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凤鸣
【关键词】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新理念;落实责任;分层管
理;家校联系
【中图分类号】 G42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08—0033—01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链条中最基础的环节,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而良好的管理是教育教学长足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更新管理理念,转变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内涵,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探究创新管理模式。如,探索建立家校共管管理机制、师生共管机制、学生自主管理机制等,让广大教职工、学生及家长都能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出谋划策。体现到具体做法上,学校可以让学生自主制订班级管理制度等,邀请家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的制订和管理工作,这样不仅有助于管理的民主化,更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管理效率,让学校管理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细化管理要求,落实管理责任
教育是一个精细的艺术,俗话说“教育无小事。”因此,在教育管理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切不可粗枝大叶。有效的教育教学管理需要不断细化各项管理的工作要求,让每一项要求都切实可行,易于操作。在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靠实管理责任,做到“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如,在学校安全管理上做到时段划分明晰,责任明确到人,建立安全工作24小时无缝对接机制,这样才能让全校师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让管理不再是校长一个人或学校管理人员的事,而是成为全校师生共同的责任。
三、依据学生特点,实现分层管理
任何管理都不可能做到“一刀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更是如此。因为小学教育是除过成人教育之外年龄跨度最大的教育,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年龄差异所造成的心理发育状况、认知能力等不尽相同,学生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个体差异,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而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更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采用不同的管理准则和管理措施进行分层管理,确保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到适合自己年龄特点的管理。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做到分类管理,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等特点对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让管理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切实发挥作用。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的管理能力对整个教育教学管理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一支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实施义务教育,提高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设一支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先进的教育理念、自觉的反思意识、执着的实践精神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如何有效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呢?
1. 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培训工作,通过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让教师增长见识,更新理论,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2. 持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双向交流机制,通过顶岗培训、下乡支教、联校走教等措施加强教师交流,从而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让每一位教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3. 注重师德师风建设,让教师以良好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4. 加大教育优秀管理人才引进力度,通过进一步提高边远地区和农村教师待遇,积极改善边远和农村地区办学条件和工作生活环境,来吸引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到边远地区和农村学校从教,进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管理能力。
五、强化家校联系,形成管理合力
由于小学生生理、心理方面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管理对家庭教育有着更大的依赖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低年级学生对父母、家庭的依赖更为明显,这就要求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家校联系,建立家校共同管理机制,对于学生在学校或家庭出现的各类情况,家校之间应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形成家校管理合力,切实提高教育管理效率。
总之,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学校的教育教学才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而小学教学由于其有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性,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要求更严、更细、更高,这就需要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不断学习、潜心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获得成功。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