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海燕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自信;民主;评价;
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95—01
自信是充分激发潜在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并在自信心的激励下产生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构建自信课堂的前提在于优化教学模式,确保在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模式能够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语文知识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过程抱有积极心态,并勇于克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乐观心态面对挫折。本文分析了构建自信课堂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语文学习热情与促进学生实现自我发展。
一、运用民主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民主型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教学的参与度,同时可以让学生针对教学过程发表意见,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面对语文知识,进而确保学生在主人翁心态的支持下培养自信心。首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独立自主式阅读教学法,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养成自学、自主思考的习惯,并在潜心阅读与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获得感悟与启迪,在感悟及启迪中增强对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例如,在教学《司马光》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默读课文,同时告知学生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分析与思考司马光的救人之举。在学生完成独立阅读后,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特看法与见解。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引下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应肯定积极的思想,并合理纠正偏激的看法,从而让学生在勇于表达自我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另外,在运用民主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时,应注重创设相对开放、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并在民主、宽松及自信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发挥创造性。为了营造相对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师应注意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读、说、思、论,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课堂中学习,独立解答难题,从而有效培养自信心。
二、应用鼓励评价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的性格可塑性较强,在课堂中应用鼓励评价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运用鼓励评价型教学模式的关键点在于保证评价用语具有艺术性、激励性,以通过鼓励性评价为学生增添心理上的正能量,由此实现以情促学及逐步增强自信心的目的。首先,在课堂中应避免严厉批评没有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以免导致学生产生自卑心理与冷漠心理。同时要尽量避免采用简单化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评价学生时应融入真情实感,以真情实感适当点评学生好在哪里,使鼓励性评价变得有根有据,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所付出的情感。例如,在对“坐井观天”进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查找坐井观天的意思,在学生找出坐井观天的意思后,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此外,在运用鼓励评价型教学模式时,应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为了能够使鼓励性评价起到增强自信心的作用,准确与及时评价是首要原则。如评价失误,不但无法增强自信心,在部分情况下还可能造成评价过程与评价目标背道而驰。
三、使用包容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自信中成长
小学生的思想认知体系尚未成熟,在课堂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学生能够在自信中实现健康成长,教师应在课堂中充分包容学生,在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或出现过激行为时,耐心询问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直接否定学生、责怪学生。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隐形的方式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恢复对学习、生活的信心,并由此引导学生发展健康人格。例如,在学生的语文成绩较差时,应及时帮助学生寻找成绩无法提升的原因,进而让学生能够了解自身的不足,在树立自信心的基础上不断通过自身的努力提升成绩。另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收获成功、快乐与喜悦,进而有效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以浓厚的师生情感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自信心,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与教师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自信是促使小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的基本素质。因此,要重视构建自信课堂,确保语文教学能够发挥人文教育功能,让小学生能够在自信课堂中发现自我、发展个性,进而实现全面发展。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