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娜
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德以及它丰富的文化、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它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影响着世界。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彰显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从孩子抓起,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幼儿,培养他们对祖国博大精深、灿烂文化的热爱,最终让幼儿珍惜自己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的传统美德。
一、创设教育环境,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通过环境创设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手段,现代教育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环境对人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就年龄而言一般是成反比的,年龄越小受环境的影响就越深刻。因此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通过环境的创设,通过幼儿的感官潜移默化地对幼儿产生影响,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到环境中去,可以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使幼儿从另外一个角度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因此我们通过在幼儿园的室内墙饰、屋内装饰颜色、选材等等方面,突出传统文化特征,将传统文化的理念通过环境积极渗透给幼儿,为幼儿活动空间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气息。因此我们通过环境创设为幼儿创造了一个传统文化环境氛围。例如在走廊和楼梯转角上张贴剪纸和传统文化的图片,在活动区布置川剧脸谱等民俗手工艺术作品,在教室周围张贴三字经、百家姓等,这样,通过环境的创设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幼儿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体现出环境育人的作用。
二、开展主题活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幼儿园主题活动是由教师主导,由幼儿围绕着一个主题内容,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通过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它的特点是有核心、有主体、有连续性和发展性。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主题教学活动的模式更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地,有计划性和方向性地完成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开展孝心主题活动时,组织幼儿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等文化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给父母洗脚,帮父母做家务,在幼儿帮助老师布置班级,替老师收拾区角卫生和物品等,让学生懂得并践行知恩报恩。例如开展《中国娃》主题活动,通过《葫芦娃》、《哪吒》等故事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增长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亲和力,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三、开展游戏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教育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之一,幼儿生性爱玩好动,游戏正是能满足幼儿的自由、快乐和满足的活动,传统文化中的幼儿游戏历史悠久,是为中华民族子孙留下的宝贵遗产,它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优秀的中华儿女。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将传统文学贯穿到幼儿的游戏中,如在开展语言游戏中,通过玩“送字宝宝回家”的游戏,开展姓氏教育,让孩子认识单姓和复姓的无别,也让孩子了解中国的姓氏,同时也加深对自己家族姓氏的了解,知道自己姓名的由来。为培养孩子的礼仪行为,我们将礼仪行为的养成教育与游戏相结合,在游戏的设计中,我们不仅需要孩子克服困难,还需要与别人的合作才能享受到成功的乐趣,如在游戏《帮帮你,帮帮我》中,先由孩子自由表现自己,再去帮助别人,然后让别人帮助自己,这样在游戏的同时培养了幼儿对同伴的情感,培养了幼儿关心、尊重小伙伴的情感,同时也感受到被别人帮助的快乐,让礼仪之花在孩子们的活动和游戏中尽情开放。
四、通过传统节日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
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传统节日,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具有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价值。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充分利用“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等民族传统节日,我们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的和环境、家长、老师进行互动。根据不同的节日,我们都布置相应的环境。每当这些节日到来之际,我们都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和大家一起过节,引导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如在端午节时,我们在园里开展了家园结合、亲子互动的包粽子、画彩蛋、编五彩绳庆端午节活动。在活动中,一部分家长和孩子负责包粽子,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一部分家长和孩子编五彩绳,还有一部分负责画彩蛋。通过一个端午节,不仅让孩子了解了端午的起源,也知道了端午的风俗,以及这些活动的意义,不仅教育了孩子,也培训了家长,让中华的传统节日得到传承。
幼儿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幼儿的教学过程中,也就是在给幼儿的启蒙教育时,培养他们向往敬仰先贤的智慧和品德,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落实在幼儿的日常教学生活中,使我们的孩子更多的受益于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