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
[摘 要] 赣州精准扶贫网是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基础上,进行扶贫政策宣扬、动态介绍、求爱心帮扶、经验报道等推进扶贫事业发展的官方网站。为贫困户、贫困村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政府和网民之间打造了一个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的平台,方便协助和督促脱贫帮扶工作进展。但该网站目前还存在设计缺陷、信息公开度低、运行效率低、政民互动收效不佳、各项帮扶工作完成率低等问题。优化赣州精准扶贫网的对策是:转变思想观念,重视“面子”到“里子”;信息资源“去孤岛化”,爱心方式多元化;完善监督机制,“倒逼”网站改进;创新思路,打造苏区特色扶贫网站。
[关键词] 赣州;精准扶贫;网站建设;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F713.360[文献标识码] B
一、赣州精准扶贫网站概况
(一)网站建设基本情况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及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的提出,国务院扶贫办、各省扶贫办均建立了扶贫信息网。赣州市作为苏区振兴及精准扶贫的重要地区,在建立赣州市扶贫信息网后,于2015年又专门建立了赣州精准扶贫网。该网站是赣州扶贫办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基础上,进行扶贫政策宣扬、动态介绍、求爱心帮扶、经验报道等推进扶贫事业发展的官方网站。其功能定位正如网页副标题所述: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为贫困户、贫困村和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政府和网民之间打造了一个沟通交流、信息传递的平台,方便协助和督促脱贫帮扶工作进展。
(二)网站架构及版面功能
网站整体结构主要包括功能版块、新闻头条、扶贫视频、工作交流、地方特色、友情链接等。其中功能版块由首页、贫困现状、扶贫动态、爱心对接、一村一品、民声通道、就业创业、扶贫互动、投票评选九大版块构成,“爱心对接”包括奉献爱心和寻求帮助、贫困帮扶信息公开、社会群体等级、社会帮扶申请、社会群体捐助申请、社会帮扶流程监督;“一村一品”是对各区县特色农产品的价格和特点做基本介绍;“投票评选”是“干部结对帮扶作表率”活动宣传片投票评选活动。右上方链接至赣州市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设有精准扶贫app二维码供用户下载,开设96333民声通道和友情网站链接,可链接各区县人民政府网、扶贫和移民系统网、其他市局部门以及常用网站,网页最下方公开了赣州市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地址、电话、邮箱等基本信息。
二、赣州精准扶贫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网站设计存在缺陷
第一,帮扶项目略显单薄,爱心援助方式单一。帮扶项目主要有爱心对接、就业创业、一村一品。“爱心对接”方式只有捐钱、捐物,方式单一,不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寓善于乐,帮扶作用有限。第二,注册登录流程繁琐,操作不便。“民声通道”和“我要写信”专栏功能定位应是使民众能够畅所欲言、直言不讳,为民众和政府搭建沟通的桥梁,但繁琐的程序为民众发声增加许多阻力,不便于及时发声,实名认证过程也将打算匿名留言的群众拒之门外,为表达真实声音关上一扇门。这些设计使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对贫困户帮助有限,不利于网站发展。
(二)信息公开度低、运行效率低
首先,提供扶贫资源信息量有限,查询不易。精准扶贫讲求扶贫精准到户、到人,扶贫资金的精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赣州精准扶贫网只公开了部分领导信息、扶贫工作进展,而扶贫资金、“三公经费”运用情况均未公开,链接的精准扶贫信息管理系统也需注册登录才能查看。其次,信息更新速度慢,时效性差。网络的一大特点便是信息及时性,但“爱心对接”、“就业创业”至今最新消息时间仍然是2015年7月,“贫困现状”是2015年11月,扶贫现状日新月异,却迟迟未更新。不便于公众及时了解贫困现状,也延误了贫困户获得帮助的最佳时机。再次,网站缺乏关注度,信息传递范围受限。网络的另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广泛性,赣州是江西省最大的地级行政市,但赣州精准扶贫网的信息浏览量却极少,除干部评选外,其余版块浏览量只有几次或十几次,刊登的求职、求助信息收效颇低。最后,与相关网站缺乏联系。与之相链接的网站只有政府部门、扶贫移民网,而与农合网、慈善网、基金会和志愿者服务网等网站,却缺乏联系。
(三)政民互动收效不佳
一方面,互动版块多但实效性差。作为首页上九大版块之一的扶贫互动,承担的是征集民意,让民众发声的功能,为政府与网民沟通搭建了桥梁。但里面除了“投票评选”外,其余各项均为暂无记录。未获得群众的广泛参与,实际效果与预期相差甚远,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实名认证加大民众发声风险。“民声通道”需社会群体提供身份证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件进行实名认证,再填写群体资料,“我要写信”也需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等详细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实名保证了网民对所述内容真实负责,但也增加了网民发声的压力,在防止群众胡乱发言的同时也阻挡了一些真实的声音。实名认证将网络的匿名性、隐蔽性打破,如信件内容触及他人利益,势必会加大写信人的风险,威胁到写信人的利益,这将影响到信件的真实性、自由性,互动收效也大打折扣。
(四)各项帮扶工作完成率低
首先,就业帮扶成失业展示台。“就业创业”版块发布招聘信息的企业自2015年至今只有4条信息,而发布求职信息的却有5570条,且几乎全部处于待求职状态。“就业创业”初衷是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但实际上,它只是免费为贫困户发布求职信息,没有帮贫困户积极联系招聘企业,提供的招聘信息远不足求职信息。未对贫困户提供专业的种植、养殖、加工、服务等技术指导,缺乏创业资金信息,客观上并未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其次,爱心无人对接。“爱心对接”寻求帮助的共有9673条信息,且未完成的比重大,而发布奉献爱心的只有4条信息。所列爱心方式有限,只发布信息却缺乏与爱心机构的联系,爱心往往不能成功对接,完成率低。在“社会帮扶流程监督”一栏中,刊登各区县爱心人士、企业、社会团体的爱心捐赠次数、金额、受益人等结果均为零,出现无人捐赠现象。最后,“一村一品”销售情况未知。“一村一品”没有为贫困户联系销售企业、组织和个人,也没有反应产品销售状况,重形式而轻实效。且该网站浏览量不高,广告效应可能对促销作用有限。
三、优化赣州精准扶贫网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面子”到“里子”
一方面,要摒弃面子工程,真正树立以贫困户为中心的理念。政府中仍抱有“官本位”思想,人为地造成信息滞留,使网站出现“休眠”、“瘫痪”状况。要转变不良的工作风气,端正工作态度,把形式切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一要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和信息公开程度,尤其是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和扶贫办“三公经费”运用方面,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二要提高各版块帮扶完成率,针对各项未完成项目特别是空白版块,要尽快寻找对接企业和组织。三要便捷信息查询功能,简化注册登录的程序,开通匿名发声功能,给网民“隐身”的权力。另一方面,要普及公众网上办事思想。公众网络办事意识薄弱,网络信息的浏览情况不佳将使网络功能的推广受阻。要从民众需求出发,对参与政民互动的民众表示感谢并予以网络等级、积分等奖励。
(二)信息资源“去孤岛化”,爱心方式多元化
一是建立联系,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应多与相关网站建立合作,增大解决贫困户诉求的几率,赣州有专门的赣州公益网,特为发布公益咨询、奉献爱心、招募志愿者、爱心帮扶等项目服务,且赣州有关招聘的网站也很多,应相互链接,或在招聘网站上特设贫困户招聘专栏,实现贫困户和爱心企业对接。同时,农合网专为农民提供农产品找销路、找商机、找资金等服务,贫困户同样需要这些服务的帮助,应加强精准扶贫网与农合网的合作,共同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二是开展多种爱心活动,促进爱心对接方式多元化。
(三)完善监督机制,“倒逼”网站改进
监督能保障和检验扶贫网站工作落实情况,贵州省扶贫办网特设立政府网站问题曝光台,解决回答问题“不及时、不准确、不回应、不实用”等情况,获得广大网民积极参与。而赣州精准扶贫网尚未涉及网站问题曝光项目,公民缺乏提出异议、表达不满的渠道。应尽快建立扶贫问题网站曝光台,打造公众监督的舆论环境,定期对公众反应的问题作出回应,对网民曝光的问题妥善处理,运用“倒逼机制”督促网站提升,使网络舆论监督力量通过强化舆论压力,将社会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改革动力。同时,将扶贫网站帮扶实效列入干部绩效考评范围。网络媒介使优势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应根据绩效考评来判定,扶贫网站帮扶实效若与干部绩效考评无关势必影响网站长期发展。要解决“社会帮扶流程监督”和“政民互动”的“僵尸”状态,须尽快将网站工作实效与干部绩效挂钩,用奖惩机制保障网站改进,定期检验实效,督促网站发展。
(四)创新思路,打造苏区特色扶贫网站
赣州精准扶贫网不同于赣州市扶贫和移民信息网在于其主要功能不仅定位在提供扶贫信息,更在具体帮扶工作上,这需要具备竞争力和广阔的市场,打造知名度和关注度。应创新思路,结合苏区特点打造特色网站。作为原中央苏区的赣州红色资源丰富,网站应打响苏区名声,宣扬红色资源,用特色吸引大众视线,使企业从网站获取有利信息,如帮扶贫困户的优厚待遇,开发苏区旅游资源的既得利益等,鼓励社会帮扶老区群众、企业开发红色旅游项目。“一村一品”专栏在推广销售当地农产品的同时,也可推广当地特色景区、旅游产品。改变扶贫网站千篇一律的模式,突出优势和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另外,运用多种传媒途径,刷“存在感”。新建网站知名度低,影响力小,需要采用多种传播媒介广而告之,电视、报刊、网络、公告栏、横幅条都可作为宣传扶贫网的途径,公开民众不知道、想知道、能知道的信息,用实际行动满足民众期望,提高关注度。
[参 考 文 献]
[1]赵慧,刘君.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构建与网络治理——信息构建理论视野下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去孤岛化”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3(1)
[2]周翀.新余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06
[3]李初英.电子政务系统中政务网站的现状与设计原则[J].硅谷,2012(6)
[责任编辑:王凤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