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婷
摘要:众所周之,概念语法隐喻(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是系统功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将概念语法隐喻作为理论基础,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通过概念语法隐喻在名词化、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三种类型的英语翻译中的阐述,意在表明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位置,供读者参考,以便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翻译中更好地应用。
关键词:英语翻译;概念语法隐喻;动词化;名词化;形容词化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8011703
引言
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语法隐喻的利用,可以将一些复杂、抽象的事物以实体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还可以将一些具体的事件、活动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在形式上语法隐喻不是单单的词语替换,不是用like或as来表达,而是一种语法或结构与另一种语法或结构的对等;或是将一个过程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在某种形式上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的两种表达,即A或B表达形式。从1976年Halliday初次提出“语法隐喻”开始,它就作为一个焦点话题在世界语言学者之间纷争不断,直到1985年Halliday创建了语法隐喻理论,语言学者们才停止争议[1]。在语法隐语理论中,Halliday特别强调,概念语法隐喻在功能系统中是通过及物性系统体现出来的。但是,认知语言家Lakoff & Johson对于概念隐喻的认知和Halliday的有所不同,但是他们拥有共同之处,即语言不仅仅是以被动的形式来反映客观的世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物质世界的创新构建。
一、关于概念语法隐喻的简介
在Halliday创建的语法隐喻理论中,从词汇语法方面来研究语言表达方式的转换体,在语法领域内是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的。但是词汇语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一致性和非一致性两种类型。所谓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词汇语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话语所表达意义在含义上是一致的,无论是从语言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可以直接地看出它所反映的客观事实。而非一致性,则是指词汇语法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话语所表达意义在含义上是不一致的,它是通过曲折弯折的形式来表达事物存在的事实[2]。我们通过下面一组事例进行比较:
例如:2.11a.他们到达北京的第三天
2.11b.They arrived at Beijing on the third day.
2.11c.The third day saw them at Beijing.
在2.11b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They是动作的执行者,Beijing是事实中的环境因素,而对应的on the third day为特定的时间因素,They arrived at Beijing on the third day这个短语表面给人的意义和深层语意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2.11c中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在2.11b中动作的执行者They在2.11c转变为them。同样,特定的时间因素on the third day转变为感受者。通过这种不寻常的表达方式,词汇语法与话语所表达的意义是不一致的,即概念语法隐喻的表达方式,The third day saw them at Beijing所表达的方式是一种心理过程[3]。
再如:2.12a.我们忙于准备感恩节早晨以烤火鸡为主的传统菜肴。
2.12b.We are busy preparing the traditional dinner featuring roast Turkey Thanksgiving morning.
2.12c.This Thanksgiving morning we are busy in preparing a traditional dinner featuring roast turkey.
在2.12b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它所表达出来是物质的一种过程,是对未来外部世界的一种表达方式,在2.12b中we强调的是执行者,而相应的“以烤火鸡为主的传统菜肴”是实现忙于准备结果的目标,而所对应的“Thanksgiving Day in the morning”是通过环境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但是在2.12c中“这个感恩节的早晨”由相应的环境表达方式转变为客观感受者,2.12b与2.12c的表达转换是由物质朝心理转变的过程,失去了外部事物应有的现状,所以,概念语法隐喻是通过这样一种过程来隐喻另外一种过程的形式,在及物系统理论中,通过一系列的反应,在特定的环境或时间下,使整个过程的参与者以及参与者的功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此可知,在一定程度上,概念语法隐喻侧重于事物的重新构建[4]。
二、实例论证分析
为了更加清楚地讲解概念语法隐喻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笔者做了相关的调查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针对某高校英语专业2012级大四学生48人进行了日常翻译测试,在测试的48名学生中,男生21人,女生27人,他们的年龄在25岁到2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0.6)岁,他们的英语水平都达到国家四级或四级以上,在测试之前,这些学生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的概念语法隐喻训练。之所以这样选择,原因如下:因为英语专业大四学生已经完全具备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较强的英汉翻译能力,所以在测试的过程中,其结果更能展现出语法隐喻的掌握程度和英汉翻译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更有说服力。
通过对大四学生日常翻译进行简要分析,然后进行归纳整理,笔者从整理结果中发现了一个关联性问题,即学生对语法隐喻的掌握程度与他们的翻译效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多数学生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个通病,那就是用汉语的思维来进行英语翻译,经过这种汉语思维翻译出来的英语,带有明显的“翻译痕迹”,就成了我们经常说得“中国式英语”,进而曲解原著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意义,所以他们翻译出来的篇章段落失去了应有的文学价值。将系统功能学中有关概念语法隐喻的部分应用到英汉翻译过程中,强化了英语中名词化、动词化、形容词化特征,以便学生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将汉语中一些词语进行对应的转化,如此一来,翻译出的文章段落,不但地道流畅,还更具文学意义,减少了“翻译痕迹”,避免了“中国式英语”的出现。
三、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过程中的翻译
所谓翻译,就是在不失表达者本意的情况下,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即将我们陌生的语言与我们比较熟悉的语言进行对等转换。在翻译的过程中有三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即对事物的本质有个明确的认知、在平等且不改变事物本质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的转换、通过表达方式来表现事物。所谓对事物的本质有个明确的认知,就是要清楚所翻译原文的中心思想;在平等且不改变事物本质的条件下进行相应的转换,就是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将所要翻译的原码与译码进行信息等价的兑换;表达方式,就是将一种表现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表现形式的方法。韩礼德认为在语法隐喻中,名词化是语法隐喻中最为常见的形式,所谓名词化就是在翻译的过程中,将所要翻译的语句转变为名词或者是名词词组,进而将事情发生过程的动词或事物属性的形容词具有相应的名词特征。对于语言学来讲,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在隐喻过程中,所运用的程度差距比较大。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汉语语篇对语法隐喻的应用,远远低于英语语篇对语法隐喻的应用。因此,我国翻译者在进行英汉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将我们汉语语篇中没有出现语法隐喻的篇章语句,刻意翻译成带有语法隐喻的英文。如此一来,翻译出的英文就会更具文学韵味,不但符合英语逻辑,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1名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与翻译
由Halliday的语法隐喻理论可以得出,当在一致性的条件下,通过动词的形式来表现整个过程时,那么过程的参与者就会以名词的形式进行表达,整个事物的特性将由形容词来体现。那么在翻译或词语转变的过程中,将动词或形容词转换为过程的参与者通常会以名词的形式来表达,名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便由此而生。在英语中,名词化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同时,在相对的情况下,也是概念语法隐喻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类,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都可以转化成名词,Halliday认为名词化是表现语法隐喻最有说服力的形式,在进行名词化转换的过程中,将原来语句的过程(process)以及属性(attribute)转化为名词词组中的中心词(thing),虽然这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但是可以更好地认知事物。从语义功能视角出发,所谓的名词化就是将事物发展的过程以及相应的特征看作为事物,通过词性的转换来实现所要表达的现象。在名词化转换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一个单句或者复合型的句子压缩成一个名词或一个名词词组。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名词化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将发展的整个过程看作为一个事物;第二类,将某个显著特征看作为一个事物;第三类,将评价看作为一个事物。由于第三类(将评价看作为一个事物)不在概念隐喻范围内,所以笔者在本文中不做解释。
在翻译的过程中,无论是通过“信息的等价转换”还是“事物特征的一致式”以及“隐喻的形式”都能将译文进行翻译,下面我们就针对第一类:将发展的整个过程看作为一个事物,进行举例说明,例如:《红楼梦》中黛玉的葬花词:
4.11a.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11b.One day, when spring has gone and youth has fled, no one will notice that flowers have fallen and the girl has died!
3.11c.The day that spring takes wing and beauty fades,Who will care for the fallen blossom or dead maid?
从3.11c的翻译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词类发生变换的过程中,相应的译文也会发生对应的变化[5]。通过“fallen blossom”和“dead maid”两个名词化短语,将葬花的整个过程活灵活现彰显出来。概念语法隐喻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对于文学翻译者来讲,他们愿意用这种方式展现译文的精华。
2形容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与翻译
在概念语法隐喻中形容词化,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不同层面的表达,一方面是从形式上来讲,是将抽象的事物进行形象的表达;另一方面是由形容词替换非形容词进行表达的一种形式[6]。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表达,通常是由一个生动、形象以及常见的事物过程来代替另外一个抽象、古板以及陌生的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形容事物整个过程的形容词进行了替换,那么对应每个词语的修辞状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出现了功能性的形容词,进而产生形容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7]。在一般情况下,形容词根据特性不同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它们分别为副词、介词、名词以及动词的形容词化。
下面我们还继续以《红楼梦》中黛玉的葬花词“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为例进行分析,但是David Hawkes却将它翻译为:One day, when spring has gone and youth has fled, The Maiden and the flowers will both be dead.
通过David Hawkers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出,他将所谓的“花落人亡”转换成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的形式,通过“dead”这一形容词来形象地代替“落”与“亡”这两个动词的过程,通过动词形容词化的表达,将译文翻译得生动、形象,在文章中用来修饰限定作用的语句以及出现系表的结构。
3在翻译的过程中,关于动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
在概念语法隐喻使用的过程中,关于名词化、形容词化的使用,都是为了将那些客观不存在的事物以及在结构上杂乱无章的事情客观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动词化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英语原文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动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在一般情况下也有两组不同层次的表达,一方面从语义角度来讲,它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不是过程的部分转换为过程来表达;另一方面从形式上进行解释,动词化概念语法隐喻就是通过转换,利用动词化进行替换其他性质的词语,而这些性质一般不能用动词进行表达。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动词化分为条件、时间以及因果三类关系动词化。如下三个例句分别代表上述的三类关系动词化。
(1)我们将3.31a“如果你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你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可以翻译为如下两种方式:
3.31b.If you study hard and wok hard,your future will be bright.
3.31c.Bright future depends on studying hard and working hard.(在这个英语短句中使用的是条件关系动词化进行的替换)
(2)我们将3.32a.“这块地要在上漆以前清洗干净。”可以翻译为如下两种方式:
3.32b.Clean down the board before we paint it.
3.32c.Cleaning down the board precedes painting it.(在这个英语短句中使用的是时间关系动词化进行的替换)
(3)我们将3.33a.“太多漂亮的鱼类正在迅速地消失,只是因为污染的太过严重”,可以翻译为如下两种方式:
3.33b.Many beautiful fish are fast disappearing because of the severe pollution.
3.33c.The severe pollution causes fast disappearing of many beautiful fish.
(在这个英语短句中使用的是因果关系动词化进行的替代)
由以上三个例句可以看出,原句中本该有连词连接的两个事物过程,被名词或动名词短语进行替代,将原句中表达环境的连词变为动作的执行者,它与名词或动名词短语一起构成事物过程[6]。如果从翻译的“等价信息”来讲,以上三个例句的b句和c句都是相当不错的翻译形式,这只是针对书面翻译而言,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口语表达还是要以简化表达为主。
结束语
由以上讲解可知,通过对名词化、形容词化、动词化的概念语法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通过转化后的篇章语句更具有文学色彩和语言活力。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概念语法隐喻的翻译过程,从理论上来讲是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翻译视角,让翻译者更深入、更细致地从语言学角度理解以及转换原文,将原文的真实思想展现在译文中。对于许多文学来讲,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已经隐喻化,那么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了解语意,而要尝试着用“隐喻”的方式来探讨文学作品的精髓。因此,翻译者的文化背景以及翻译目的不同,翻译者对“隐喻式”的选择也会不尽相同。
参考文献:
[1]顾乡.中古英语科学语篇的语法隐喻[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5,(2).
[2]方义桂.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语法隐喻实践探析[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
[3]张睿.语法隐喻的认知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4).
[4]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
[5]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2003.
[6]赵萱,郑仰成.科技英语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7]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和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2):83—89.
(责任编辑:刘东旭)