两天,孩子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他们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这件事的启发了我,为了学生们能喜欢阅读,上课时,我有意识对相应的内容进行拓展,促使学生去阅读;有时建议学生们和我同看一本书,交流感受。我想起了一句话:身教胜于言传。看着孩子们一张张认真的小脸,心里真是幸福。
二、用情感化暖心间
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唐文琴就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女孩,六年级后心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上课迟到、睡觉,不能接受批评,固执,性格也随之怪异。刚开学的一次美术课,老师批评了一句,眨眼的工夫就从教室后门跑出不知躲在学校哪个角落里,这可吓坏了上至领导,下至老师同学,害怕她做出傻事,全校发动“大寻找”,最后还是在三楼女厕所里找到。下来,我并没有训斥她,联系上了她的父母到学校,交流了她开学来的变化,也了解了她变化的真正原因:父亲无暇管理、母亲没在身边、父母缺乏沟通……这时我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了她:“父母虽然离异,但他们同样是爱你的”;背着孩子,我真诚的对她父母说:“我没有资格评判什么,作为老师,不希望你们把婚姻的失败变成孩子幸福的终结,应该让他们用正确、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之后,她的妈妈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唐文琴也较以前改变很多,我也经常询问她学习、生活的情况了解她心里的动态,但由于父亲没时间管理,早上还是经常迟到,我也带领同学们关心她,帮她想办法怎样做到不迟到,渐渐的,班里的几个女同学每天上学时就到她家去叫她。现在的唐文琴,性格开朗,学习也卯足了劲。
三、情润心间相传递
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心灵。以爱动其心,以爱传递情,这是成功管理班级的法宝。家长会上,李星月同学的家长了解到陈松林同学家庭的贫困,该生的自卑,主动和我一起前往他家,但一走进陈松林同学狭小、昏暗的出租屋里,我感到异常的吃惊,他的家庭可谓说极度的贫困。母亲因为种种原因在他很小的时候离家出走,而父亲却常年在外打工,艰难的维持生计。家中唯有爷爷奶奶,奶奶七十多岁依然日夜照守工地,近乎失明的爷爷照顾着陈松林。看到这一幕场景不免有些令人有些心寒。后来,李星月同学家长看到这一幕,毅然决定站出来帮帮他们。他说,不管在艰难,都不能苦了孩子,要想改变整个家庭的命运,只有在学习上多帮帮他们。陈松林全家也充满了感激。这份爱,或许帮助了陈松林同学一家暂时的困难,让他及家人看到了对于未来的希望。但丝丝爱意间,更让李星月同学学到了浓浓同学情。班级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家庭。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有福共享,有难同当”,作为班长,他从父母老师的点滴言行中意识到了这点。于是,便在班级里积极的开展各项活动,比如,读书漂流,旧物交换等等,也在用行动,向更多的人传递出爱的力量。
四、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呢?如何让这些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有个良好的开端呢?我想,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热心地引导。小朋友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就根据他们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小数学家、小文学家、小画家、等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小朋友一听入了迷,我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在孩子们有了美好的学习愿望以后,我就根据他们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学习竞赛,同学们的上进心是特别强烈的。这一下,同学们可来劲了,一个个手握铅笔,聚精会神,一笔一画地认真书写。一张张工整的作业展示在我的眼前。当然,这种引导既是积极的也是具体细致的。教师的功夫贵在循循善诱,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只要我们服务周到,引导得当,他们就会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去获取新知,增长才干,不断进步!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也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因为师爱是沟通的桥梁。爱的滋养,爱的温润,才能更好地相伴同行!
【参考文献】
[1]邓传蓉.浅谈班主任工作之爱[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Z1)
[2]刘冬梅.《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实效性初探》,200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